功名滿青史,祠廟唯蒼苔
一直懷疑,這『運籌帷幄』這個成語會出自那泗水無賴之口,就如同我懷疑『大風歌』不會是他的作品一樣,必是後人在整理記載他的話時,進行了精煉提升,如司馬遷一樣給這廝進行了美化加工而為。
劉邦說這句話是贊揚張良的,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張良在楚漢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及對後世的影響,那叫一個重大和深遠。
無論是歷史還是民間,張良的形象都是深入人心,以至於幾乎同薑子牙並列。
張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軍事家,政治家。
漢初開國元勛,助劉邦擊敗項羽居功至偉,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之一。
在劉邦那一大堆的開國功臣中,隻有這張良是正宗的貴族,他出身韓貴族之家,散財起兵,投身於反秦大業之中,以實現其滅秦復韓的理想。
所以,他在思想境界上,就高了其它那些佈衣功臣一大截,加上他愛『黃老』之學,『革命』成功後,他是不屑於同那些投機分子為伍,為自己的理想,也是為了避禍,功成身退,雲遊四方去了,很是瀟灑。
所以李白有詩贊曰:『破財不為家』,看來,這李白同張良在氣質上還是相通的。
張良是軍事家,但他卻從不掌軍權;張良是政治家,但他也不掌國家的行政權力,他給人的印象始終是謙抑自守的形象。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
漢初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
張良按說是個文弱之士,一生也不曾揮戈迎戰,那排兵佈陣、用兵如神同他是邊也不沾,卻以軍事家著稱;張良也不是治府之才,史上從未留下過什麼政績,也無治國理念傳世,但卻也能位政治家之列。
他助劉邦籌劃大事,事畢竟成。
歷來史家,無不傾墨書載他那深邃的才智,極口稱贊他那神妙的權謀。
所以,張良表面上看雖無重大功績,但卻絕對是任何帝王夢寐以求的頂尖人才,是那種對人心時局極有洞察力的智謀之士。
張良功績廣為人知的便是那鴻門宴,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機智過人,其遠見高識,深謀遠慮有幾人能比,他的事跡太多,且也被大家所熟知,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輔佐劉邦,屢施妙計,燒棧道瞞項羽、約法三章、拉攏英佈、聯絡彭越、斡旋鴻門宴”……為漢室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身為儒生,精通道家、兵家之法,且對人心理的分拆之透徹,真是讓人佩服,絕對是一個天才和奇才,這點比那陳平一流的小智要大氣許多。
也許是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力,人們一提起那智慧之人首先想到的是諸葛亮,其實論才學謀略,這張子房決不在諸葛亮之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寫詩贊道:『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於此每從容。
固陵始義韓彭地,復道方圖雍齒封』。
張良對劉邦的作用可謂舉足輕重,他總能在變幻莫測的利害關系中,穿透層層迷霧,直指問題要害,並做出最正確選擇。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張良的評價極高,他認為功成名就後的張良之所以提出要隨赤松子去雲遊,實質上就是為了避免那宮廷中的殺戮,效范蠡泛五湖,從而沒有復蹈韓信、英佈、彭越一眾的結局。
關於張良的籍貫,史學界說法不一,《史記》也僅五個字,『其先韓人也』現在只要是屬原韓國之地,其轄內很多地方都在爭張良的故鄉,加上張良的雲遊,事跡廣為人知,全國各地祭祀他的廟也有不少,很是混亂。
另外,究竟他的歸宿如何,其實也有不同的說法,一是辭官告退說,依據是《史記》,後世小說戲劇都延續此說;另一說是居官善終說,持此說之人,也是不少,歷史疑案,無解。
有一點我在此想說明一下,有些人對張良前期的反秦動機,以及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一事頗有非議。
我覺得這個真是沒道理,想那被秦滅的六國之人,哪個不想復國?
加上暴秦的苛政,哪個又不思故國之好?
借大澤之難,舉復國之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難道要讓他們為民生之幸福,胸懷救民於水火之志,才算動機高尚嗎?
至於刺殺秦始皇之舉亦如此,他們都認為這秦王乃是他們遭致亡國滅族的罪魁禍首,必欲除之而後快,並以此造成秦之混亂,趁機舉事復國,這也是當時之人的共識,如果要將這同破壞祖國統一大業聯系起來非之,我覺得很是可笑的。
但我也承認,在有些事情上,一旦形勢發生變化,事情的性質會隨之而變,如鄭成功因收復臺灣而千古留名,被譽為民族英雄,如果當時上面不是荷蘭人呢?
其子鄭經繼位後,堅持抗清,則被視為分裂祖國的小醜。
此一時彼一時,孰是孰非俺是弄不太清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