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陣法的運用並不少見,甚至在有些時候還能起到決定性的關鍵作用,特別是以步兵對騎兵時尤為如此;無論是演義小說還是現實戰爭中讓人耳熟能詳的陣法也不少比如一字長蛇陣,十面埋伏陣,八卦陣等等。
能熟練運用陣法克敵制勝的莫不是一代名將或是沙場宿將,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五胡十六國那段歷史,來看看那個時代著名的兩大陣法,劉裕的卻月陣和慕容恪的連環馬:其中一個擊敗一強敵,一個擒殺一戰神。
劉裕的卻月陣
劉裕是南北朝時南朝宋的開國皇帝,被稱之為『南朝第一帝』,堪稱一代雄主,劉裕一生取得的功績無數,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兩次北伐:第一次是公元409年4月開始,410年2月結束的北伐南燕之戰,這次北伐很成功,南燕滅國,慕容超被押回建康斬首;第二次是416年8月開始到417年8結束的北伐後秦之戰,這次北伐的戰果同樣輝煌,不僅攻滅了後秦,還收復了中原王朝失去了百年之久的洛陽和長安兩都,劉裕憑此戰攻收獲了巨大的聲望,為他日後代晉立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由於劉裕因為肱骨之臣劉穆之之死匆忙南歸之前,沒有安排好長安的留守和善後工作,以至於被胡夏赫連勃勃襲擊長安得手,包括王鎮惡,朱齡石等一大批猛將損失殆盡,北伐後秦的成果損失大半那又是另外的事情了。
在第二次北伐後秦的時候劉裕還和剛剛崛起的強敵北魏打了一場遭遇戰,當時劉裕準備逆黃河西上但是要經過北魏控制的地盤,於是劉裕向北魏借道被北魏拒絕,不僅如此北魏還不斷沿途襲擾劉裕大軍,一場大戰似乎不能避免。
劉裕以大將朱超石率2000士兵組成以戰車為主體、以盾牌為防禦、以水師為陣腳的弧形戰陣,這就是卻月陣,結果以少勝多擊潰強敵北魏3萬騎兵,斬獲千計取得大勝,這也是劉裕軍事生涯中值得一說的一次大勝。
慕容恪的連環馬陣
如果要在中國歷史上評一個個人武力榜,武悼天王冉閔肯定榜上有名,《晉書》對他武力有不少記載比如『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裡,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等等,冉閔的武力在當時堪稱戰神,幾乎無人可擋。
冉閔的時代胡人在北方橫行,如果不是冉閔的三道《殺胡令》,生活在北地的漢人可能日子更加難過。
冉閔滅後趙建立大魏《史稱冉魏》後,他的最大對手就是北方當時實力強勁的前燕,在雙方瓜分後趙的地盤時,特別是在前燕占領後趙的幽州之後,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可惜冉閔遇到的對手是慕容鮮卑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慕容恪,冉閔開始連戰連捷,慕容恪於是改變戰術,以輕騎截擊並佯敗將冉閔大軍誘至平地,選善射者5000人,以鐵鎖連戰馬組成連環馬陣向前推進,冉閔恃勇輕敵冒進直突燕軍中部鐵馬方陣,陷入前燕大軍重圍;這種情況下冉閔仍然殺敵三百餘人突出重圍,但是戰馬突然倒地而亡冉閔被慕容恪擒獲,隨之被送至前燕都城龍城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