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劉淵以『漢』立國,卻尊『阿鬥』為孝懷皇帝。《網路歷史》

所謂『五胡亂華』,簡單說其實就是各個少數民族與晉朝爭地盤的過程,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力范圍的不斷擴大,各個少數民族之間也發生了無數次爭奪地盤的情況,這也直接導致了西晉王朝的覆滅,神州陸沉,衣冠南渡。

『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各自都出現過屬於自己的大神,當然有的是真的神,有的就有點『忽悠』了。

今天要說的這位,是第一個站出來搞事情並建立國家反對晉王朝的匈奴牛人——劉淵。

那麼問題來了,劉淵既然是匈奴人,為啥姓劉呢?

這事兒就要追溯到大秦帝國了,都知道冒頓單於吧,就是那個殺父自立,建立強大匈奴帝國,搞的漢高祖劉邦天天偏頭痛的那位牛人。

劉淵就是這位的後代,漢朝初年與匈奴長期聯姻維持和平,劉邦當時把一位公主嫁給了冒頓單於,因此二人拜了把子。

有人奇怪為啥老丈人和女婿會成為兄弟,我想可能這位公主可能跟劉邦是平輩吧,因此劉淵這支匈奴部眾都以劉氏為姓。

劉淵他爹劉豹是南匈奴的左賢王,曹操在時怕這些匈奴人不聽話,就把南匈奴分為五部,任命劉豹為匈奴左部帥。

劉淵小時候就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小孩的優秀,能文能武,對於漢文化的了解可能已經超過了普通漢人學子,什麼《詩經》、《左傳》、《史記》、《漢書》那都是爛熟於心。

有一次他和朋友聊天,就提到隨何、陸賈能文不能武,周勃、灌嬰能武不能文,這四位都是漢朝劉邦的手下,劉淵如此說,可見其志向何其遠大。

志向遠大並沒啥用,此時的他正在晉朝司馬炎手下做人質,期間他結識了『魏晉八君子』之一的王渾,並成為知己。

當時王渾可不是一般人,在司馬炎手下為臣,身兼要職,他有個兒子王濟,也是非比尋常,娶了司馬昭的女兒常山公主為妻,自己也是文武雙全,深得司馬炎賞識。

而王渾卻讓他來拜見劉淵,可見劉淵在王渾眼中的地位和劉淵自身的修養和水平。

劉淵的才華雖然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認可,但由於他是異族人,所以很難被重用。

有一次,王濟借機在司馬炎年前大肆誇獎了劉淵一翻,建議讓他去管理東南地區的事務,可孔恂、楊珧等人來了一句千古名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放在現在,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是要不得了,可是放在過去卻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自然打消了司馬炎打算重用劉淵的心思,我覺得如果此時司馬炎力排眾議,重用提拔一下劉淵,以劉淵的人品未必會導致後來的反叛,可能還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一下也未可知,像劉淵這種人身在晉營為質,滿腹經綸卻有志難舒,說白了就是心裡憋屈,假設給他一個機會展現自己,一定會有驚喜。

這樣的事還有一次,公元270年和公元278年,鮮卑人禿發樹機能帶兵侵擾秦州、涼州等地,晉朝派兵退敵,皆以失敗告終。

李憙就建議司馬炎讓劉淵帶領匈奴五部去擊退禿發鮮卑,可又是孔恂把劉淵按泥裡了,搞的場面一度很尷尬。

估計司馬炎也嫌煩,就再次將劉淵的晉升問題擱置一邊,搞的劉淵也是無可奈何,畢竟自己沒有話語權。

有一次恰好司馬炎的弟弟司馬攸路過,聽到劉淵在送別王彌時提到自己不被皇帝重用,抱怨自己鬱鬱不得志,越說越激動,越激動越玩命喝酒,搞的在場的人也不禁情緒激動了起來,有的人竟然還流下了傷感的眼淚。

司馬攸回去立馬和自己的皇帝哥哥說了這件事,勸他趕緊廢了劉淵,斬草除根,遺留後患。

幸虧劉淵的好友王渾在場,趕緊接話說到:『劉淵是個人才,而且殺一個少數民族的貴族會破壞民族團結,也會影響大晉天朝的臉面啊!』這話說的有理有據,司馬炎當即表示認可。

但我覺得司馬炎還是不錯的,比較愛才,對劉淵還是比較看重的,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晉朝正處於全盛時期,不至於因為一個劉淵影響自己的聲望,所以就沒對劉淵下手。

公元279年,劉淵的老爹去世了,劉淵順理成章的繼承了他老爹原來的職務。

十年以後,司馬炎加封劉淵為北部都尉,雖然這官不算太大,但給了劉淵一個平臺施展他的才華,在任期間,他幹的非常優秀,搞的匈奴五部的人才都歸附於他,甚至連周圍冀州、幽州的大批讀書人也遠道而來投奔劉淵,劉淵也是來著不拒,照單全收。

晉武帝司馬炎掛掉以後,傻兒子司馬衷繼位,楊駿把持朝政期間,為了籠絡人心,加封劉淵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

