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掌權後為培植親信任命他人為柱國大將軍,八柱國多來自武川。《網路歷史》

八柱國,指的是南北朝時期西魏最早一批柱國大將軍,我們可以把其理解為西魏的開國元老、關隴軍事集團的核心;但這八個人的歷史地位遠不限於此。

他們中,直接誕生了北周、唐兩大王朝的皇室;隋朝的開國者楊堅也是他們其中一位的女婿。

因此,如果說這幾位是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小圈子,一點也不誇張。

但難以置信的是,在最初,他們隻是北魏王朝的一群基層邊防軍。

我們先看看『柱國』這一職務的起源。

顧名思義,『柱國』即一國之柱石。

因此,在戰國時期,它曾被用來指代諸侯國的都城。

不過,到了習慣於別具一格的楚國人那裡,柱國、上柱國成了最高武官的頭銜,在政權中的地位僅次於令尹《宰相》。

甚至到了秦末,楚人陳勝在揭竿而起、自立為王後,也將自己的『第一號文臣』蔡賜拜為上柱國。

而在大一統時期,給臣子冠以『國之柱石』的頭銜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這一職務銷聲匿跡了好幾百年,一直到五胡十六國時期,才由慕容氏的大燕國短暫地重設。

爾朱榮

到了北魏末期,爾朱榮借著平定六鎮起義的機會,成功掌控了北魏朝政,成了曹操式的權臣,先後官拜柱國大將軍、天柱大將軍,權力、地位比丞相還要高。

爾朱榮被孝莊帝設計手刃後,爾朱兆、高歡都曾被冊命為天柱大將軍,但也許是擔心自己也步入爾朱榮的後塵,這倆人堅決推辭。

爾朱榮在世期間,曾派自己的得力幹將賀拔嶽掃除關中亂軍。

隨著爾朱榮身死,高歡起兵背叛爾朱氏,並采取離間之計暗殺了賀拔嶽。

為了應對危機,賀拔嶽的部將們推舉夏州刺史宇文泰主持大局。

到了

中大通六年

《534年

,北魏分裂、東西魏並立,宇文泰、高歡分別成了成了兩邊的權臣。

當然了,西、東是後世加上的前綴,當時的雙方都自視魏國正統、稱對方為『謀逆之徒』,勢同水火的雙方開始了玩命死磕。

高歡

就當時來看,縱觀雙方實力對比,西魏是絕對弱勢一方。

為了盡早消滅對方,高歡常年保持主動進攻之勢。

但在

大同

三年

537年

的沙苑之戰中,面對高歡的20萬大軍壓境,國力匱乏、糧草不足的宇文泰率兵萬餘絕地反擊,最終取得大勝,斬俘敵人8萬。

通過此役,本已岌岌可危的西魏絕境逢生,

宇文泰因功被加封柱國大將軍

,而表現出色的李弼、於謹等12位將領也都加官進爵。

在高強度的持續對抗中,宇文泰逐漸強化了自己的地位,同時還根據敵強我弱的現實不斷探索制度的變革、創新。

也許是為了避免重蹈爾朱榮『獨夫』的覆轍、將更多的力量團結在自己周圍,接下來宇文泰不斷將『柱國大將軍』的職務分享給其他同僚。

至於選員標準,史書稱是:『其後功參佐命,望實俱重者,亦居此官』,可以理解為西魏最傑出的大功臣們。

截至到

大寶元年

550年

,宇文泰結合鮮卑傳統的『八部大人制』,先後共設立了八位『柱國大將軍』,他們分別是宇文泰本人、廣陵王元欣、趙郡公李弼、隴西公李虎、河內公獨孤信、南陽公趙貴、常山公於謹、彭城公侯莫陳崇。

宇文泰

這八個人中,宇文泰統領全局,皇室人員元欣純粹湊數,而其他六人則分別統領兩位大將軍,即一共12名大將軍;而每位大將軍各自統領開府2人,開府各領一軍,意即一共24軍,這就是宇文泰創立的府兵制。

