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為救老師宋濂而跳河,為何救人的侍衛卻被朱元璋處死?《網路歷史》

先說說太子朱標為何會跳河?

話說當年胡惟庸案牽連甚廣,連太子老師,大文豪宋濂也被牽連其中。

宋濂何許人也,其乃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

與劉伯溫、高啟齊名,被人稱之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作為一代大儒的宋濂,初期和中期雖然略有坎坷,但基本上是順風順水。

無論在官場還是文場,皆是超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物。

說來宋濂也是命苦,當時他已經告老還鄉數年,而且還是朱元璋親自送行的,當時二人還約定:在宋濂沒死之前,每年來宮內覲見朱元璋一次。

但其長孫宋慎被牽連進了胡惟庸案,家族因此蒙難。

宋慎與宋濂其次子宋璲都坐法死,而宋濂本來也是要被連坐的,但好在馬皇後和太子朱標求情,家族得以饒下死罪,最終被流放茂州。

一年後,宋濂病逝於夔州《今重慶奉節》,享年72歲。

而太子朱標就是因為想給老師求情而跳河,因為當時朱標求情,朱元璋根本就不搭理他,無論朱標咋說,朱元璋都非殺宋濂不可,而且還對朱標說:『等你當了皇帝,再赦免他吧』

情急之下,氣得朱標直接投水自盡朱標隻能效仿效仿趙德昭以死明志,跳了金水河。

好在侍衛們救的及時,朱標撿回一條命,朱元璋看著被侍衛救起來的朱標,也是『且喜且罵』道:『傻兒子,我傻人,跟你有什麼關系?

』沒辦法,也隻好聽兒子朱標的,把宋濂的罪免了,不過宋璲、宋慎還是被朱元璋下令給斬了。

事後,朱元璋處死一批當時當差的侍衛。

理由很簡單,失職嘛。

朱元璋當時安排了這麼多優秀的侍衛在太子身邊,目的就是保護他,可是這些侍衛沒有一人攔住太子跳水,而且太子從水裡出來以後就患上了憂鬱之病,朝中很多的太醫都沒有任何解決辦法,眼看著太子的活力一點點喪失,朱元璋就將憤怒轉移到了侍衛身上,並以保護不周的罪名將他們全部處死。

當然,朱元璋並沒有不由分說的將所有侍衛全部殺死,而是根據侍衛的具體反應給予了不同的獎罰制度。

根據朱元璋本人的調查,當時的這些侍衛之中,有一部分人在太子落水以後馬上就跳入水中開始營救,可另一部分人卻是脫了鞋襪以後才下的水。

這樣的細節雖然不那麼起眼,但是卻能看出侍衛們對太子的重視程度。

這樣的『報告』呈交給朱元璋以後,朱元璋馬上采取了兩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是針對那些沒有脫衣服就跳入水中的侍衛,他們不但沒有因此事收到懲罰,反而被朱元璋官升三級。

第二種是針對那些脫了一扶再跳水的侍衛,朱元璋認為這些人根本沒有盡到侍衛的職責,在最危險的時候不能第一事件保護主子,所以就給他們都定了死罪,全部斬首。

這個理由還是比較可以理解,畢竟太子都溺水了,還能等你們脫了衣服再救?

太子溺,侯汝等解衣而救之乎?

太子朱標的侍衛主要任務就是保護太子的人身安全,以太子的性命為第一要務。

這一部分侍衛脫了衣服救太子,耽誤了時間,工作嚴重不稱職。

這也就是在水流不急的河中,假如是在江河湖海中太子朱標掉入水中,用這一部分侍衛保護太子朱標估計朱標早就淹死了。

當然,這個其實可以從帝王權術的角度去解讀。

封建集權政治的傳承又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如果現任皇帝在世之時不能給未來的接班人奠定穩定基礎,那麼對於國家來說是很不利的。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想要持續發展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國家的穩定也需要人才來支撐。

朱元璋在繼位以後就不斷的給太子『拉人脈』,而這種拉人脈的方法也是非常巧妙的,他會在國家中故意『處罰』一位大臣,然後由太子出面求情化解,這樣大臣就會對太子有感激之心,未來也會忠心輔佐太子。

這樣的『劇本』並不是隻此一家,當年的唐太宗也和太子演過這樣的『劇本』。

根據史料記載,本次太子勸諫《替宋濂求情》是跟隨其母馬皇後一塊去的,這位皇後在朱元璋的心中極具分量,她提出的要求朱元璋幾乎沒有不滿足的,朱標也正是借助母親的面子,才將自己老師找了一條生路。

這樣的做法本質上也是讓太子收買人心,『寬仁』的形象一旦確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大臣願意歸附。

綜上所述,本次的事件看似是一次意外事件,可它的背後卻蘊藏著眾多的利益關系。

不過這件事的可信度並不是很高,因為這段歷史出自明代文學家徐禎卿寫的《剪勝野聞》,很明顯,看名字我們也能猜得出來,裡面寫的主要是一些不見於正史的軼聞。

徐先生在這裡面寫的便多是一些明初的朝野軼聞,確實比正史中精彩許多。

雖然野史也是史,但可信度上還是有待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