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末代皇後,美麗賢惠卻所嫁非人,亡國後成為觀音的女身原型。《網路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

自從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國以來,作為『西方三聖』之一的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其形象長期都是留有胡須、身材剛健、五官清秀的男身,但從唐朝開始,其形象卻變成慈眉善目、容貌清麗的女身。

觀音形象之所以會在性別方面發生逆轉,還要從南北朝末代皇後沈婺華的傳奇經歷說起。

一 初登後位

沈婺華,生年不詳,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出身尊貴,其父沈君理官拜儀同三司、望蔡侯,母親是會稽穆公主陳氏,外祖父則是南陳開國之君陳霸先《陳武帝》。

說段題外話。

陳霸先駕崩時,唯一在世的兒子陳昌尚在北周做人質,因此帝位便傳給侄兒陳蒨,是為陳文帝。

陳蒨駕崩後,太子陳伯宗即位,但很快便被叔父陳頊取而代之,是為陳宣帝。

沈婺華劇照

根據正史記載,沈婺華性情恬靜寡欲、頗有識量,聰明機靈、博聞強記,熟讀經史典籍、擅長寫作,加之容貌清麗、氣度優雅,是名滿江南的知性美女。

除此之外,沈婺華還非常孝順,母親去世時她悲痛欲絕、茶飯不思,僅數天時間身體便消瘦得令人擔憂。

此後,每逢母親的祭日,沈婺華必然要在墳前痛哭流涕,哀慟之情感動世人,遠近的人因此都很敬佩她。

太建元年《569年》,太子陳叔寶到了婚配的年齡,陳宣帝久聞堂甥女沈婺華美麗聰明、性情溫順,便抱著『親上加親』的心態,親自選中她做兒媳。

陳宣帝沒有看走眼,沈婺華過門後恩愛丈夫、孝敬公婆,對待下人也很寬厚,因此東宮上下都很喜歡她。

唯一倍感遺憾的是,沈婺華嫁給陳叔寶後,始終沒有生育子女,在異常看重後代傳承的皇室中,無疑承受了巨大壓力。

陳叔寶畫像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初十,陳宣帝駕崩,太子陳叔寶即位,史稱陳後主。

同月二十五日,陳叔寶冊立沈婺華為皇後。

由於陳叔寶是南陳的亡國君,而南陳又是南北朝最後一個政權,所以沈婺華便成為南北朝最後一位皇後。

不過,沈婺華雖然當上皇後,但此時陳叔寶早已移情別戀貴妃張麗華,並把後宮事務交給她打理,毫不顧及發妻的感受。

二 所嫁非人

對於丈夫的冷落,沈婺華並不在意,對張麗華也沒有嫉妒怨恨之情,每天隻是翻閱圖書史籍、誦念佛經。

當然,沈婺華也絕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女流之輩,鑒於陳叔寶縱情酒色、行事荒唐、不理朝政,出於對國家安危的憂慮,曾數次上書直言規勸丈夫要懂得收斂、勵精圖治。

沒想到,陳叔寶根本不領情,因為厭煩沈婺華的『聒噪』,竟然想廢黜她的後位,改立張麗華為皇後。

陳叔寶專寵張麗華,對沈婺華日漸冷淡

在實施廢後計劃前,陳叔寶最後一次臨幸沈婺華,但剛坐了一會兒就要離開,而皇後也沒有挽留。

陳叔寶覺得奇怪,便作詩道:『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沈婺華看後微笑,隨即寫詩回贈道:『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陳叔寶看完詩後頗為感慨,回憶起夫婦二人那段如膠似漆的歲月,不禁心生慚愧,遂決定放棄廢後計劃。

沈婺華雖然保住了後位,但南陳卻難以避免滅亡的命運。

隋開皇八年《588年》底,隋文帝派次子楊廣率軍進攻南陳,一路上勢如破竹,並於次年初攻克建康《今南京市》。

都城淪陷後,陳叔寶因害怕被捕殺,便帶著張麗華等十餘位妃嬪躲進景陽殿的枯井中,想借此逃過一劫,但最後還是被隋朝士兵搜出來。

當時,隻有沈婺華沒有跟隨陳叔寶逃入井中,而是像往常一般平靜地生活在宮中。

隋朝滅陳路線圖

南陳滅亡後,沈婺華跟隨陳叔寶前往隋朝的都城長安,不僅沒有丟掉性命,反而能繼續享受優渥的生活。

不過,陳叔寶內心深處依然充滿恐懼,擔心會遭到隋文帝的毒手,因此在此後15年間,每天沉溺於喝大酒、暴食驢肉,最終因酗酒過度,在仁壽四年《604年》病死,終年52歲。

陳叔寶死後,沈婺華親自為亡夫撰寫哀辭,文辭非常痛切,令聽者無不唏噓落淚。

三 變身觀音

隋煬帝登基後,因為欣賞沈婺華的才華,加之後者在江南極有威望,因此每次巡行各地時,必然會命她隨行,一路上照顧有加。

隋朝末年,隋煬帝為躲避中原的戰亂,從洛陽遷往江都居住,沈婺華照例隨行。

義寧二年《618年》,隋煬帝被部將宇文化及殺害,沈婺華從江都渡過長江回到故鄉居住,不久便在毗陵的天凈寺出家為尼,法號為觀音。

男身觀音菩薩像

隋朝滅亡後,江南陷入軍閥割據當中,原吳興郡守沈法興占據毗陵自稱梁王,跟占據江都自稱吳帝的李子通長期混戰。

為了對抗李子通,沈法興派部將抓捕了一千多名無辜百姓充軍,沈婺華得知消息後,便裝扮成觀音大士,用計謀幫助許多老人和孩子逃出生天。

當然,還有一種解釋,沈婺華跟沈法興是同族,在南陳時對他頗有照顧,沈法興出於感恩心理,才接受沈婺華的勸說,釋放那些平民。

等到沈法興兵敗自殺後《620年》,沈婺華為躲避李子通所部的騷擾,便前往山東萊山苦修,再不問世事。

在此期間,經沈婺華營救而重獲新生的百姓們分散到大江南北,他們因為感念恩人,便將觀音菩薩的形象畫成沈婺華的模樣,在家中供奉起來。

久而久之,在佛教中原本是男人形象的觀音菩薩,最終被以沈婺華為原型的女身觀音菩薩所代替,直到今天。

女身觀音菩薩的原型是沈婺華

唐朝統一天下後,唐太宗因為敬重沈婺華的為人,曾派人將其接到京師長安相見,並提出在宮中供養她的想法。

然而,長安對沈婺華來講是一個傷心地,承載著她太多的屈辱和痛苦,加之過於繁華不適合苦修,所以她最終婉拒皇帝的好意。

此後,沈婺華依舊回到萊山誦經禮佛,並最終在這裡圓寂,時間大約在貞觀二年《628年》左右。

參考書目

姚思廉《唐》:《陳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

李延壽《唐》:《南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

魏征《唐》:《隋書》,中華書局1997年版。

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