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努爾哈赤組建滿洲八旗兵後,面對如此赫赫軍容,曾豪氣蓋雲的說:『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話說,在努爾哈赤組建滿洲八旗兵後,面對如此赫赫軍容,曾豪氣蓋雲的說:『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面對腐敗落後的明朝軍隊以及上百年沒打過仗的落後朝鮮軍隊時,滿洲八旗軍的確做到了這樣輝煌的成績;但是努爾哈赤忘了,在李成梁還在的時候,在精銳的李家軍還在的時候,他隻是一個小小的奴仆,李家軍實在太強大了;可惜後來李家軍前往朝鮮和日本戰鬥的時候,損失慘重,以至於東北失去了精銳部隊的鎮壓,這才有了努爾哈赤的崛起。
而且就算崛起了又能怎樣?
結果還不是被死死的釘在了東北?
連寧州錦州防線都突破不了,更別說後面還有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而且明朝壓根就不是亡於滿洲之手,而是被李自成從內部攻破的。
後來多爾袞想趁虛而入,結果隻能在山海關下徘徊;如果不是山海關守將吳三桂主動投降的話,滿清根本入不了關,就這樣還好意思自誇『滿萬不可敵』?
但歷史上還真的有一位名將做到了,而且他所指揮的還不到萬人,隻有七千人;這人就是白袍戰神陳慶之。
陳慶之是南北朝時期的人,出生寒門,但頗有見識,在十八歲時被梁武帝蕭衍所提拔,擔任主書一職;這文職類工作一幹就是二十餘年;直到陳慶之四十一歲的時候,才開始初掌軍權。
當時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並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
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後由於豫章王蕭綜的叛變,導致大軍潰敗,全軍中,僅有陳慶之一部斬關夜退,所轄的部隊全部生還;梁武帝大為驚喜,發現這陳慶之還是一員非常有潛力的武將。
在當時,那可真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此後,梁武帝便開始委以軍事重任;比如在公元526年時,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陳慶之為假節、總知軍事。
魏豫州刺史李憲遣其子李長鈞築兩城以拒之,陳慶之攻拔兩城。
後李憲力屈而降,陳慶之入據其城。
此次作戰,梁軍共克52城,獲75000人。
此次軍事行動,讓梁武帝明白,陳慶之真的是一員軍事奇才。
自此以後,陳慶之的人生,仿佛就像開了『掛』一樣;在渦陽之戰時,陳慶之率兩百輕騎突襲魏國軍隊《十五萬》,大破其前軍,威猛絲毫不亞於逍遙津的張遼;後雙方交戰上百次,最終陳慶之率軍連破魏軍十三座大營,又降城中3萬餘人,奪取了渦陽之地。
後來,北方的魏國發生內亂,爾朱榮權傾朝野,奪取了朝政大權,大肆屠殺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顥因本朝大亂而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幫助他稱帝。
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梁武帝以元顥為魏王,並以陳慶之為假節、飆勇將軍,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這七千人就是傳說中白袍軍了。
這陳慶之就是靠著這七千白袍軍,屢戰屢勝,並一度攻下了洛陽。
據不完整考證,白袍軍在睢陽大破7萬守軍,攻占城池;考城殲滅2萬守軍,攻占城池;進攻7萬禦林軍防守的滎陽,膠著中遭援軍20餘萬包圍,然後在包圍圈形成之前,大破滎陽,攻占城池。
在陳慶之攻占洛陽的時候,爾朱榮在北方集結了三十餘萬大軍,伺機反撲洛陽;而陳慶之的白袍軍,由於經歷多場大戰,已經折損了很多了,這是一場實力極為懸殊的大戰,甚至遠超『赤壁之戰』。
按理說此次陳慶之完全沒有勝算。
然而陳慶之再一次創造了軍事奇跡,在中郎城阻截了爾朱榮三天,這三天裡戰鬥異常激烈,最終因為爾朱榮損失慘重而被迫撤兵。
但最終,陳慶之還是不得不撤軍,爾朱榮親自帶領大軍追擊陳慶之部隊。
陳慶之的人馬在蒿高遇到了山洪暴發,正在渡河的軍隊被洪水吞沒,幸好陳慶之本人幸免於難。
由於陳慶之在北魏這段時期的戰績實在太不可思議,所以在正史中,並不太認可。
和陳慶之的白袍軍比起來,努爾哈赤的那所謂的『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簡直就像笑話一般。
靠著七千人,而且還都是騎兵,就能攻下魏國的都城洛陽;就連對方派舉國之軍來攻,都能全軍而退;如果不是天災的話,說不定陳慶之還能帶著白袍軍安然回到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