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咎:秦末亂世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卻比劉邦項羽更值得尊重。《網路歷史》

中國有句俗語,叫亂世出英雄,因為亂世沒有規則,唯實力為尊。

那些真才實學的人,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幹。

但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亂世,因為英雄畢竟隻是少數,所謂的群星璀璨,機遇遍地僅僅隻是表象。

對於普通人來說,亂世是災難,因為亂世沒有規則,所以沒有道理可言,就連最基本的人性道德也會被忽視。

所以,亂世人命如草芥,少有上位者會把普通老百姓的命當人命看,他們不會尊重生命。

比如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大亂,項羽、劉邦一個又一個時代弄潮兒粉墨登場。

他們頂著歷史名人的光環,或是破釜沉舟的一代戰神,或是百年帝國的開創者。

很顯然,他們是亂世中的英雄,是那個世界中的高位者。

在這樣的人眼中,普通人的性命往往是不值錢的。

如項羽屠齊地,劉邦屠穎陽,哪一個手上不是背負著萬千百姓的命債?

當然了,他們這麼做無可厚非,其乃是時局使然,亂世之中弱肉強食,如果過於婦人之仁,隻能是被別人吃掉。

然而,就算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總還是有那麼一些人,能讓我們看到一絲人性的光輝。

魏咎就是這樣一個人。

魏咎原本乃是戰國時期的魏國公子,受封寧陵君,身份高貴,衣食無憂。

然而可惜的是,他生錯了時代,他的時代剛好是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時代。

公元前225年,魏國為秦所滅,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既然魏國都沒有了,魏咎的這個魏國公子的身份也就形同虛設,他被趕出了魏地,成為了一屆庶民。

魏豹,故魏諸公子也。

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為庶人——《漢書》

原本魏咎的一生就該如此平凡下去,但命運弄人,他在有生之年,等到了陳勝吳廣起義,人生也迎來了新的轉折。

公元208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帶著九百多名徭役揭竿而起,當時天下苦秦久矣,陳勝的振臂高呼得到了相應,一時間,星火已成燎原之勢。

魏咎雖然已經是庶民,但卻記得自己曾經乃是魏國公子,陳勝反秦,給了他復國的希望。

是故,這位魏國公子,加入了起義軍,追隨陳勝。

當然了,陳勝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魏咎雖然是魏國公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重新登上魏王的寶座。

他能力平平,又沒有自己的勢力,在這亂世之中,實在是難以翻起什麼風浪出來。

然而幸運的是,他遇到的周市,一個再一次改變他命運的人。

周市乃是陳勝麾下幹將,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當初陳勝建立張楚政權之後,派部下四處出擊,周市作為魏國人,奉命率軍攻略魏國故地。

當是時,六國紛紛復立,齊人田儋自立為齊王,武臣攻略趙地之後自立為趙王,武臣部將韓廣攻略燕地後,自立為燕王。

所以,周市在收復魏國故地之後,部下紛紛勸其稱王。

然而周市則推辭不受,與趙匡胤、劉備這些面對部下勸進,假意推辭,逢場作戲不同,周市是在玩兒真的。

俗話說得好,『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弗行,反受其殃』,當時周市稱魏王,可謂是順應名義,大勢所趨。

連趙王武臣和齊王田儋都紛紛派兵為其撐腰,支持其稱王。

齊、趙使車各五十乘,立市為王——《史記》

但是周市認為這樣做不道義,他身為魏人,就該擁立魏國宗室子弟,這才是忠義的表現,更能讓天下人信服。

告訴他們,自己反秦,不是為私利,而是因為忠義,是為了復國。

最終,在他的堅持之下,魏國公之魏咎被從陳縣接到了臨濟《魏國原首都大梁當年被秦軍水灌摧毀,成為廢墟,所以新魏國復國之後,定都臨濟》,成為了魏王,周市自己則當了國相。

當然,魏咎雖然表面是魏國是魏國國君,但實際上卻隻是一個傀儡,一切還都得仰仗國相周市。

『魏咎兄弟,因時而王』——《史記索隱》

當然,不管怎樣,魏國算是在他手中重生了,無愧於列祖列宗。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天下反秦,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秦將章邯橫空出世,領著驪山刑徒軍擊潰了陳勝吳廣的西征大軍,隨後糾集關中秦師,東出函谷關,浩浩蕩蕩向六國撲來。

昔日聲勢浩大的張楚政權,在章邯率領的關中秦軍面前,不堪一擊,就連陳勝也被車夫殺死。

解決掉陳勝之後,復立的魏國便成了章邯的新目標。

最強大的張楚政權都無法抵擋章邯,新生魏國自然是免不了被摧枯拉朽。

很快,章邯的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包圍了魏國都城臨濟。

國相周市雖然帶來了齊楚兩國的援軍解圍,但依然不是章邯的對手,齊楚魏三國聯軍在臨濟城外被章邯所擊敗擊敗,齊王田儋和魏相國周巿雙雙戰死。

自此,臨濟已經是一座孤城,再也無力抵擋章邯的大軍。

面對城外無敵的章邯,臨濟的魏國百姓把目光都聚集到了魏咎身上,因為現在國相周市已經戰死,他這個國君自然是大家新的指望。

魏咎很清楚,他擋不住章邯,城破隻是時間問題。

但他身為魏國國君,肩負著魏人的希望,必須要做點什麼。

於是他派使者找到章邯,表示願意投降伏罪,但是臨濟城的魏國百姓,章邯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

章邯答應了,他的目的是平亂,而不是屠殺。

於是,章邯兵不血刃拿下了臨濟城。

然而,他並沒有能將罪魁魏咎抓到咸陽去論罪,因為早在他進城之前,魏咎就已經自焚而死。

魏咎其實是可以逃走的,他的弟弟魏豹就逃到了楚國,並在後來跟著項羽,又復立了魏國。

但是魏咎知道自己不能逃,因為他一走,這臨濟城的百姓必然會替他接受懲罰。

然而他身為魏國國君,又不想承受當俘虜的屈辱,所以他最終選擇了自焚以殉國。

魏咎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全城百姓的安全,同時也守住了一國之君的尊嚴和氣節,慷慨而悲壯!

當然了,事實上魏咎的事跡僅僅隻是秦末歷史中的一個小插曲,在史書中僅僅隻是寥寥數筆,甚至於魏咎這個名字都鮮有人知。

咎為其民約降。

約定,咎自燒殺——《史記》

在那個亂世之中,我們印象中一般都是爭天下的劉邦項羽,或者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甚至於韓信、張良。

相比於這些人,魏咎毫無功績可言,他僅僅隻是一個因為亂世時局,而被人推上前臺的傀儡。

然而對於臨濟城的百姓來說,魏咎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魏咎卻是少有把百姓當人看的人。

他或許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英雄,但他是一個好人,應該值得歷史銘記和尊重。

他就像流星,雖然短暫,卻照亮了黑暗的天空!

參考史料:《史記》、《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