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年,東晉權臣劉裕滅掉後秦,他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長安,拜謁了漢高祖劉邦的陵寢,並且在未央宮大會群臣。
此時關中大部分地區已經落入劉裕之手,然而他非但沒有沒保住這裡,而且損兵折將、損失慘重,幾乎將這次北伐的戰果喪失殆盡,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被迫班師,幼子留守
劉裕原本打算在長安休整一段時間,然後繼續北征,『經略趙、魏』。
可是南方傳來噩耗,『前將軍劉穆之卒』。
劉穆之相當於劉裕的『蕭何』,劉裕雖然是權臣,但畢竟不是皇帝,他擔心後方出現問題,於是在這年十二月率領主力部隊班師回朝。
不過,劉裕並沒有放棄關中的想法,『以桂陽公義真為雍州刺史,鎮長安,留腹心將佐以輔之』。
劉義真是劉裕的次子,根據史書的記載,他『美儀貌,神情秀徹』。
但是劉裕生子比較晚,雖然劉義真排行第二,但他出生於407年,當時隻有11歲,還是一個孩子,根本無法處理具體的軍政事務。
劉裕安排劉義真擔任雍州刺史,隻是讓他做名義上的主將,實際上的工作則由幾位心腹將領負責,但這個決定也是一個錯誤!
二、諸將不和,發生內訌
負責輔佐劉義真的主要有三個人,分別是安西長史王修、安西司馬王鎮惡以及安西中兵參軍沈田子。
三人之間矛盾重重,特別是王鎮惡與沈田子的關系很差。
沈田子認為在消滅後秦的過程中,自己的功勞要比王鎮惡大,同時還瞧不起來自北方的王鎮惡,甚至認為王鎮惡會趁機作亂。
418年,赫連勃勃的長子赫連璝率軍向關中進軍。
王鎮惡認為沈田子『擁兵不進』,沈田子認為王鎮惡想占據關中作亂,至此雙方的矛盾非常尖銳。
最後,沈田子與傅弘之設計,將王鎮惡騙到傅弘之的營中,然後將其殺害。
王修得知此事後,認為沈田子擅殺大將,於是『收殺田子於長安稿倉門外』。
內訌還未結束,劉義真在身邊侍從的鼓動下,又把王修給殺了,至此『人情離駭,無相統一』。
三、劉裕失策,赫連得計
在戰爭爆發前,王買德曾向大夏的赫連勃勃詳細分析了當時的情況,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青泥、上洛,南師之沖要,宜置遊兵斷其去來之路。
然後杜潼關,塞崤、陜,絕其水陸之道』,『義真獨坐空城,逃竄無所,一旬之間必面縛麾下,所謂兵不血刃,不戰而自定也』。
赫連勃勃也是按照王買德德計劃行動的,所以取得了勝利。
與此同時,劉裕的失誤就比較多了,他首先安排小兒子坐鎮長安,接著又任命了矛盾重重的將領們輔佐,由於內訌,導致數萬精銳不戰自潰。
結果劉義真『單馬而遁』,傅弘之、蒯恩、毛脩等人被俘,軍隊損失慘重。
雖然劉裕派出了援軍,但為時已晚,『赫連昌攻齡石及龍驤將軍王敬於潼關之曹公故壘』,生擒了朱齡石。
參考資料:1.《宋史》;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