下面,咱們看看這八個人都是何方神聖、有啥傳奇經歷。

宇文泰

他可謂大名鼎鼎,是位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的人物。

其先祖源出南匈奴,後來融入鮮卑,北魏時期徙居武川。

六鎮起義爆發後,宇文泰一家加入了懷朔鎮鮮於修禮的隊伍,其後又加入葛榮軍;葛榮被爾朱榮摧枯拉朽擊敗之後,宇文泰被收服,並且跟隨了自己的同鄉、老朋友賀拔嶽。

賀拔嶽進入關中平叛時,宇文泰以步兵校尉的身份跟隨,由於能力突出、功勞卓著,被任命為夏州刺史。

中大通六年

《534年

,在高歡的離間下,賀拔嶽被侯莫陳悅設計刺殺;隨後那些跟隨賀拔嶽進入關中的將領共同推舉宇文泰為主,眾人同仇敵愾,攻殺侯莫陳悅、穩定關隴。

元修

同年,原本由高歡扶持的北魏孝武帝元修投奔宇文泰。

但隨著雙方矛盾的激化,下一年,宇文泰將元修毒死、另立元寶炬為帝,西魏政權由此建立。

宇文泰不單是一名權臣,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

他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提拔大量文武人才;他銳意進取,通過制度、經濟、軍事等涉及所有領域的改革,扭轉了西魏積貧積弱的局面,為其後來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在設立八柱國時,為了表示對正牌皇室的尊重,宇文泰把元欣立拉來湊數,他並不領軍,沒什麼實權,常年閑著沒事做生意《當然,這也許是他的自保之計》,在此略過。

