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可到了一座山前扭頭就走,劉伯溫:保命要緊。《網路歷史》

回頭看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從人類開始直立行走建立社會文明開始,就是根據地理環境而擇區進行生存繁衍的。

不管是位於愛琴海與阿爾卑斯山脈附近的歐洲文明,還是位於北非的埃及文明,還是位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以及我們的祖先選擇的黃河長江組成的中原文明。

不難發現,人類的發展史始終與地理位置、河流湖泊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而縱觀整個中原地區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歷朝歷代的更替,也與這些地形地勢有著某種密不可分的聯系。

在古代科學社會文化水平落後的條件下,古人將自己不能解釋的現象都願意看做是上天的一種安排,於是作為龍的傳人的漢族,就將他們的眼中的地形地勢以龍的名義進行了命名。

這種習慣不隻出現在了中原文化當中,在世界上的各大古文明當中大多是以這種方式對他們生活的環境進行的命名。

『龍脈』的由來

在中國人的文化中,有一種說法叫做沾染在龍脈之地,這個家族不貴也是富有的。

這得益於封建社會自然經濟下人們的勞作方式,當有一個相對資源豐富的地盤對於一個家族來說那就是一筆發家的啟動資金。

有了這筆發家的啟動資金,可以在盛世做富庶的家族,在亂世可以作為招兵買馬的的第一桶金,為成立政權,建立朝代提供正規格式也得啟動資金。

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會有龍脈這麼一說的原因了。

風水學中將中國的地圖中,綿延起伏的山巒,經過描繪不難發現能夠形成幾條連接的線,而這些線與神話故事中龍的形狀有異曲同工的奇妙之處,因此,古人將這幾條連起來的線稱作龍脈。

與之相對應的山脈走向被稱作龍的脈絡,土就是龍的肉身,石頭就是龍的骨頭,山上的草木則被看做是龍的毛發。

龍脈也有根、主幹與分支、葉的區分,山勢的起始之地被稱作龍脈的根,而那些大的主幹山脈連成的線,被稱作幹龍脈,再下一級的被稱作支龍脈,那些小的在被稱作葉龍脈。

根據龍脈所處級別的不同,山中的地質環境也有很大的差別,能夠讓人類利用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孕育出來的人群家族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區別。

與歷史上的歷朝歷代進行對照不難發現,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朝就發家於秦嶺、華山一帶。

作為中原文化發展盛世的唐朝發端於太行山一代,而宋朝發端於現在的北京房山一代,在古代被稱作涿郡冀州一帶。

因此在明朝成功將元朝顛覆之後,成為皇帝的朱元璋自然而然地就將目光放到了這龍脈一事之上。

其實每一代帝王,每一個政權的建立都是在血雨腥風之上建立起來的,所以坐在那個位置之上的帝王都怕被其他的家族顛覆自己的政權,讓自己的努力都付之東流了。

被朱元璋盯上的龍脈之說

開創明朝的朱元璋也不例外,而且因為他發家的過程比前面各朝更加來之不易,所以對於內憂外患的思慮會比歷代帝王更加看重。

於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派出了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謀士,被人稱作再世諸葛亮的–劉伯溫。

劉伯溫的任務就是靠著他的一身本事,為大明王朝的朱家找到龍脈所在,並且根據他們的各種特點,將他們為大明王朝所用,若是無法利用的,那就要盡數毀掉,避免落入防人之手,成為推翻明朝的那個啟動資金。

劉伯溫因此奉皇命開始了所謂的尋龍之旅,他根據風水學中的『尋龍訣』在中原大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盡數行走。

朱元璋還為他配備了完善的後勤保障部隊,也為他配備了精密的武裝力量,而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劉伯溫將這天的龍脈悉數收為己用或者毀去。

25歲開始參加推翻元朝的起義,到40歲成為皇帝的朱元璋,15年的時間讓他從一個乞丐成為了一代帝王。

所以在他的認知中,自己再花10年的時間,讓劉伯溫將這天下龍脈悉數斬斷,能保他的子孫後代的統治興盛,免受龍脈上崛起家族對於同志的威脅,這樣的買賣還是十分劃算的。

劉伯溫奉命斬龍脈

劉伯溫尋著這龍脈從龍穴找到回龍之勢,繼而找到出洋龍、降龍、生龍、巨龍、針龍、騰龍、領群龍等一系列龍脈。

他本人在這十年間也是辛苦勞累,而且因為時間過長,使得朝廷中出現了反對他繼續找龍脈的聲音。

但是這些都不算什麼,因為作為皇帝的朱元璋,並不想放棄,他認為自己的皇位之下的所有的危險都要排除掉,不給自己留任何一絲可能被顛覆的可能性。

但是已經為了這龍脈奔波多年的劉伯溫及其諸將士早已經筋疲力盡,軍中將士不敢將怒氣發向皇帝朱元璋,於是隻能莫名其妙的找劉伯溫的不痛快。

此時的劉伯溫也是身心俱疲,上書請求將這斬龍脈一事暫停,待稍作休整之後再繼續進行。

但是朱元璋並不同意,在他看來這斬龍脈就好比打仗一般,士氣需要一鼓作氣地幹完,要不然就會出現,再而衰、三而竭的現象。

朱元璋將劉伯溫想要修整的想法給駁了回去,劉伯溫不得不帶著心不甘情不願的隊伍,再次投入到了新的斬龍脈的旅途中。

最後一條龍脈,出現奇異天象,嚇得劉伯溫帶領眾人迅速撤回

而此時剩下的龍脈隻剩下位於東北長白山一帶的那條。

率兵到達長白山的時候正值東北的冬天,即使在現在科技水平發達的當代,東北的冬天也是天寒地凍的能夠要外地人『命』一般的存在。

這對於劉伯溫手下那些多為南方人出生的明朝大軍來說,那種徹骨的冷仿佛馬上就要將整個人速凍了一般。

再加上劉伯溫根據尋龍訣找到龍脈主幹時,正準備動手斬斷龍脈之時,晴朗的天空忽然就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這讓本來就內心有些忐忑的劉伯溫瞬間有了不妙的感覺。

這份感覺仿佛上天告訴劉伯溫讓他停手一般,再不停手可能就會降下懲罰一般。

劉伯溫因此迅速做出決定,帶領著眾將士逃離了長白山的龍脈之地。

劉伯溫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也為了保住眾將士的性命,與眾將士形成了一個默契,大家都閉口不談在長白山的事情。

於是朱元璋理所當然地認為劉伯溫將長白山的龍脈與其他龍脈一樣都給斬斷了,大明王朝再也不會受到龍脈的侵擾了,於是他更加心安理得的做起了自己的皇帝。

可惜就是這條將劉伯溫嚇走的龍脈,在二百多年以後,滋養出來了另外一個民族政權–滿清的後金政權,終結了大明王朝,也終結了朱元璋綿延傳承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