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和陳叔寶同時登基,一樣的起步不一樣的作為,導致兩種結果。《網路歷史》

公元581年楊堅登基,陳叔寶則是582年。

他們在上位時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楊堅登基前解決了囂張的尉遲迥,陳叔寶登基前則滅了搗亂的陳叔陵。

最後,他們接手的帝國是之前的兩百年裡北朝和南朝幾乎最完整的地盤。

在那個時代,這是最清凈、發展最繁榮的大好河山。

對於兩個人來說,作為一個皇帝在起步階段應該是差不多的。

但這兩人之間最大的不同點是,對這個來之不易的位子,楊堅是搶來的,陳叔寶是爹給的,所以楊堅更懂得珍惜。

在陳叔寶喝酒的時候,楊堅在批奏折;在陳叔寶跟後宮的妃子親熱的時候,楊堅在和北方的攝圖拼命;在陳叔寶窮奢極欲的時候,楊堅在省吃儉用。

楊堅會這麼做,不是因為他比陳叔寶窮,而是因為他比陳叔寶更貪戀這至高無上的權力,有一統天下的野心。

楊堅這個皇位是由外戚的身份篡來的,為了防止他的下場和幾百年前的王莽一樣,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對握住的權力一刻也不能松懈。

楊堅並沒有因為陳叔寶是個舉世聞名的酒囊飯袋就輕視他,在陳叔寶給陳頊辦葬禮的時候,楊堅特地派人去陳朝吊唁。

跟陳叔寶的書信往來中,楊堅用的詞為『堅頓首』。

頓首即為磕頭,此語用在外交書信中是一種非常客氣,甚至是低下的姿態。

楊堅願意放低姿態,隻是因為當時北方還有更需要解決的突厥問題。

楊堅明白他還沒到跟陳叔寶翻臉的時候,為了防止陳叔寶在他背後搞事情,即使是卑躬屈膝,他也心甘情願。

這一切努力也是頗有成效,陳叔寶因為楊堅的客氣,就天真地認為這是一個比他還慫的人,更加倍努力地花天酒地,做他的快活皇帝。

直到突厥的問題基本解決,楊堅馬上脫掉了他軟弱的偽裝,像一隻惡狼一般盯視著白胖白胖的肥羊陳叔寶。

在攝圖被擺平之後,楊堅立即將討平江南的計劃,提上大隋朝堂的議程。

高熲身為隋帝國的二號人物,首先提出了一號方案。

由於南北兩邊的糧食收獲季節不同,在南方收糧種糧的農時,專門散播隋朝大軍要南下的謠言,讓南方屯兵,如此往返必然要耗費農時。

同時派人去南方燒了他們的房屋和儲糧倉庫,消耗陳朝的儲備資源,長此以往可使陳朝財政枯竭。

這是一個很差的方案。

經過幾百年的建設,南朝早已成為遠比北朝富饒的經濟強國,想靠這種方法來消耗陳朝的國力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個方案,楊堅雖然同意了。

不過楊堅很有深意地看著髙熲,心想你不是就這點水平吧。

髙熲被楊堅看得發毛了,也不敢怠慢,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又出了第二個方案,南陳日後也因此陷入滅亡危機,至於高熲究竟出了什麼高招,請看下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