趙郡公李弼

其家族世居北方,在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多個政權服務,擔任過刺史級別的官職。

李弼自小志向遠大、力氣過人,在北魏末年加入了爾朱氏的隊伍,其後跟隨賀拔嶽、侯莫陳悅進軍關中的途中,他總是一馬當先、沖鋒陷陣,因戰功逐步加官進爵。

賀拔嶽被殺後,原本歸侯莫陳悅指揮的李弼判斷形勢、投靠了宇文泰,隨後成了西魏政權的一位悍將,不斷立下奇功。

比如上文提到的沙苑之戰中,正是李弼提出了在渭曲設伏的計謀;開戰後,也是他率領精銳鐵騎攔腰截斷東魏大軍,為戰鬥的獲勝立下頭功。

因此,後來他被封為太保、柱國大將軍,可謂實至名歸。

李密

李弼還有個更讓人面熟的身份——隋末瓦崗軍領袖李密的曾祖父

隴西公李虎

出身隴西李氏,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之後。

北魏時期,李家時代投身軍旅,曾經在武川鎮抵禦柔然。

李虎『倜儻有大志,喜好讀書而不存章句』,精於騎射、氣度過人,得到了賀拔嶽的賞識。

在進軍關中後,李虎被任命為左軍大都督,是賀拔嶽的得力幹將。

賀拔嶽被害後,由於不同意尊奉宇文泰為主,李虎曾逃奔荊州、勸說賀拔嶽之兄賀拔勝接手關中;在遭到拒絕後,李虎在返程途中遭到高歡所部俘虜,其後被送到洛陽。

好在當時的北魏孝武帝元修意圖對付高歡,他將李虎派入關中、輔佐宇文泰。

在隨後的十餘年間,李虎參加了幾乎所有關鍵戰役,成了西魏軍隊的骨幹,因功被封『八柱國』、拜太尉、封隴西郡公,成了西魏的核心軍政大員。

李虎

李虎的後人就更牛了:他有位孫子名叫李淵,有個重孫叫李世民。

河內公獨孤信

這是位奇人。

作為鮮卑舊部之一,獨孤氏的先祖曾與北魏拓跋氏一同興起。

北魏期間,這一家族世代鎮守武川鎮,成了祖傳的鎮軍。

史稱獨孤信『美容儀,善騎射』,而且特別註重形象、喜歡打扮自己。

六鎮起義爆發後,他在混亂中輾轉,曾經成為葛榮的部下。

葛榮被擊敗後,獨孤信被爾朱榮收編,隨後南征北戰,跟隨賀拔勝鎮守荊州、擔任了大都督。

賀拔嶽被殺後,獨孤信奉命進入潼關,積極擁護自己的同鄉、發小宇文泰。

相對於其他人,獨孤信的仕途比較坎坷。

他曾替西魏奪回荊州,但不久後面對東魏圍攻、窮途末路之際,不得不逃向南梁;在南梁暫居三年後,他辭別梁武帝蕭衍回到關中,被西魏文帝元寶炬恢復舊職,隨後跟隨宇文泰東征西討、南征北戰,逐漸成為西魏軍隊的核心軍政人物之一,被封柱國大將軍。

太平元年

《556年

,因不滿宇文護專權,獨孤信與趙貴密謀政變,但因事情敗露、被逼自盡,時年五十五歲。

獨孤信

雖然個人下場不怎麼好,但獨孤信無疑是八柱國中最威風的一位。

他的女兒個個嫁給了好人家,其中有三位,分別是北周明帝宇文毓之妻、唐高祖李淵之母《後被追封為皇後》、隋文帝楊堅之妻《楊堅之父是獨孤信的老部下》。

北周、隋、唐三朝皇帝的老丈人,獨孤信也許是史上第一人。

南陽公趙貴

其曾祖一輩入仕北魏,後來鎮守武川,也成了鎮兵家族。

六鎮起義爆發後,趙貴往南避難的途中陷於葛榮之手,隨後同樣被爾朱榮收編,也同樣跟隨賀拔嶽平定關中。

賀拔嶽被殺後,趙貴痛哭流涕,帶著數十人假裝投奔侯莫陳悅,隨後趁對方放松警惕之際爭取到了給賀拔嶽收葬的機會。

賀拔嶽

但在替賀拔嶽收屍後,趙貴等人迅速逃回大本營平涼,隨後他首先提議推舉宇文泰為主。

可以說,穩定關中,趙貴居首功。

作為關中集團的骨幹,趙貴也參加了諸如沙苑之戰等眾多戰役,憑借名望、戰功進位八柱國之一。

太平元年

《556年

,因與獨孤信策劃殺死宇文護,事敗被殺。

常山公於謹

鮮卑族,出身北魏中小貴族世家,世代從軍。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六鎮起義爆發後,他是以政府軍的角色參與平叛,逐漸聲名鵲起。

於謹

中大通四年

532年

,在跟隨爾朱天光敗給高歡後,他投奔了賀拔嶽,隨後積極參與了擁戴宇文泰的決策,一舉成為宇文氏的重臣。

在與東魏的鏖戰中,於謹憑借軍功逐漸提升自身地位,最終躋身於『柱國大將軍』之列。

此外,於謹還擔任了尚書左仆射之職,等同於宰相。

除了管理民政之外,他還抓住時機攻打侯景之亂後極為虛弱的南梁,使得西魏實力獲得了跨越性擴張。

彭城公侯莫陳崇

鮮卑族,也是武川鎮兵。

在年僅15歲時,他就跟隨賀拔嶽討伐葛榮,在戰火中迅速成長。

其後的平定關中之戰,侯莫陳崇奮力作戰,時常帶頭沖鋒,獲得了賀拔嶽的青睞。

中大通六年

《534年

,賀拔嶽被侯莫陳悅殺害,侯莫陳崇與諸將商議迎立宇文泰,成了西魏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隨後歷經幾乎每場關鍵戰役、屢立戰功,拜柱國大將軍。

但在

天嘉

四年

563年

,侯莫陳崇因得罪宇文護被逼自殺,成了第三位死於非命的柱國大將軍。

由上可以看出,八柱國絕大多數出自北魏武川軍鎮,他們從基層軍人成長為左右了歷史發展走向的大人物,充分演繹了什麼叫:亂世出英雄、英雄造時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