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這是後世流傳很廣的一句詩,贊頌的是南北朝時期梁國的名將陳慶之。
傳說中,陳慶之在作戰時一身白袍,指揮軍隊,所向披靡,以至於敵軍遠遠見到他的白袍,無不望風而逃。
然而,陳慶之真的如流傳所說,所向無敵、戰無不勝嗎?實則不然,陳慶之的一生,是被嚴重的誇大了。
史書記載,陳慶之出生於公元484年,是義興郡國山縣《今江蘇省宜興市》人。
幼年的陳慶之家境貧寒,後因機緣巧合得以成為梁武帝的侍從,從此,他在軍事上的才能逐漸得以顯現。
普通六年《525年》,陳慶之出任武威將軍;大通元年《527年》,陳慶之聯合曹仲宗、韋放會攻打北魏渦陽,迫使渦陽城主王緯出降。
大通二年《528年》,加號飆勇將軍,奉命護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顥北還。
次年,擊敗擁兵7萬、築壘9座的魏將丘大千。
五月,陳慶之連拔滎陽、虎牢二城,長驅直入,護送元顥到洛陽。
經歷四十七戰,平定三十二城,所向無前。
不久後,北魏重兵回師洛陽,元顥的十萬大軍慘敗,陳慶之的梁軍也隨之而敗。
最終,陳慶之隻身潛返江南。
中大通二年《530年》,出任司州刺史,參加懸瓠之戰,擊敗北魏潁州刺史婁起;楚城之戰,破東魏孫騰等人。
大同元年《535年》,與東魏堯雄交戰兩次,皆失利而還。
大同二年《536年》,破東魏侯景,進號仁威將軍。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
可以看到,在正史中,陳慶之先後有3次失敗,其中第一次為大敗,折損全部軍隊、隻身逃回。
後世將其誇大成為戰神,據考證,大多是來源於南北朝時期的史書記載。
然而,這種記錄是嚴重失真的。
南北朝時期,南北兩方常年對峙,為壯聲勢,往往都有誇大自身之嫌。
南朝史書中將陳慶之記載成為百戰百勝的戰神,其實是為了突出自身軍容威武;另外,前文中提到的陳慶之第一次大敗而歸,就是遇到了北朝爾朱榮的回師軍隊;在遇到北朝最有戰鬥力的軍隊之前,陳慶之自然取勝,然而,在遇到北朝戰鬥力最強軍隊之後,立馬現出原形。
因此,歷史有時確實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實歷史中的陳慶之,當然可以稱得上是一員大將,但將其誇大稱為戰神,實在是過於誇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