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清軍入關,用許已高官厚祿的方式,大批的收買的明朝舊臣。
他們以漢制漢,對投降後金的明朝軍界高層給予封賞,只要你歸順清朝,就可加官進爵,甚至封王建藩。
其中臨陣倒戈,幫助清軍入關的吳三桂無疑是其中最具實權的人物。
他被封為平西王,鎮守西南,乃是一方封疆大歷,雲貴地區的軍政財務大權,皆是由其掌控
『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
在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初期,朝廷把西南地區的選官權力交給了吳三桂,這就是著名的西選官制度。
吳三桂有權力任命雲南、貴州兩個省的各級官員,除此之外,吳三桂的很多舊部在四川、陜西、廣西等地為官。
當時,有『西選之官遍天下』的說法。
《皇清奏議·卷十六》:四川、廣西、貴州三省附近滇雲,吏部查三省舉人考過職街、應選州縣者,挨序咨送平西王查缺補授。
與之類似的還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雖然其實力不如吳三桂,但也割據一方,不可小覷。
這便是清朝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三藩』。
康熙十二年,年不滿的二十的康熙帝,以『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為由,決議撤藩。
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人肯定都會對康熙草率宣佈撤藩,而被孝莊訓斥的情節印象深刻。
在劇中,孝莊除了斥責康熙草率之外,還毫不保留的提出了自己對撤藩的顧慮,那就是擔心宣佈撤藩後三個藩王會造反。
不得不說,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康熙此舉,確實顯得有些過於的急躁和激進。
因為當時『三藩』的實力過於強大,如此強硬的措施,勢必會給初定中原的清王朝帶來一場劫難。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當時吳三桂的勢力占據了雲南、貴州、四川、陜西等地,整個西南差不多都被他占了,其他兩藩—耿精忠和尚可喜分別占據著福建和廣東,此外還有陜西的王輔臣遙相呼應,這算下來幾乎是清朝的半壁江山,怪不得吳三桂這麼有底氣。
其次,吳三桂兵力雄厚。
關於吳三桂的兵力,歷史上的說法很多,有說不足十萬的,有說三十萬的,當然,諸如吳三桂號稱三百六十萬大軍的這樣的數據就有些離譜了。
不過,從當時的一些歷史記載來看,吳三桂湊個二十萬大軍應該不成問題。
在《清世祖實錄》裡記載:雲南平西王下,官甲一萬員名,綠旗兵及投誠兵共六萬名。
這個是官方實時檔案,也就是說清王朝給吳三桂的編制就是這七萬人。
這僅僅是順治十六年六月的數字,其後仍有大量來自南明和原大西軍的降軍到來。
如賀九義部將何起龍、楊朝欽等六人,率眾738人來降,丁仲柳以168人來降,黃朝用以342人來降,白文選以眾11749人來降,將軍胡順等人又帶2000餘人來降,李定國之子李嗣興率兵5000餘人來降。
當然,這依然不是吳三桂的全部實力,其在西南經略許久,積攢了不少家底。
天高皇帝遠,自己私底下擴張的編外人馬起碼10多萬,再加上吳三桂戰起之日,還大量招募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加入軍隊,所謂『兼煽土司㑩倮兵數萬』。
此外吳三桂還有一些隱性武裝,例如平涼提督王輔臣、貴州提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等都是其舊部心腹,各有直屬軍隊數千,也隨其起兵反清。
這樣算下來,吳三桂反清時,總兵力怎麼也得有20萬人,所以才能迅速地席卷西南。
而同時期的清廷,隻有十餘萬八旗以及20萬左右的綠營兵。
雖然,從表面看實力相差並不懸殊,但是清軍可調動的機動兵力並不多。
因為這個時候,清朝的敵人不僅僅是三藩,蒙古諸部的不安分分子,寶島上的鄭家勢力。
三藩起兵之初,清朝因『信滿人之心,常勝於信漢人』,不敢大肆調動綠營兵,其調集的八旗大軍不足十萬。
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怎麼看也是吳三桂的勝算大。
再者,最重要的一點,吳三桂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
吳三桂以各種理由向朝廷索要奉餉。
順治十七年,雲南一省奉餉就達到九百萬兩。
《清世祖實錄·卷一百三十六》:合計天下正賦,止八百七十五萬餘兩。
而雲南一省,需銀九百餘萬,竭天下之正賦,不足供一省之用。
再加閩粵二藩之餉,年需達兩千餘萬兩,如此巨額數目,另近諸省財力有限,朝廷以江南賦稅充實三藩所需奉餉,致使清朝財賦半耗於三藩。
此外,吳三桂統治雲南十餘年,位尊權重,收招人才,樹立黨羽。
他招降納叛、培植黨羽,三桂還『日練士馬,力利器械』,加緊訓練叛亂武裝。
在經濟上,他掌握獨立的財權,『用財戶部不得稽遲』,僅僅俸餉一項每年就達900餘萬兩白銀,並以俢河築城的名義,『廣征關市、榷鹽井、開礦鼓鑄、潛積硝磺諸禁物』。
還自行鑄錢,進行經濟掠奪,增強割據的經濟實力和儲備叛亂的軍用物資。
吳三桂還與西藏互市茶馬,每年可得千萬匹西域,蒙古馬以裝備其發動叛亂。
這些進一步刺激了吳三桂的野心。
所以,從各方面實力上來講,吳三桂其實是占據優勢的。
吳三桂起兵後,不少對清朝統治不滿的百姓,也紛紛響應。
內蒙察哈爾汗、青海墨爾根臺吉亦起兵響應反清,寶島鄭家也在搖旗吶喊。
吳三桂聲勢最大時,一度據有雲貴川陜甘湘桂贛閩浙十省土地,其大軍已經飲馬長江,直指中原了,覆滅清朝似乎已經隻是時間問題。
此時的吳三桂本該再接再厲,利用清軍反應不及的機會擴大戰果,但吳三桂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時機,謀士劉玄初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他卻無動於衷,逗留觀望,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
可見吳三桂反清不過隻是口號,他並沒有將清朝趕出關外,恢復漢家天下的那般雄心壯志,只要能夠劃江而治,便心滿意足了。
當大家看清楚吳三桂隻一切作為隻是為了自己的稱帝夢的時候,便開始離心離德,遭到康熙的分化瓦解。
此後再加上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漢將、漢兵作戰,清軍戰鬥力得到提升,吳三桂的形勢立馬急轉直下,最終走向敗亡。
所以,吳三桂之所以戰敗,在於他缺乏進取精神。
當然,這也符合吳三桂的歷史人設。
作為明朝寄予厚望的將領,吳三桂的軍事才能不逞多讓,但他的性格卻缺乏軍人的鐵血,瞻前顧後,待價而沽,與其說是個軍人,不如說更像個商人。
李自成入了北京,吳三桂在清軍和農民軍之間搖擺,最終選擇了清軍,做了平西王,吳三桂又瞻前顧後,唯恐鳥盡弓藏,最終在康熙的沖動下舉兵造反,打到長江又想著劃江而治,踟躇不前。
可惜爭天下不是做生意,要麼全贏,要麼全輸,患得患失隻會白白喪失機會。
再加上他早年反復無常,背叛大明,勒死永歷皇帝,縱然打著驅除滿人的旗號,漢人中的有志之士卻早已對他喪失信心,等到康熙平定王輔臣,剪除吳三桂的臂膀,全力對他用兵的時候,失敗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