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金鱗寫了劉邦為何能第一個攻破咸陽,以及攻破咸陽之後的所作所為。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攻破咸陽滅掉秦國的過程中,劉邦幾乎沒有犯錯,就算偶然有頭腦發熱,也會在一幫小弟的輪番勸說下迅速改正錯誤。
劉邦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項羽正面死戰秦軍主力的時候,把秦國的老窩咸陽給端掉了。
那麼項羽呢?
在這個過程中,是怎麼做的呢?
很遺憾,我們竟然找不到一件可以稱得上的對的事情。
項羽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挖坑,一個不夠兩個,兩個不夠繼續,一直挖了十幾個,兩隻手都數不過來,所有的坑都是給自己挖的。
下面咱們就好好數數,項羽到底給自己挖了哪些坑?
項羽幹掉秦國主力之後,接收了章邯的二十萬降卒。
此時,他的聲譽可以說是空前高漲,幾乎成了滅秦大業的第一人。
我們說『幾乎』而不是『已經』,是因為除了項羽之外還有劉邦,畢竟他攻下了咸陽,接受了子嬰的投降。
如果是項羽死戰斬斷了大秦的四肢,那劉邦就是在大秦的心窩上來了致命一劍,大秦被滅了。
既然秦國已經被滅,接下來項羽該怎麼辦呢?
還要不要入關呢?
很明顯,這關是一定要入的。
既然是滅秦,你都沒有攻到人家的老家,那麼這個大秦到底是誰滅的呢?
所以項羽必須入關,否則存在一個滅秦第一人成色足不足的問題!
不過,就在入關的路上,項羽給自己挖了第一個大坑:殺降。
在入關的過程中,項羽身邊帶著從章邯手中接收來的20萬降卒,這20萬秦軍降卒是什麼境況呢?
悲慘,是一定的,屈辱和不甘自然也是一定的。
一方面,作為降卒,各種待遇肯定沒有,而且還會時不時的遭受生理和心理上的虐待。
另一方面,雖然項羽的大軍距離家鄉越來越近,都說近鄉情更怯,可是這次他們不是衣錦還鄉,而是作為失敗者被人當做奴隸帶回來的。
當項羽覺察到這批降卒狀況越來越不穩定的時候,自然要想辦法解決處理。
《資治通鑒》中記載,項羽這個時候找了兩個軍頭:黥佈和蒲將軍。
三個人商量了一下,然後就把這批降卒給活埋了。
按照《資治通鑒》的記載,這裡好像也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而且項羽也沒有找范增商量,應該是范增不同意他這麼搞。
20萬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中學時代,因為每次考試都要排名次,你應該知道你們級部有多少人?
一個級部20個班的話,也就1000多人,但每逢周一升國旗,那操場就黑壓壓站不開。
20萬,那可是4000多個班,得多大操場才能站開,又要挖多大坑才能埋得下?
當眾人勸劉邦殺掉子嬰的時候,劉邦說殺降不祥,但項羽卻一口氣殺了20萬,項羽的下場能好的了嗎?
這不是給自己挖坑是什麼?
殺降肯定是不祥,但我們先不較這個這個真,我們要問問項羽入關是幹啥去?
他做件事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呢?
先說劉邦,劉邦入關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王關中『,這是當初楚懷王立下的FLAG,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他一直在收買人心,為自己以後』王關中『做佈局,而且他也確實做到了。
和劉邦相比,我們看不到項羽有什麼目標,準確說是他沒有正確和長遠的目標。
項羽入關隻是為了報仇,從來沒想著怎麼去統治和治理關中地區,而且他對待敵人的方式,除了殺還是殺!
項羽入關之後,對劉邦意見很大。
在范增的勸說下,項羽打算滅了劉邦,范增是怎麼勸項羽的呢?
《資治通鑒》中是這麼寫的: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
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資治通鑒
不過因為項伯的原因,項羽最終沒有出手,甚至在鴻門宴上再次放過劉邦。
很多人肯定會認為項羽如果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他就是最後的勝利者,但金鱗從來不這麼認為。
金鱗以為,就算項羽這個時候殺掉劉邦,最後的勝利者肯定也會另有其人,因為項羽從來不知道如何建立和治理一個國家,所以這樣一個人怎麼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呢?
當范增說劉邦』
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的時候,他們想的隻是劉邦這個人』
志不在小
『,這個人有』
天子氣
『。
可讓人疑惑的是,既然他們也知道劉邦這樣做是收買人心,但他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資治通鑒》記載,鴻門宴之後數日:
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就好比一場考試,學霸已給了標準答案,你去把答案抄下來就行,但是你不抄,非要跟學霸反著來,學霸不要錢財,約法三章,你卻縱兵燒殺搶劫,把咸陽城都給燒了,人家學霸不殺子嬰,你卻不由分說把子嬰給宰了。
凡是劉邦反對的,項羽全做了,結果怎麼樣呢?
自然是』秦民大失望!『
請問,項羽和范增這不是蜜汁操作是什麼?
除了前面這兩個大坑之外,項羽還給自己挖了還有哪些坑呢?
有個叫韓生的勸項羽定都關中咸陽,但是項羽卻要錦衣夜行,拒絕了,後來還被人韓生給煮了。
這好不容易有個人才投奔,不重用不說,還把人給煮了,那以後誰來投奔,誰還敢建言獻策?
這算不算一個坑,肯定算!
陳平,韓信這種大才一個個都從項羽那邊跑路投奔劉邦,什麼原因?
這就是原因!
接下來項羽把楚懷王尊為』義帝『,還把他搞到一個叫』郴『的小地方,然後就開始分封天下,而且一下子封了十八個諸侯王。
分封天下本身沒毛病,有權利來幹這個事,就說明你已經執天下牛耳了,但項羽卻沒從這個分封中得到什麼好處,事後反而因這次分封搞得天下大亂,四處滅火。
劉邦被封為漢王,本來隻分得了巴蜀之地,後來被項伯一通騷操作,把整個漢中都給要過來了。
劉邦後來以此起家,創立大漢帝國,這自然是項羽給自己挖得大坑一個。
從春秋到戰國,齊國一直是大國。
在這次分封中,項羽把齊國一分為三,封了三個王,把齊國搞得大亂。
項羽封趙耳為常山王,但隻給陳餘封了個候,陳餘不服,又把趙地搞得大亂。
作為老大,地方亂了你不能不管,於是項羽剛回到彭城還沒來得及衣錦還鄉,不得不北上救火,這不是坑又是什麼?
項羽幫助韓王成復國之後,張良雖然和劉邦都看對眼了,但大部分時間張良都還是在輔助韓王成,但項羽卻看韓王成不順眼,找個借口給殺了,於是張良隻好死心塌地跟著劉邦混了。
這坑數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看出所謂楚漢爭霸,誰將會是最後的勝利者了。
和劉邦相比,項羽唯一的優勢就是強大的戰鬥力,但也正因為如此,讓他太迷戀軍事實力,解決問題的方式太簡單太粗暴,可以說是一言不合就殺人,而每一次殺人,結果就是便宜了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