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春刀》丁修步斬十三騎,歷史上以步克騎當屬劉裕的『卻月陣』。《網路歷史》

如果要說影視劇中的以步戰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繡春刀》的結尾,『加錢居士』丁修手持斬馬刀,一人對戰十三女真騎兵,戰果全殲,堪稱劇中的戰力天花板。

影視劇中或許有藝術的成分,但歷史上也的確有以步勝騎的經典戰役,比如大破金兀術『拐子馬』的嶽飛,曇花一現的『卻月陣』等等。

我們後人談論那些以步制騎的戰法,必然要說及劉裕的『卻月陣』。

《資治通鑒》記載,劉裕在北伐途中,發明卻月陣,以2000餘步兵大破北魏3萬騎兵。

當然,如果細究之,劉裕的卻月陣並不是純粹的步兵陣法,而是包括了步兵、戰車、水軍以及少量騎兵在內的多兵種協同作戰。

但在具體戰役中,又的確是以步兵為主力,其它兵種為輔、為援,所以稱之為『以步制騎』的經典戰法也並無不可。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騎兵的主要優勢有兩點,一是機動性強,這屬於戰略上的優勢。

即步騎對戰,騎兵一方憑借著速度優勢,可以決定戰與不戰,是選擇進攻還是撤退,是提前設伏,還是遠程騷擾等等,因此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二是殺傷力大,這是戰術上的優勢。

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馬匹、士兵再加上鎧甲的重量,以馬匹的速度沖殺,任何軍隊都難掠其鋒芒。

因此中原的農耕國家,面對遊牧民族的進攻,往往處於頹勢,需要修築長城以為警戒,或是據城池而守。

若是中原王朝處於鼎盛時期,尚可與遊牧民族抗衡,甚至如霍去病一般封狼居胥、揚威大漠。

但中原一旦式微,邊防喪失抵禦能力,異族的騎兵便會跨過長城,飲馬黃河,劫掠中原的人口和財富。

歷史上那些聞名於後世的軍隊,不論漢胡,一般都是以騎兵為主。

如北擊匈奴的漢朝騎兵,秦王李世民的玄甲精騎,『滿萬不可敵』之稱的女真騎兵,鞭笞亞歐的蒙古騎兵,明末支柱的關寧鐵騎等等。

如果戰爭隻是一場比拼戰力數字的卡牌遊戲,步兵自然無法戰勝騎兵。

但真正的戰場瞬息萬變的,任何因素都有可能改變戰局。

譬如地形地勢、士兵素養、陣列排佈、將帥能力和信息差等等,其中任何一環都能決定勝負。

劉裕之所以能以步制騎、以少勝多,其實是諸多因素的集合。

劉裕崛起於行伍之中,先是平定了孫恩起義,後又一一消滅了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和司馬休之等勢力,歷經百戰,無愧後世人『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贊譽。

多年的戎馬生涯,讓劉裕具備極高的戰略眼光和軍事思維。

劉裕知道『兵無常勢』的道理,所以在對內和對外的征戰中,時常根據地形和時機,革新戰法和軍陣。

他尤為擅長多兵種協同作戰,以步克騎的『卻月陣』便是其中代表。

義熙年間,劉裕兵出五路攻打後秦,欲借道北魏,溯黃河而上。

但北魏方面一是害怕劉裕『假道伐虢』,行吞並之實;二是不希望劉裕做大,想要援助後秦。

所以派遣騎兵監視晉軍,並且襲殺沿河士兵。

晉軍不堪其擾,促使劉裕下定決心痛擊魏軍,給予其教訓。

劉裕在河岸不遠處用戰車步兵佈置軍陣,以岸河為弓弦,以戰車為弓臂,以巨弩杖槊為箭,形如弧形彎月,故名卻月陣。

河中的樓船水軍與岸上的軍陣相抵,如此一來既能掩護陣型側翼,以防魏軍沿河岸穿插包抄,又能在戰事不利時,接應陣中士兵。

陣型外圍是戰車,用以抵抗騎兵的沖擊,車上有持杖、槊的士兵負責殺敵,並設置盾牌,保護陣內士兵。

陣中主力是步兵,通過巨型大弩,飛槊射殺騎兵。

此外還有少量輕騎兵,負責在戰後追殺逃兵。

起初,晉軍以軟弓小箭攻擊魏軍,示弱以引誘敵人來攻。

魏軍果然輕敵上當,長孫嵩率3萬騎兵圍攻軍陣。

晉軍便換強弓巨弩,以大錘錘擊斷槊,以此殺敵,魏軍『一時奔潰,死者相積』。

之後,魏軍潰退還守畔城,晉軍便遣騎兵追殺逃兵,並用大部隊攻陷城池。

此戰後,晉軍挾大勝又攻破數城,魏國為之膽顫,遂不再與晉軍為敵。

卻月陣的以步克騎極其經典,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但此役過後,歷史上卻再無人用過此陣。

蓋因卻月陣對將帥士兵、地形地勢、側翼部隊和時機的要求都非常高。

比如劉裕麾下的北府兵都是身經百戰的悍卒,兵員素質極高,所以即便被十倍騎兵圍住,也能不亂陣腳。

劉裕的水軍天下聞名,遊牧民族為主的北魏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所以晉軍能封鎖水面,策應岸上軍陣。

相反的,魏軍將領卻輕敵大意,不做試探便貿然掠陣,給晉軍機會。

劉裕是世之名將,極擅把握時機,所以能設計擺下卻月陣,成就這以步克騎的驚艷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