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表面上是項羽、劉邦兩支大軍你攻我打進行你死我活的征戰,其實爭奪天下的過程是項羽、劉邦二人對人才的發現與利用的過程,項羽不善於發現與使用人才,劉邦則善於發現與使用人才,這才是二人成敗的關鍵所在!
秦漢之際,蕭何、曹參本屬劉邦同鄉歸劉邦情有可原,然而韓信、陳平等則本來是項羽部下,項羽不能用而轉投劉邦,畢竟每個人提著自己的人頭打天下,都是為了能封個侯、圖個功名利祿,『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投靠明主無可厚非,而張良則是劉邦竭盡全力爭取到自己麾下的!但是爭天下畢竟要靠最大的群眾力量,光有幾個頂尖人才也是不夠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才更有可能成功!項羽在戰爭過程中不斷流失人才與兵馬,劉邦則不斷集聚人才與兵馬,因此成功傾向於劉邦集團!
項羽進兵咸陽,為報祖輩之仇大肆屠戮、搶掠財寶婦女、火燒秦室宮殿,大失人心所望,項羽準備回江東,此時有個韓生很有眼光,他勸項羽說:『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意思是說關中地區三面環山,一面有黃河之險,土地肥沃,建都關中可以稱霸天下,其實秦國歷代在關中經營最終消滅山東六國,就是憑借這個基本,然而項羽卻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
』意思是說『人富貴了不回家鄉,如同穿著華麗的衣服夜間出行,誰能看得見呢?
』,不料韓生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聽人說楚人是洗浴後戴了帽子的猴子而已,項羽一聽勃然大怒,將韓生烹殺!後項羽自立西楚霸王,都彭城,就是現在的徐州,是個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並且當時人口少,項羽隻圖一時虛榮心,沒有發現韓生這樣一個人才,不但不用,反而殺之,阻天下人來投靠之望,後來事實證明都彭城讓他疲於征戰四方諸侯王,後方不穩而失敗!
反觀劉邦,獲封漢王後,以巴蜀、漢中為基礎,經過充分準備,暗渡陳倉,重新奪回關中來經營,楚漢爭霸四年,關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馬與糧草,最終擊敗項羽而稱帝!稱帝後,劉邦面臨與項羽一樣的問題就是建都在哪裡?
他已在洛陽建了行宮,眾開國功臣大多是山東人士,希望都洛陽!此時一個最低等的士兵站了出來,此人就是齊人婁敬,婁敬家境貧寒,很有才華,此時隻是一個齊國戍卒被發往隴西戍邊,路過洛陽,聽說劉邦在洛陽,因此就找了同鄉虞將軍請求引薦給皇帝,要與皇帝談談國家大事,一個小兵提這樣的要求現在看這都是天方夜譚,如同一個奢望啊!不過幸運的是虞將軍答應了婁敬,並向劉邦做了匯報,劉邦一聽很驚奇,或許因為以前有怠慢驪生、韓信後來驪生、韓信都立下大功的經歷,劉邦決定召見婁敬!
虞將軍要給婁敬換新衣服,婁敬很有個性,堅持穿著自己的舊羊皮襖就進宮面聖,劉邦出人意料對婁敬非常客氣與禮貌,賜給他飯食,酒足飯飽後劉邦問婁敬要談什麼國家大事,婁敬不慌不忙說:『秦地有高山被覆,黃河環繞,四面邊塞可以作為堅固的防線,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況,百萬之眾的雄兵是可備一戰的。
借著秦國原來經營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為依托,這就是所說的形勢險要、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地啊。
陛下進入關中把都城建在那裡,山東地區即使有禍亂,秦國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並占有的。
與別人搏鬥,不掐住他的咽喉,擊打他的後背,是不能完全獲勝的。
如果陛下進入關中建都,控制著秦國原有的地區,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擊打它的後背啊』實際上就是建議劉邦都關中,放棄都洛陽,這哪象是個士兵的話呢?
簡直就是一個朝廷大臣,還要皇帝的心腹才能提出的建議呀!
婁敬的都關中建議與皇帝、眾大臣截然不同,本來打算都洛陽,怎麼辦?
張良說:『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裡,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裡,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一面東制諸侯。
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此所謂金城千裡,天府之國也,劉敬《即婁敬》說是也』張良從統治天下的戰略高度也主張定都關中,劉邦一聽,當日就起駕,到關中建都,後建長安城,從後來平定各異姓王、劉姓王叛亂來看是最正確的選擇!也為後來漢朝及後來朝代奠定了帝國地理基礎!
定都關中後,劉邦說最初勸都秦地的是婁敬,婁就是劉嗎,因此賜姓劉,拜為郎中,號為『奉春君』。
婁《後面文中都改劉姓》敬也從一個小兵華麗轉身成為朝廷官員!劉邦也因此發現與得到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後來劉邦帶兵攻打匈奴,旗開得勝後,前往匈奴的使者十數人都說匈奴老弱可擊,劉邦又派婁敬前往,劉敬回來說,匈奴故意示老弱殘兵必然有詐,必埋伏奇兵,不可攻打!劉邦大怒,說你本是個齊國小兵,以口舌之辯得官,現在竟然阻我大軍。
下令把劉敬抓起來,繼續帶兵攻打匈奴,果然中匈奴詭計,有了『白登之圍』,損失慘重,靠陳平奇計得以逃脫!回來後,劉邦向劉敬認錯,說悔不聽公言,封劉敬兩千戶,為關內侯,號建信侯!這個事情可以看出劉邦的心胸很寬廣,器量很大!對比後世袁紹兵敗而殺田豐,劉邦真是很偉大的帝王!劉敬從小兵到封侯,可謂歷史上的一個傳奇,要知道漢初封侯者總計才一百多人,後世名將李廣終其一生征戰也未獲封侯呢!
劉敬得以封侯,在匈奴是北方大患的情況下又適時提出了和親政策,這也是漢初國力太弱的無奈之舉,和親政策也成了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相處的一個選擇,漢王昭君,唐文成公主的和親都對朝廷做出了重大貢獻!劉敬還出了一個重大計策,就是把山東諸國豪傑向關中移民,劉邦派他完成這項工作,向關中移民十多萬,無事時可防備匈奴,諸侯有判亂,可以帶領他們征伐!劉敬的關中大移民,使關中人口數量迅速增長,可以說奠定了漢朝從此興盛的基礎!
因為建議都關中,項羽烹殺韓生,失去一個人才,也種下失敗的種子;劉邦則聽從諫言,定都關中,發現劉敬這個人才,並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讓漢帝國走向強盛之路!二人的不同做法,也表明劉邦與項羽最終成敗的結局早已註定!
古人雲『十室之邑,必有賢能!』。
在當今社會上很多人以農民、市民、學歷等身份來直觀看待人是否有用、是否是個人才,動不動就輕視說別人就象個農民,實際上是偏面的,很不正確的做法,不管是工、農、兵、商中很多人都限於自身環境才能沒有發揮出來,一旦有機會很可能對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這是我們讀歷史可以得到的啟示,從其中可以學習很多東西,增長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