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魏晉南北朝女子服飾有什麼講究?《網路歷史》

魏晉南北朝作為過渡階段,在漢朝和唐朝兩個朝代中間,維持了將近四百年。

魏晉南北朝,是在漢朝滅亡以後相繼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政權的總和,這些政權大多數都很短暫。

魏晉南北朝期間政權更替頻繁,曾短暫統一,隨著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新建起來的魏晉不足以控制整個局面,戰亂紛擾,政局搖擺不定、社會動蕩不安、民族矛盾重重,呈現南北對峙的局面。

南北朝並不是指兩個朝代,而是指一種並立的政治局面。

總體來看,北朝的遊牧民族政權居多,而南朝大多數是由魏晉時期躲避戰亂向南遷徙的漢人建立起來的政權。

史書上有個詞叫作『衣冠南渡』,就是指的這個階段。

南渡指向南遷徙,這個遷徙的意義非常重大,它代表著之前的中原文明由最早發源的黃河流域開始向長江流域轉移。

在秦漢時期,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都被看作是文明未開化的地方。

但隨著北方國土的淪陷,受到長期戰爭、饑荒、疾病、天災的影響,北方的人民背井離鄉,向南遷移,和南方人一起生活。

起初的時候,矛盾是很尖銳的,但隨著時間的推演和幾代的傳承,隔閡慢慢被淡化,文化最終融合在一起。

南北朝是在兩條平行軌道上發展,並且整個魏晉南北朝期間到處都充滿了戰亂,但由於這種民族和地域的大遷徙、大融合,促進了新的漢民族的形成。

這種新的民族認同,比傳統的中原文明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在隋唐統一中國以後被慢慢延續下來。

因為門第和依托於門第的人才選拔制度,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上層固化,寒門出身的人在政府中上升空間有限,所以知識分子不再把仕途作為唯一追求,轉而追求文學、美學、哲學,以及生活享樂,並且創造出了新的文化和文學風格,構成了所謂『魏晉風度』,這也是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征。

服飾風尚

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則出現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

一方面,一些少數民族提倡穿漢服;另一方面,鮮卑族服裝緊身短小,下穿連襠褲,便於活動,在中原廣泛流行,傳統的深衣形制逐漸消失。

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為漢族服式,承襲秦漢遺制;一為少數民族服飾,承襲北方習俗。

魏晉時期出現了一種更為舒適的服裝—衫,來取代袍,袍的衣領多為交領、雙層且厚重,袖口窄小呈圓弧狀。

照漢代習俗,凡稱為袍的,袖端應當收斂,並有祛口。

北魏洛陽永寧寺出土的世俗服裝立像下擺殘塊有16塊,是袍服的下擺部位,多數衣褶寬且疏朗,衣擺下端都有一道緣邊,根據緣邊形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緣邊平展無褶,緣邊寬4~5厘米,有的加彩繪紋飾裝飾,紋飾裝飾以花卉題材為主。

一種是緣邊呈密褶狀,緣邊寬8~9厘米《世俗服裝立像》。

圖|世俗服裝立像

《圖片來源:《北魏洛陽永寧寺》》

衫的款式以直襟為主,衣為輕薄的單層,袖身寬大呈垂直型,衫則省去收斂的袖口《稱為『祛』》,袖端、袖口寬敞。

衫相比袍來說穿著更為舒適隨意:可以用帶子綁起,使兩邊的直襟相連,也可不系帶子,使其自然敞開。

『在江蘇南京西善橋出土的竹林七賢的磚印壁畫中,八位士人均穿著衫衣,有的還袒露胸部』。

由於衫不受衣、祛等約束,魏晉服裝日趨寬博,成為風俗,並一直影響到南北朝服飾,上自王公貴族,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

楊機墓出土男俑上著寬袖齊膝長袍、外著裲襠腰間有一系帶,下著縛褲。

這一時期緣邊依舊比較寬,尤其在領部與腰部的運用,起到固定衣服造型與輪廓的作用《楊機墓出土男女俑、彩繪女侍吏俑》。

女子服飾

南北朝是漢族統治的封建政權,大體上仍承襲秦漢服制。

《晉書·五行志》記載:『泰始初,衣服上儉下豐,著衣者皆厭腰盡裙』。

可見其服裝式樣為上短下寬。

寬大的裙裾式服裝是主流的漢族衣裝,南方相對溫暖的氣候也適宜寬衣的存在,加上玄學風氣的影響,人們追求自由奔放,自然飄逸,使得這一時期的衣著日漸寬大。

婦女日常穿著為襦衫及雜裾雙裙。

衣著款式與色彩豐富,裝飾日益講究。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屏風漆畫人物著裝形象與《洛神賦圖》服飾的形式和飛舞的帶飾有相似之處,是魏晉特有的雜裾垂髾服。

魏晉壁畫墓出土的宴飲圖是甘肅省高臺縣駱駝城,畫面中女子頭梳高髻,上著交領衫,下著間色裙,領緣與袖緣用紅色來區分。

圖|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圖片來源:《中國紋樣全集:戰國·秦·漢卷》》

圖|魏晉壁畫墓出土宴飲圖《局部》

《圖片來源:《中國出土壁畫全集》》

由於胡族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及民族文化融合的加強,富有遊牧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飾大量湧入中原地區,胡服對漢族的影響日趨加深,使北方服飾明顯呈現出胡化的傾向。

如北朝流行褲褶,《釋名》曰:『袴,跨也。

兩股各跨別也』。

《急就篇》稱:『褶,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左衽為胡族的衣服款式,可知褲褶即為胡服。

褲是褲子,褶為上衣,就是上衣下褲,不同於南朝的上衣下裙,袴褶是北朝百姓的常服和便服。

魏晉時期一反儒家嚴謹的服飾風格,崇尚寬衣,追求身體的解放。

這與當時胡風與服用仙藥的影響有關,也與人們重視身體感受與解放欲望的思想相符,魏晉士人因政治迫害、時局動蕩的緣故,對仕途產生不安而關注如何安身立命,反對虛偽矯飾的禮教教條,主張放任或逍遙自在。

『表現在諸多不合禮法的行為,例如:終日酣醉、逾越男女分際等』。

這一時期出土實物較少,一件紮染工藝的絹衣,如絞纈絹衣圖所示,此件衣服呈褐色,交領,袖子為喇叭形的大袖。

面料是平紋絹,用絞纈的工藝染出黃色小點紋。

絞纈又稱紮染,在北朝開始流行,保存如此完整的北朝女服尚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