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李斯說:『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這是李斯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流傳下來的著名的『老鼠論』!
李斯的成長史
在《史記·李斯列傳》中,司馬遷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當年,李斯還在楚國郡裡當小吏時,負責看管倉庫。
有一次,李斯巡查倉庫的時候,被兩隻老鼠刺激到了!
一隻老鼠肥得流油,另一隻老鼠呢,又瘦又臟。
肥得流油的老鼠躺在倉庫頂上吃米,見人來了也不怕。
而那隻又瘦又臟,在下水道裡吃著臟東西老鼠,看到人來則嚇驚慌失措地逃跑了!
此情此景,李斯大發感慨:
人生若鼠,我為何要當那一隻又瘦又臟的,一見到人就嚇逃跑的老鼠呢?
於是,為了做人上人,李斯隻身到齊國去求學,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
荀子的思想與法家相近,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
因此,李斯的一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遵循法家的思想。
李斯本來就聰明,一學就懂。
學成之後,李斯研究了幾個國家,最後選擇了秦國。
入秦為官後,他將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智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在秦滅六國時期,還是在秦統一六國後的政權鞏固時期,李斯都發揮了自己重要的作用,而且,為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有人說,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
的確,在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大環境中,李斯極大地發揮了自己的才能,也成就了自己在秦朝史上的美名。
如果,李斯當初不選擇秦國,你學再多的帝王之術,恐怕都沒有用。
這不得不說,環境的重要,機遇的重要,李斯的『老鼠論』真的沒有錯!
沙丘政變
沙丘政變,對於很多人,甚至整個中國歷史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
隨著秦始皇出巡的,有左丞相李斯,宦官趙高,小兒子胡亥等等。
東巡到今天山東平原縣一帶的平原津時,秦始皇突發疾病,而且病得十分厲害。
隨著病情的一天天惡化,始皇帝預感到了自己的大限將至,就寫了一份類似於遺詔的信給長子扶蘇。
信的主要內容,就是自己死後,要扶蘇繼承帝位。
信寫好後,秦始皇將它交給了寵信的宦官趙高。
不過,並沒有即刻送走,畢竟秦始皇隻是病重。
七月,秦始皇在沙丘病逝。
考慮到諸多不利的因素,李斯和趙高商量秘不發喪。
就在秘不發喪期間,趙高暗中對胡亥說:
“上崩,無詔封王諸子而獨賜長子書。
長子至,即立為皇帝,而子無尺寸之地,為之奈何”,
這些話無疑中刺激到了胡亥!
本來,胡亥各方面都不如哥哥扶蘇,在胡亥看來,就是哥哥扶蘇一直壓制了自己。
如果扶蘇做了皇帝,胡亥還有好日子過?
於是,這二人開始密謀篡改始皇遺詔。
但是,篡改旨意,李斯這一關難過。
因為,李斯輔佐秦始皇這麼久,也建功立業了,又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從心裡還是比較忠於秦始皇的。
篡改始皇遺詔,就是背叛秦始皇,站在李斯的角度,隻怕不容易改變心意!
古人雲:有志者,事竟成。
經過趙高對李斯的各種攻心術,李斯選擇了站在胡亥這邊。
終於,他們三人合謀篡改了秦始皇的傳位詔書,廢掉了太子扶蘇,立胡亥為新帝。
新帝胡亥,為秦二世。
有人說,聰明如李斯,一定知道扶蘇稱帝比胡亥稱帝要合適得多,英明得多,他之所以妥協站在胡亥這邊,是被宦官趙高脅迫的!
真的是被迫妥協的嗎?
李斯為什麼要放棄扶蘇,支持胡亥?
李斯作為荀子的得意門生,輔佐秦始皇這麼多年,對帝王之術了然,對官場的道道必然也了然。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如何輕易會被一個宦官所脅迫呢?
在李斯的眼裡,胡亥者,無能之輩,趙高者,宦官小人兒。
而李斯才學冠蓋天下,門生故吏遍佈朝野,更不可能被這兩個人所左右!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李斯放棄了道德的標準呢?
1:李斯和扶蘇的政治觀點不統一。
李斯是法學思想的代表,主張以法治國。
而公子扶蘇的思想,非常接近儒家。
扶蘇之所以會被『發配』去修長城,就是因為主張對儒士寬容,而引起了他爹的反感。
如果扶蘇當政的話,李斯的政治抱負很難實施。
2:李斯與扶蘇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
李斯集團主要是以李斯為代表的文官,公子扶蘇集團是以蒙恬為代表的開國功臣。
假設扶蘇做了皇帝,李斯未必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3:李斯和蒙恬有矛盾。
蒙恬是扶蘇的人,李斯和蒙恬有些不大不小的私人恩怨。
如果扶蘇真的有那麼一天做了皇帝,李斯的日子未必有如此滋潤?
4:胡亥無能。
對呀,扶蘇有才,胡亥無能!
扶蘇若做皇帝,李斯的話他未必會聽?
而胡亥無才無德,做了皇帝,李斯是不是可以輕松駕馭這個人呢?
上面這4點,李斯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來度量的。
所以,即使沒有趙高在旁邊扇陰風點鬼火,聰明如李斯也會想到這些!
簡單地說,如果扶蘇稱帝,李斯所處的政治環境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按照李斯所信仰的『老鼠論』來看,他必須做出改變。
想起了方孝孺
寫到最後,三少突然就想起了被朱棣滅十族的方孝孺。
雖然,三少個人並不贊成方孝儒的這種倔強的做法!但是,方孝儒的這種忠於大明的精神,卻值得人佩服。
而李斯支持胡亥的根本原因,就是心中沒有這種忠於秦國的精神!
是的,李斯出生在楚國,是楚國人。
後來,學了帝王之術後,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覺得秦國有可能一統天下,就選擇去秦國為官。
戰國時期,人人都想爭名逐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這種追名逐利的過程中,楚國也好,齊國也好,秦國也罷,都隻是一個獲利的工具而已!
比如:李斯。
他之所以到秦國來,並不是因為他愛秦國,而是他覺得秦國的環境,利於他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和遠大理想,以達到自己飛黃騰達的目的。
根據他的『老鼠論』的信仰,政治環境的變化,李斯也應該做相應的變化!
為什麼會變化呢?
因為,李斯的內心沒有對秦國深厚的感情!
結局
胡亥上臺後,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殘殺了自己的手足。
趙高也加緊了掃除一切障礙,當然,最大的攔路虎還是李斯。
由於李斯之前參與了篡遺詔之事,趙高怕這件事哪一天被曝了出來。
所以,趙高必定要把李斯除掉。
論才能,趙高不如李斯。
若論陰謀詭計,李斯遠不是趙高的對手。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處以極刑,父子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
趙高借胡亥之手,終於除掉了昔日的盟友。
李斯作為草根逆襲成為權高位重的大臣,就是深知倉鼠與廁鼠區別,他要抓住任何一個機會。
這種機會主義者,心中哪有民族之義,哪有愛國之情?
他有的,隻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