但在公元300年,由於劉淵手下部將叛逃而受牽連,直接被免。

此時正逢八王之亂的高潮期,各路人馬都想找外援以充實自己的力量,成都王司馬穎也不例外,於是表奏劉淵為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這一做法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其實還是收買人心而已。

劉淵跟隨司馬穎來到鄴城之時,看到天下大亂,長期壓抑的心突然又煥發了生機,感覺終於可以幹一票了,當然他肯定是不想給司馬氏打工了,需要為自己打算一番了。

正好劉淵的堂叔祖劉宣看到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也動了歪心思,找到一幫人密謀說:『咱們的老祖宗跟漢朝可是共享天下的,現在卻淪落為給晉朝打工,現在司馬家已經亂套了,正是我們大顯身手的機會!劉淵就不錯,咱們選他當咱們的老大吧!』在座的都表示同意後,劉宣就趕緊派呼延攸跑到鄴城把他們幾個密謀的情況告訴劉淵,劉淵聽完美壞了,心想人到中年竟然還有當老大的機會。

於是他刻不容緩的找到現任老大司馬穎,謊稱老家死人了,得回去一趟看看,劉淵沒想到的是司馬穎沒同意。

一看計劃落空,就讓呼延攸先回家,並告訴劉宣趕緊糾集五部人馬,留著有用。

司馬乂被司馬越幹掉以後,司馬穎趁機掌權,用皇帝的大印給自己封了一個皇太弟,的稱呼,劉淵也被升職加薪,當上了屯騎校尉。

劉淵深知這個司馬穎不是啥好東西,也難成大事,司馬家的這點家底早晚被這群人賠光了,就在司馬騰和王浚聯軍到來之時,對司馬穎說:『老大,這幫人來勢洶洶,得有十萬人,咱們怕是打不過,這樣吧,您讓我回老家,我去說服匈奴五部一塊幹!』司馬穎此時已經慌了手腳,對劉淵的話表示懷疑,說:『哎呀,就算五部人馬來了,他們那邊有烏桓、鮮卑的人,戰鬥力太強,怕也是幹不過,還是我先把皇帝送回洛陽,以避鋒芒,然後說他們謀反叛亂,再出兵幹他們名正言順啊』劉淵立馬說到:『您是老大,是武帝的子孫,誰不仰慕您?

五部兵馬必到。

而且王浚就是個不要臉的小人,司馬騰又是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親戚,怎麼能打過的您。

如果此時離開鄴城,一定讓別人認為咱們示弱,肯定士氣低下,那麼還回得去洛陽嘛?

就算到了洛陽,您說了還算嘛,誰還會承認什麼討伐檄文啊。

您還是在這裡安撫民心,我去找五部人馬來,兩部打司馬騰,三部幹王浚,您放心,沒問題!』這話說的司馬穎心裡熱乎乎的,立馬同意,還封劉淵為北部單於,參丞相軍事。

為啥我會用這麼長的一段來描述這兩個的對話,通過他倆的對話,可以看出來劉淵極度智慧,不但滿足了司馬穎的虛榮心,而且給出了解決方案,雖然肉麻,但還是要給劉淵點個贊。

司馬穎嘛,不用說了,小人一個,沒有啥大智慧。

這樣一來,劉淵徹底掙脫束縛,一路小跑回到回到左國城,在劉宣等人的擁戴下上了大單於的封號。

與此同時,司馬穎不聽劉淵勸告,執意帶著皇帝逃回洛陽,劉淵聽到消息後大罵司馬穎是個蠢材,但畢竟有言在先,仍然要發兵去救正在逃亡的司馬穎,可劉宣等人卻不同意,認為晉朝氣數已盡,正好趁他們兄弟相殘之際,接著鮮卑、烏桓的力量徹底滅了晉朝,以重振當年呼韓邪大單於的雄風。

劉淵聽罷哈哈大笑,說:『你們說的對,這正是我們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大禹出身於東戎,文王出於西夷,誰說少數民族就不能做皇帝,皇帝這個工作要看德行和能力,我們的人馬有十萬之眾,以一當十,擊敗晉軍也不是什麼難事。

理想狀態我們可以學劉邦,最次還可以做曹操。

漢朝統治時間長的原因是因為人民擁戴,劉備以一州之力就可以與天下抗衡,我們是漢朝的親戚,當皇帝明正言順,我們也可以稱漢,奉後主劉禪為尊,那麼老百姓自然會認可我們了』劉淵說到做到,在公元304年,他以左國城為都,自稱漢王,改年號為元煕,追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改國號為漢《史稱漢趙、前趙》,設置百官,大赦天下。

漢趙的建立給晉朝的打擊是務必巨大的,這證明了司馬炎所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已經分崩離析,晉朝滅亡的喪鐘已經敲響。

其實此時的晉朝政府如果可以集中力量,一致對外,把內部矛盾暫時擱置,備不住還有轉機,可是事實上並沒有,就司馬騰稍微反抗了一下,然後被劉淵打了個屁滾尿流,占領了晉朝一大堆領土,一時間實力大增。

一個『王』字的頭銜肯定不是劉淵想要的,他想要的是整個中原,整個天下。

在他進主中原的道路上,遇到了一個漢人——劉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