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反清復明的吳三桂,其實隻是一個投機者。《網路歷史》

對於吳三桂,歷史上一直有一個爭論。

那就是在明朝滅亡之後,他是應該歸順李自成還是投降清朝?

事實上,對於當時的吳三桂來說,這是一個很難做的選擇題。

首先投降李自成,在咱們後人看來,至少都是漢人天下,無疑是一條明路。

但事實上,明朝時李自成滅掉的,崇禎皇帝還吊死在了煤山上。

而吳三桂身為明朝將領,崇禎臣子,如果不想被罵,他就應該去討伐李自成,給崇禎皇帝報仇。

那麼投清朝呢?

其實也不對,自努爾哈赤自立以來,明朝與滿洲就已經是敵人,常年征伐。

吳三桂作為鎮守山海關的主將,其所有的軍功幾乎都來自於與後金的戰鬥。

而且當時的後金屬於敵國、屬於異族。

吳三桂如果投降清朝,那就隻能說被稱為漢奸了。

當然了,從中華傳統的道德角度來看,如果我是吳三桂,我還是要選擇投降李自成。

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李自成手裡啊。

自古忠孝難兩全,北京城已經破了,崇禎已經死了,盡忠的對象沒有了。

那選擇投降李自成,至少也算是『棄暗投明』,而且保全了自己的家人。

但吳三桂顯然不是一個孝子,他選擇了投降清朝。

那麼是因為他是一個忠臣,想要為舊主報仇嗎?

那更不靠譜。

因為按照歷史記載,最初吳三桂是準備投靠李自成的,那樣一來可以保全家人,而來自己還是山海關的總兵。

話說當初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崇禎令吳三桂全軍回防北京,從山海關到北京200裡的路程,吳三桂足足走了11天,等他接近北京外圍時,崇禎早已經在煤山自縊身亡。

吳三桂隻好率軍返回山海關。

此後李自成的使者唐通接觸了吳三桂,其送了吳三桂白銀4萬兩,以作軍餉,並對其承諾,只要歸附,便可封侯。

『遺書三桂,盛誇新主禮賢,啖以父子封侯』。

吳三桂遂召集手下商量,分析了如今『闖王勢大,我軍孤立』的形勢,表達了自己投降的想法。

而這也得到了吳三桂部下的同意。

於是唐通接防山海關,吳三桂率軍向北京進發,準備入城朝覲李自成。

但在路上,吳三桂得到消息,李自成部下劉宗敏強占自己的女人陳圓圓,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轉而投向了多爾袞的懷抱。

事實上,這裡有點英雄主義的美化。

吳三桂為陳圓圓而和李自成反目的可能性其實不大。

因為陳圓圓隻是別人送給吳三桂的一個妾室,地位一般。

吳三桂難道會為她去和李自成作對嗎?

要知道吳三桂的一家老小還在李自成手裡啊,這不現實。

其實吳三桂更多的是通過這件事情,意識到了李自成對於自己的態度。

吳三桂在北京的個人財產可能被李自成方所占有,或者遭到了一定的損失。

自己這都還沒有正式投靠呢,李自成部下就敢如此的欺辱自己家人,很明顯是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那麼日後自己在李自成手下,很難得到優待。

反之,當時多爾袞已經多次對吳三桂拋來了橄欖枝,許下優待。

封以故土,晉為藩王』

再者當時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已經是投降了清朝,而且混得還不錯。

包括洪承疇這些人,也是如此。

有如此之多的『先驅』在那裡,吳三桂自然會有所傾向。

更何況,當時他吳三桂作為明朝將領,還可以舉起復仇的大旗,師出有名,可謂是名利雙收。

而且,在吳三桂率軍返回山海關,打跑唐通之後,他和李自成的仇已經結下了。

而自己作為孤軍,面對多爾袞和李自成,必須要有所抉擇,否則想要守住山海關是根本不可能的。

假如吳三桂兩不依靠,在山海關獨立,失去後勤補給,請問他憑什麼能和李自成和多爾袞長期相持呢?

所以,吳三桂選擇投靠多爾袞,是當時唯一的選擇。

當然,此時吳三桂和多爾袞更多的還是一個『合作』關系。

他們『聯合剿賊』,事成之後,劃黃河為界分統南北。

但是,年輕的吳三桂比起多爾袞還是嫩了點兒,既然上了自己的『賊船』,哪有讓他下去之理?

打跑了李自成之後,吳三桂雖然仍握有重兵。

但他沒有補給來源,無法脫離清朝。

而當時的南明朝廷,派系林立,江南士族爭權奪利。

自己這個曾經的山海關總兵過去,也免不了被卷入內鬥,甚至於兩邊不討好,再度淪為孤軍。

而且多爾袞很聰明,在消滅李自成之後,便將吳三桂閑置監視,不給他和南明重逢的機會。

與此同時,清朝對吳三桂及其屬下朋友,也是高官厚祿收買,從來都是以個人利益為重的吳三桂沒辦法拒絕。

種種考慮之下,他選擇了徹底歸順清朝,成為多爾袞的馬前卒,為其攻打南明舊主。

當然,歷史也證明,吳三桂這個選擇,確實給他帶來了榮華富貴。

幫助清朝問鼎天下之後,他獲封平西王,開藩設府,坐擁雲貴,為三藩之首。

『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

所以,從個人的實際利益角度來說,吳三桂選清朝是最合理的選擇。

但這也說明了吳三桂這個人,是一個毫無原則底線的投機者。

他的心裡沒有民族大義,沒有忠孝誠信,有的隻是極度的自私。

在清朝基本統一天下之後,開始了政權的穩固治理,比如軍事上裁減軍隊,將新占領的地區納入行政管理范疇。

吳三桂管轄的雲貴地區,開始逐漸被清朝收回控制權。

吳三桂眼見自己利益受到侵犯,於是立馬打出『光復明朝』的正義大旗來,使民眾又一次為了他自己的榮華富貴遭受了一次兵燹。

一個滅亡舊主、鎮壓反清義軍的軍閥,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光復大明的英雄。

殊不知南明最後的香火傳承永歷皇帝,就是被他殺掉的。

吳三桂的臉皮是真的厚。

很顯然,他所作的這一切,無非又是要火中取栗,為自己權力的擴張繼續找理論依據。

果不其然,吳三桂在攻下半壁江山之後,便心滿意足,期望與清朝劃江而治。

很顯然,他不是為了光復大明,隻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

當然,最開始的吳三桂可能隻是希望做明朝官,封妻蔭子。

別說當皇帝,那時的的吳三桂恐怕連王霸之心都沒有,可惜的是時代變化太快歷史裹挾了他。

但這些並不能成為吳三桂反復無常的理由,因為如果人人都是像吳三桂這樣自私,那這個民族就完了。

歸根結底,還是這吳三桂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堅定的民族家國情懷的人,從明朝滅亡之後,他的一切抉擇,那都僅僅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吳三桂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都是一個卑鄙的歷史人物,隻管自己的權勢,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國家,一個狡猾的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