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齒背叛了劉邦,開戰3次,最後卻拜將封侯得善終,隻因1點。《網路歷史》

劉邦攻滅秦國,打敗項羽,當了皇帝之後,親自大封功臣20多人。

其餘還沒來得及被封的將領,日夜盼望、三五成群、互相爭功、擾攘喧鬧、人心浮動。

劉邦遠遠地望見之後,問張良:『這些家夥在幹什麼?

張良說:『他們在商議謀反』

劉邦吃驚又不解地問:『他們跟隨我剛平定天下,為什麼又要謀反呢?

張良說:『陛下既然知道是靠這些人取得的天下,為什麼封功臣時隻封了些寵幸親近的弟兄?

天下的土地有限、平時不小心誰都有過得罪陛下的地方,他們是擔心不但輪不到封賞,而且有可能被找茬殺頭』

『所有的人都封,一時半會兒做不到哇!』

『你最痛恨誰,先封誰,事態立即就平息了』

於是劉邦立即先封賞了雍齒。

眾人一看,連雍齒都封了,咱們就放心吧,都回家等著去了。

雍齒究竟幹了什麼,遭劉邦如此忌恨?

這要追溯到劉邦剛起兵之時。

公元前209年,劉邦以芒碭山強盜頭領的身份,殺回沛縣,在蕭何、曹參等人的理應外合下,殺死縣令,一舉奪取了沛縣,號稱沛公。

之後劉邦便率領軍隊四出攻城略地,他首先攻下了自己的家鄉豐邑,然後讓雍齒留守豐邑,自己率領部隊又去攻打別的地方。

顯然劉邦是把沛縣和豐邑當作自己的根據地。

讓雍齒留守豐邑,一是因為雍齒和劉邦一樣,都是土生土長的豐邑人,鄉裡鄉親的;二是雍齒也和劉邦一樣,也是社會上有名的一個混子,有本事有膽量,在好勇鬥狠的青壯年中間頗有威望;三是劉邦跟雍齒也是稱兄道弟的,對他很信任、寄於厚望,所以付以重托。

劉邦安頓好後方以後,便親自率兵出去於秦軍交戰。

在戚縣一帶遇到了秦泗水郡守壯統領的部隊。

雙方展開大戰,劉邦軍擊潰了秦軍,劉邦乘勝追擊,斬殺了泗水郡守壯。

戚縣之戰,劉邦聲威大振。

這是劉邦起兵以來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

然而就在他興奮地回師途中,卻接到了雍齒叛變的消息。

原來,陳勝起義後,派部下四處出擊,武臣率軍攻到了舊趙地,便自稱趙王;周巿率軍攻到舊魏地後,擁立舊魏國王族魏咎稱魏王;在關東大地上,被秦滅掉的舊六國日漸復活。

魏將周巿率軍攻占舊魏地,一直打到豐邑。

他給雍齒寫了一封信,勸他如果投降魏國,則封他為列侯。

雍齒屬於急功近利的人,他考慮的是:當時的劉邦,不過是自稱沛公,一縣之長,而且無人封無人命,仍算是草字頭;他跟著劉邦能不能有所出息,真說不準;而且,過去的劉邦,一個小混混,名氣、本事,論什麼他都在自己之下,自己豈能怏怏屈居其下;周巿是魏王任命的大將,只要自己投降,就能封侯,侯啊,比劉邦大多了,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雍齒毅然背叛了劉邦,投降了魏國。

劉邦自然勃然大怒,親自率軍攻打豐邑,沒有攻下。

這個時候傳來陳勝已戰死、部將秦嘉擁立楚國舊貴族景駒為楚王、就駐紮在沛縣南面不遠的留縣的消息。

劉邦決定去投奔楚王景駒,並向他借兵,好一舉滅掉雍齒。

不幸的是,雖然景駒收留了他,但由於馬上就有大部隊的秦軍殺來,景駒自顧不暇,哪有能力借兵給劉邦呢。

劉邦在楚王景駒麾下同前來鎮壓的秦軍展開激戰,不利,敗退。

敗退之際順勢進攻碭縣,沒想竟一舉攻破了碭縣。

在碭縣,劉邦軍進行了休整,又重新招募了一部分軍隊。

於是劉邦第二次率軍攻打雍齒鎮守的豐邑,仍然沒有打下。

可見雍齒確實有一定軍事才能,是一位良將。

不久景駒被項梁所殺,劉邦同景駒大多數部下一樣都歸屬了項梁。

不管走到哪裡,不管歸屬於誰的陣營,劉邦仍念念不忘發誓要報雍齒的背叛之仇,於是項梁借給劉邦五千兵。

得到增援的劉邦軍,第三次殺向豐邑,雍齒終於招架不住,棄城逃跑了。

劉邦總算攻下了豐邑。

雍齒後來到趙國為將,漢軍攻滅趙國之時,雍齒隨大流一起投降了漢王。

在此後楚漢戰爭中,雍齒曾立下不少功勞。

劉邦一想起當年雍齒背叛自己,就恨得牙根癢癢,屢次想尋個茬把他殺了。

隻是苦於戰事緊急,雍齒又是一位勇將,正是用人之際,怎麼能無故殺大將呢。

天下大定,正是秋後算賬的好時機。

按照劉邦的本心,雍齒早就腦袋搬家了。

隻不過是又逢上要安撫眾將的需要,雍齒因此才躲過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