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木蘭辭》講述的是少女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使得花木蘭這一巾幗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正史中並未記載花木蘭這個人,對花木蘭有記載的文獻都是野史或者詩歌,因此花木蘭的故事存在很大的漏洞,或許有人會問:花木蘭攻打的敵人究竟是誰呢?
花木蘭替父從軍這個故事的歷史背景應該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大概在公元五世紀左右。
當時中國北方正處於北魏的統治階段,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南下搶掠,中原百姓,不堪其擾。
於是朝廷為了解決邊境問題,決定征兵打仗,當時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這便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所以,當時花木蘭應該是北魏人。
還有從木蘭精於紡織和化妝又是來看,她應該是出身於漢化的鮮卑人家庭,因為北魏奉行漢人務農,鮮卑人當兵。
當然,有人提出質疑,認為花木蘭是遊牧民族。
因為《木蘭辭》中提到了可汗。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的北朝是由鮮卑人建立,鮮卑對統治者是會叫可汗。
當然,北魏官方稱呼是皇帝,但民間因為傳統,還是有可能會叫汗。
而《木蘭辭》恰好是民歌,所以稱之為可汗也就不奇怪了。
再者,在木蘭辭中出現的黃河,胡騎等等詞匯,都表明其應該是中原王朝,而不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部落。
此外《木蘭詩》裡面另有『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樣一段話,這是典型的府兵制,府兵制不同於募兵制,最早起源於北魏時期,典型的特點就是平時耕種,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
府兵制起於南北朝、隋,至唐太宗時達到鼎盛,唐玄宗時期廢止,歷時達200餘年,這同樣能佐證花木蘭是北魏時期的人。
花木蘭她們家就是軍戶。
她父親是府兵。
所以征兵的『軍書』上,卷卷都有他的名字。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花木蘭替父從軍,第一件事情就是購買戰馬和馬鞍馬鞭等。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為什麼不買刀劍、弓弩、盔甲?
因為她們家裡本來就有。
所以,木蘭應該是北朝人。
至於其從軍攻打的對象應該攻是北方的柔然人。
在《木蘭詩》中同樣有指出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可見,花木蘭其實是離開中原,渡過黃河,一路向北,到達燕山前線去抵禦敵人。
當時的北魏政權,有兩個主要敵人,一個在其南方,也就是南朝,而另一個就是在其北方的柔然。
詩中的地名,應該都是藝術加工,並不一定是確切的方位。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花木蘭是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不是與南朝作戰。
因為敵人是『胡騎』嘛。
北魏鮮卑族自己就是遊牧民族,但是他們自稱是黃帝後裔,而且已經深度漢化,入主中原。
草原上的柔然在他們眼裡自然是胡人了。
很明顯,花木蘭一路向北,是要去抵禦柔然人的入侵,歷史上,柔然是蒙古草原上繼匈奴和鮮卑之後崛起的又一個強大部族!
柔然,亦稱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
是中國歷史上北方的一支少數民族,大概活躍在南北朝時期。
至於其起源,《魏書》當中說它是東胡和匈奴的後裔,還說它是先世源於出於大魏,也就是說柔然是鮮卑的一支。
當然,還有東胡、鮮卑、塞外、雜胡等等諸多的說法。
柔然這個部落應該是鮮卑、匈奴、突厥等等許多民族和部落柔和組成的,反正多效合一的混合品種。
柔然族於5世紀至6世紀達到興盛,勢力北到貝加爾湖畔,南抵陰山北麓,東北達大興安嶺,與地豆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珠穆沁旗和通遼市一帶》相接,東南與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庫莫奚及契丹為鄰,西邊遠達準噶爾盆地和伊犁河流域,並曾進入塔裡木盆地,服屬了天山南路南北兩道諸國。
『西則焉耆之地,東則朝鮮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磧』。
公元402年,社侖建號為丘豆伐可汗,建立了柔然汗國。
柔然汗國經常對北魏用兵,奪取所需糧食和物資,成為了北魏北方的一大威脅。
於是兩國在公元五世紀爆發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從社侖、斛律至大檀的20餘年間,柔然幾乎每年要襲擊北魏北方邊境。
北魏也發兵北伐,乃至親征或巡邊,並在沿邊加強屯田和設置軍鎮,屯駐重兵,拱衛平城。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討滅赫連夏、北燕、北涼的過程中,七次分道進攻柔然。
神麚二年《429年》,北魏兵分兩路主動出擊。
柔然猝不及防,大敗。
『國落四散,竄伏山谷,畜產佈野,無人收視』。
北魏窮追猛打,『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度燕然山,東西五千餘裡,南北三千裡』。
經過這一番打擊,柔然一蹶不振。
而在與北朝相持百於年之後,柔然汗國最終為新崛起的突厥而攻滅,柔然這個民族也因為國家的消亡逐漸與鮮卑,漢人等融合同化,最終消失於歷史長河中。
北魏與柔然之間的戰爭拉鋸時間很長,與《木蘭辭》『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描述高度吻合,所以花木蘭從軍應該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很大概率在當時北魏抗擊並反攻柔然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一位或者一些替父從軍的女子,而事後北魏平民感懷她們的功績,將其事跡編成了民謠傳唱。
後來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成為了中原地區民眾的民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