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可見實力不一般,然而如此大的一個帝國卻不及二世。
後世歸究秦滅亡的原因,除了暴政之外,趙高和李斯兩人篡改遺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這一舉動逼死了扶蘇,而上位的胡亥並不如扶蘇賢明。
那問題在於,李斯他為何要和趙高合謀呢?
當時李斯已是秦朝丞相,地位僅排在皇帝後面,為何還要冒極大的風險幫助趙高呢?
有什麼好處嗎?
而且李斯還是扶蘇的嶽父,他為何背棄自己的女婿呢?
如果胡亥和趙高要改遺詔,就必須先過李斯這一關。
首先,李斯作為秦朝建立之後政治制度的策劃執行者,權力甚大,而且還有才能。
秦始皇吞並六國的計劃就是李斯幫忙制定的,秦國能夠結束亂世,過渡到大一統,李斯是重大的功臣,這地位並不是當時趙高所能攀比的,如果李斯不幫忙,那麼胡亥和趙高幾乎沒有成功的概率。
而且趙高也騙不了李斯秦始皇的真實旨意,雖然遺書保存在趙高這邊,但李斯還是知道其中的內容的,所以策反李斯是當務之急。
李斯這個人經歷過大場面,所以肯定不可能輕易被策反,事實上,在知道胡亥和趙高的計謀之後,李斯大為吃驚,甚至指責兩人如此為”亡國之言”,認為這件事”非人臣所當議”。
不過趙高還是不放棄,依舊勸李斯參與政變。
趙高甚至搬出了和扶蘇一塊守衛邊疆的大將蒙恬,指出李斯在各個方面都不如蒙恬,所以扶蘇繼位之後,必定會重用蒙恬,從而疏遠李斯。
這樣一看,李斯的地位很危險。
除此,趙高還時不時暗示李斯:歷朝歷代的新皇登基之後,原來的丞相基本沒有好下場,商鞅和呂不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在趙高一系列炮彈式的鼓動下,李斯對秦始皇的忠心動搖了。
最終,他還是聯合趙高幫助胡亥當了皇帝,將蒙恬和扶蘇兩人賜死。
在整個過程當中,李斯被趙高逼的節節敗退,相對來講,李斯在政變的位置很被動,他並不想被趙高一直拉著。
李斯的理論其實很簡單,既然你李斯不如蒙恬,那麼新皇繼位之後就會被趕下至高點,絕無善終。
李斯最終妥協,不僅是放不掉權力,更是因為在趙高的步步緊逼之下,懦弱的原始本性暴露出來了。
除此,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斯低估了趙高,還沒有想到胡亥上位之後,他自己敗在了趙高手裡,卓越的政治家終究還是鬥不過陰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