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把明朝的劉伯溫和三國時期的『妖人』諸葛亮相提並論。
而在民間傳說的影響下,劉伯溫成了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能掐會算,知天文地理的神人。
劉伯溫從小聰穎異常,天賦極高。
在書香家庭的熏陶下,他從小就好學深思,喜歡讀書,其對天文、地理、兵法、術數之類更是潛心研究,頗有心得。
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
而且文筆精彩。
他14歲時入處州郡學讀《春秋》,17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宋明理學,年紀輕輕的他便成了浙一帶的知名人物。
他的老師鄭復初就曾說了8個字:他將來一定會成大器。
後來,他考取進士,進入元廷為官。
然而,經歷三進三出後,心恢意冷的他選擇了歸隱山林。
直到朱元璋起義後,三顧茅廬請他下山,他這才又出山。
後來,他輔佐朱元璋掃平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後,立馬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劉伯溫為開國元勛,被任命為禦史中丞兼太史令。
為了表彰劉伯溫的特殊貢獻和巨大功勛,朱元璋還下詔免加劉伯溫家鄉青田縣的租稅。
這是處州地區唯一不加稅的一個縣。
不久又追封劉伯溫的祖父、父親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劉伯溫被任命為弘文館學士,受”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稱號,賜封誠意伯,食祿241石。
至此,劉伯溫本人的事業和青田劉氏家族的發展,都如日中天,達到了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而劉伯溫也深知激流勇退的道理,於洪武四年(1371年)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回青田隱居起來。
劉伯溫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看到了朱元璋是個隻能同患難不能同享樂的君主。
具體體現在火燒慶功樓一事上。
相傳朱元璋平定天下後,造了一座慶功樓,並美其名曰:授予開國功臣們國家榮譽勛章。
功臣們聽說後很是感動,異口同聲地稱贊4個字:太祖英明。
唯獨軍師劉伯溫憂心忡忡,他獨自來到皇宮,對朱元璋『如今王業已成,臣願辭官歸田』朱元璋再三挽留不住,隻好取出許多金銀送給劉伯溫,並親自送出宮外。
劉伯溫出了皇宮,來到好友東海王胡大海府上辭行。
末了,劉伯溫對胡大海說了12個字:功臣樓慶宴之日,寸步不離皇上』胡大海一時不明所以,還想再問時,劉伯溫已然飄然而去了。
慶功樓很快建成了。
朱元璋很快選了個日子,邀請開國功臣們前來赴宴。
赴宴的功臣們互相恭喜、道賀,好不熱鬧。
胡大海卻心不在焉,他想著劉伯溫的臨別贈言,舉目望望樓頂,雕梁畫棟,忽然,他把耳朵緊貼墻壁,用手對墻敲了幾下,覺得聲音』咚咚』發嗡,他的臉『涮』的一下,白得像紙一樣。
正在這時,隻聽一聲喝道:『皇上駕到!』百官肅立,躬身行禮。
朱元璋笑容滿面地昂然走進大廳。
酒宴大開,熱鬧非凡。
酒量頗大的胡大海平卻一口也不敢喝,他一直關注著朱元璋的一舉一動。
酒過三巡,朱元璋忽然站起身來向外走去。
胡大海連忙隨後跟上。
朱元璋發覺身後有人,回頭一看,見是胡大海,問道:『二哥為何離席?
』胡大海說:『特來保駕』朱元璋說:『不必不必』胡大海突然哀戚他說:『皇上真的一個也不留嗎?
皇上如果執意,臣懇望陛下日後照顧一下妻兒老母』朱元璋暗暗一驚,,沉默片刻,對胡大海說:『隨我來。
兩人剛走出慶功樓幾百米遠,突然,『轟隆隆』一聲巨響,功臣樓瓦飛磚騰,火光沖天,可憐滿樓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劉伯溫但自己全身而退,而且隻說了12個字就救了胡大海的性命,當真是神人也。
據悉,火燒慶功樓的故事是後人編撰出來的,但無論如何, 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劉伯溫的獨特眼光和超級智謀。
後來,劉伯溫在青田過了2年的隱居生活,他原本想明哲保身,然而,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被民間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了,自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疑。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占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
朱元璋於是馬上剝奪了劉伯溫的封祿。
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
接下來,胡惟庸又升任右丞相,劉伯溫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
不久,胡惟庸帶了一顆禦藥看望劉伯溫,劉伯溫服用藥物後,病情加重,很快一命嗚呼了。
劉伯溫之死,顯然跟那顆藥丸有很大的關系,然而,這藥是胡惟庸擅作主張下的毒,還是朱元璋授命下的毒,千百年來爭議不休,成了一個待解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