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明朝最後的太監,其臨死前的行為可圈可點。《網路歷史》

作者:甘棠

《王承恩的影視形象》

明朝最出名的就是太監,可是提起明朝的太監,就是霍亂朝政的大奸之人。

可是即使是明朝的太監,也有忠義之人,這個人結束了明朝太監的歷程,也洗刷了太監的污命,他就是崇禎帝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一》不會遊泳,卻跳水救人

王承恩隻是信王府一個普通的內監,此時的信王府主人是朱由檢。

而當時的大明皇帝是朱由檢的親哥朱由校,所以朱由檢就是個王爺。

王承恩的出頭之日,是因為朱由檢又一次突然落水。

水裡的朱由檢在掙紮,可是岸上的太監們大聲喊人呼救,隻有王承恩率先跳下去。

可是王承恩並沒有將朱由檢救上來,因為王承恩本人也不會遊泳,主仆兩人差點被淹死。

還是後來的人將主仆兩人救了上來。

雖然王承恩沒能救上來朱由檢,但是朱由檢卻記住了這個勇敢無畏的小太監,自此朱由檢將王承恩帶到了身邊,成為了朱由檢的心腹太監。

《二》臨危受命,保衛京城

朱由檢的哥哥朱由校病逝,並且沒有子嗣繼位。

而朱由校的妻子堅持讓朱由檢繼位,就這樣,兄終弟及,朱由檢成為了皇帝,也就是崇禎帝。

此時朱由檢面對的王朝,早已經不是當年的輝煌,反而滿目瘡痍,內憂外患。

朱由檢接手了這個爛攤子,他做出了努力,也有過掙紮。

可是無論是對內的李自成,還是對外的努爾哈赤,這些都是朱由檢無法解決的問題。

當李自成攻打北京時,朱由檢看著滿朝文武的民心渙散,問誰能前去禦敵。

無論文官武將無人敢應答,隻有太監王承恩自薦。

在王承恩的心中,這個國家是朱由檢的國家,為了朱由檢去死,他認為值得。

朱由檢看著唯一可用的人,竟然是一個小太監,也隻能將北京城的兵馬交給了王承恩調度。

同時任命王承恩為戍衛京師提督。

朱由檢將所有的信任都給了王承恩,同時也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了王承恩。

若是王承恩轉頭投降,那麼朱由檢將腹背受敵。

而王承恩沒有辜負朱由檢,或許王承恩沒有足夠的學識,可是他有一腔熱血和膽色。

他積極的和李自成的兵馬死戰,雖然最終結果沒能阻擋李自成,但是王承恩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三》在石頭上留下四個字的遺言

李自成已經兵臨城下,朱由檢清楚自己已經沒有退路,所以朱由檢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嬪妃和子嗣,隻為了保住皇家最後的尊嚴,也為了保住大明朝最後的脊梁。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社稷已死,君王豈能獨活?

所以朱由檢也選擇離開,來成全大明朝的威嚴。

而朱由檢的最後一程,隻有當年那個不畏生死跳下水中救他的小太監陪伴。

王承恩陪著朱由檢,走上了景山,親手為朱由檢在老槐樹上,系緊了白綾,眼見自己效忠一生的君王自盡而亡。

而王承恩能做的,不是勸朱由檢茍活,而是隨著他去往未知。

朱由檢自盡後,王承恩回顧自己的一生,原來四個字可以概括。

王承恩咬破指頭寫血書,將『忠君愛國』寫在石頭上,而後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也系上了白綾,追隨而去。

王承恩隻是百千太監之一,他沒能做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一個忠字,就概括了一生。

這樣的忠臣,那個為君之人不贊嘆。

清朝入關後,順治聽聞,下旨為王承恩立碑,並且將王承恩葬在朱由檢的墓碑旁。

到了康熙時期,康熙下旨要人為王承恩立傳。

從生至死,王承恩一直陪在朱由檢的旁邊。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