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宇文護完成『三年殺三帝』的壯舉之後,他似乎已經知足了,隻是天天在北周這一畝三分地上作威作福,從沒考慮過統一天下這個偉大的目標,就連隔壁的冤家北齊,都沒有想過收拾一下。
而看起來是個受氣包的宇文邕,卻對征服天下有著濃厚的興趣。
雖然對宇文護處處忍讓,可積極整軍備戰,還與突厥人緊密聯系。
統一北方是早在宇文泰時期,就訂立下來的基本國策,所以宇文邕的這些表現,宇文護也不好否定,隻能任由宇文邕搞下去。
在宇文護想來,他隻是小孩兒玩的遊戲,可沒想到宇文邕真的能玩出名堂來。
保定三年,經過宇文邕的斡旋,突厥人終於與其達成盟約,出兵攻打北齊。
看著突厥人真的來了,宇文護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靠陰謀起家的宇文護,對打仗興致缺缺。
他本來也沒想做皇帝,現在已經位極人臣,贏了沒啥好處,輸了還會丟面子,動搖地位,怎樣都不劃算。
而且他老媽之前,一直作為人質待在北齊,恰好被送了回來,這是天大的人情,得了人情還要去打人家,這好像很不地道。
所以於公於私,宇文護都不想打這一仗。
可是身為北周實際上的軍政一把手,宇文邕既然點名請他出征,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宇文護心不甘情不願地帶著軍隊,晃晃悠悠地走著。
由於宇文護在主觀上就不願意打仗,所以在客觀上就被打得很慘。
北周軍經歷了一場損失慘重的失敗,要不是將領們拼命斷後,宇文護這條命都有可能丟在戰場上,隻能灰溜溜地回去交差。
打輸了仗,自然要對皇帝有個交代。
不過宇文護覺得,這不過是做做樣子,好脾氣的皇帝堂弟是不會為難他的。
事實也是如此,宇文邕表面大度的放過了他。
接著宇文護繼續回家享福,可宇文邕背地裡卻怒不可遏,無能!敗類!
這讓宇文邕看清楚兩件事,只要有宇文護在,他就不可能統一北方,而且宇文護獨斷專權、讓很多人不滿。
即便對不作為的宇文護咬牙切齒,宇文邕依然不敢造次,隻得繼續等待。
天和七年,宇文護從同州出差回來,按慣例首先要去見一見皇帝宇文邕,沒想到宇文邕非要拉著他去拜見太後。
宇文邕愁眉苦臉的說,老媽最近太愛喝酒了,脾氣時好時壞,大哥你勸勸她,讓她少喝點酒。
說著宇文邕突然從懷裡掏出一本《酒誥》。
宇文護覺得這事很奇怪,不過也沒放在心上,一本《酒誥》而已。
皇太後見到侄子很高興,非要宇文護坐下念給她聽,讓宇文邕在旁邊站著聽。
於是宇文護就聚精會神地開始念了,站著的宇文邕手裡拿著玉笏。
這塊玉笏用處非常多,除了上朝記筆記,關鍵時刻還可以用來敲東西。
在宇文護念《酒誥》的時候,宇文邕在宇文護身後,照著腦袋一笏敲下去……宇文護應聲倒地。
『來人,殺了他!』圖窮匕見!
隨著宇文邕一聲令下,從後面沖出來一個太監,畢竟太監殺人的功夫不行。
這個承載著宇文邕全部希望的家夥,慌慌張張地砍出一刀,結果啥都沒砍著,然後就呆立當場。
這時宇文護已經抱著腦袋要爬起來了,如果讓他跑出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沒用的東西,我來!』一個男子從太監手裡一把奪過刀,果斷捅進了宇文護身上。
一代權臣,就此亡命於刀下。
宇文邕成功的刺殺了宇文護,不過這次刺殺,是不及格的。
他殺死宇文護的過程,實在過於粗糙。
康熙殺鰲拜還用了一群少年侍衛練習了很久,你好歹也摔杯為號埋伏幾個刀斧手吧。
殺了宇文護,在宇文護餘黨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宇文邕將宇文護黨羽馬上一鍋端,兒子、心腹一個都沒落下,就地正法。
現在所有障礙都解除了,宇文邕深深地松了一口氣,他將作為這個國家唯一的統治者,做他真正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