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記》中,有著關於鴻門宴場面的細節描寫。
寥寥幾千字間,就將項羽與劉邦麾下的所有人物形象,刻畫地生動鮮明。
讀史者,大多會為項羽而感到惋惜,如果項羽聽從范增的建議,利用鴻門宴誅殺劉邦,很可能他就不會落得自刎烏江的結局。
事實真是因項羽優柔寡斷,驕傲自大才選擇放走了劉邦嗎?
其實不然,人們大多錯誤解讀了項羽擺下鴻門宴的真實用意。
當時的項羽雖然號稱霸王,麾下統領著四十萬大軍,而劉邦勢弱,麾下隻有十萬軍隊。
但人們卻忽略了項羽的四十萬大軍,並非隻是楚軍,而是各路諸侯的聯軍。
當時項羽更是耗時一個月,以破釜沉舟的態勢大敗秦朝軍隊。
雖然他也因此贏得了西楚霸王的美名,但也讓嫡系的楚軍,元氣大傷。
項羽擺下鴻門宴的真實目的,其實就是想團結各路諸侯聯軍,震懾不服從自己者。
對於范增誅殺劉邦的諫言,項羽不可能不考慮。
但受局勢所限,項羽不能誅殺劉邦。
一旦項羽選擇誅殺劉邦,諸侯必定因忌憚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
聯軍合攻項羽。
當時秦朝剛被推翻,六國各地也皆恢復了各自的統治。
項羽雖為諸侯中的領導者,但實際上各路諸侯還在彼此忌憚牽制著對方。
當時的義軍中曾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口號。
正是因這句話的號召力,也讓各路諸侯奉項羽為暫時的領導者。
但在秦朝被推翻以後,天下大勢又進入了新的格局。
各路諸侯又怎會不因為這句話,而忌憚楚人項羽呢?
項羽就是想通過鴻門宴,繼續確定自己在諸侯中的領導地位,在諸侯征伐天下消耗的同時。
自己再利用領導者的地位,水到渠成,成為日後問鼎天下的君主。
所以項羽並非對劉邦婦人之仁,而是在求一個穩字。
當時范增諫言項羽誅殺劉邦,項羽卻向劉邦說出曹無傷叛變之事。
這一方面說明諸侯內部並不團結,另一方面項羽也是借機在敲打劉邦。
大勢所迫,項羽不但不能誅殺劉邦,還要一邊敲打劉邦,一邊讓諸侯知道劉邦是自己的義兄,兩人隨時會很團結,以此來震懾諸侯服從於自己。
但項羽畢竟是自信驕傲的,他在天下局勢進入楚強漢弱之時,並沒有繼續為難劉邦。
項羽認為退入蜀中的劉邦已經不再是自己的威脅。
但誰知劉邦重用韓信巧使暗度陳倉之計,又勾結項羽麾下將領英佈謀反項羽。
就這樣項羽被劉邦偷襲得手,終落得兵敗,身死烏江的局面。
歷史中的項羽也並非自刎於烏江,而是在烏江邊進行了激烈的抵抗,最終寡不敵眾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