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第一個皇帝,其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東方六國,並在統一六國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維系秦王朝的統治。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統一文字。
那麼,秦始皇為何要統一文字,統一前的文字差異到底有多大?
假如不統一文字會怎麼樣?
今天,就請大家隨#花樣歷史君#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統一文字前的差異到底有多大?
周平王遷都洛陽之後,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春秋時代。
各諸侯國之間相互征伐、相互對抗,除了在軍事上展開鬥爭之外,在經濟領域、文化領域也有了各自的發展方向。
就文字體系而言,那個時候的中國存在著五個系統的文字,分別是繼承了西周傳統的秦系文字、由晉國演化而來的韓趙魏使用的晉系文字、由燕趙兩國使用的燕系文字,由齊魯兩國使用的齊系文字以及使用人數更多的楚系文字。
這五個體系的文字雖然都發源於西周,但在各自的基礎上都有所創新,特別是燕系文字和楚系文字,由於常年接觸到北方的遊牧民族和南方的蠻夷,兩者的變化極大,甚至已經與最古老的西周文字面目全非了。
十幾年前,張藝謀曾經拍攝了一部叫作《英雄》的商業大片,裡面就有一個場景,提到了一個常用的『劍』字就有十九種寫法,就更別說其他的漢字了,電影裡的故事固然不可能全部是真的,但也未必是空穴來風。
除了在寫法方面的差異之外,發音更是千差萬別,別說是秦朝,就是現在的漢字讀音,在各個地方都有很大的差異,最顯著的就是四川話、普通話以及廣東話了,雖然是同一個字,但是發音不同,不看字母根本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
因此,不對文字進行改革,不統一文字的書寫和使用,那麼對於秦始皇來說,每天處理公務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可能身邊隨時需要好幾個『翻譯』。
二、如果不統一文字會怎樣?
假如說秦始皇不統一文字的話,統一的秦朝必然不能持續下去,首先是帝國行政體系的運轉將會失靈,文字不通,導致各級機構無法準確地收到上級發來的信息,也無法準確地將信息傳達給下一級,各自為政的秦朝將會很快就分崩離析。
如果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下去的話,那麼中國就不會形成大一統的局面,就會與現在的西歐一樣,文字看上去相似,卻有著千差萬別的意思。
文字不統一,思想上就更難統一了,民族情感,民族紐帶以及民族融合就無從談起,家國情懷就會徹底喪失,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時,就會各自為政,很容易被攻破,中華民族想要如此完整地延續下來就無從談起了。
三、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最大功臣
說到秦始皇統一文字,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他們分別是丞相李斯和小吏程邈。
李斯原本是呂不韋的門客,後來被秦始皇賞識,成為了其得力助手,不僅勸阻秦始皇不要驅逐門客,更是在成為丞相之後,上書秦始皇,請求統一文字。
這一點,李斯與秦始皇不謀而合,便由其全權負責此事,根據秦始皇的旨意,李斯下令全國各地禁用諸侯國流傳下來的文字,所有的公文都必須以秦篆為統一書體。
為了方便書寫,李斯憑借其豐富的學識,推出了小篆字體,更寫成了《倉頡篇》,作為學習素材,供人臨摹學習之用。
而程邈,原本隻是秦朝的一名小吏,因為得罪了秦始皇被關進了監獄,失去人身自由的他,整天無所事事,後來,他覺得自己不應該這麼浪費光陰,便自作主張地完成了一種全新的書寫方式,這就是隸書,完全打破了篆書那種屈曲回環的形體結構,書寫起來更加地方便。
當這種書寫方式被李斯發現之後,受到了重視,很快就被推廣了下去,程邈也因此名留青史。
小結
秦始皇創立的秦王朝雖然短暫,但是很多改革措施都被後來者所繼承,特別是在文字這一塊兒,幾乎是全部繼承了下來,並在此後的數千年間,形成了如今的模樣,成為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最大保障。
僅此一點,秦始皇千古一帝這個名號就名正言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