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幹政不是明英宗的鍋,太祖朱元璋才是始作俑者。《網路歷史》

明朝是中國宦官制度發展的一個高峰期,明朝的歷史某種角度上也是宦官和朝堂文官們的鬥爭史。

對於明朝的宦官幹政,不少人認為太祖朱元璋是異常排斥和防范宦官幹政的,隻是後世皇帝們沒能遵循他的制度,壞了規矩《主要指明英宗寵信王振》。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洪武元年,剛剛登基的太祖對於宦官的定義很簡單 –處理宮廷雜役、替主子跑腿辦事的奴仆

而且太祖認為漢唐之所以宦官為禍,並不是宦官本身有多大本事,而是皇帝給了他們不該有的權力。

在宮禁,止可使之供灑掃、給使令、傳命令而已,豈宜預政典兵?

漢唐之禍,雖曰宦官之罪,亦人主寵愛之使然。

向使宦官不得典兵預政,雖欲為亂,其可得乎?

《明太祖寶訓》

在太祖看來,只要將宦官們限定在他們原本的位置上,他們就隻能是奴才,鬧不出什麼亂子來。

隻能說太祖此時把問題想得太簡單,沒明白漢唐的宦官們為什麼能獲取『不該有的權力』,隻是主子一時失察麼?

基於這種認識,在為宮廷初定宦官編制的時候,太祖隻定了兩百人。

但是這個編制卻在太祖自己的首肯下不斷擴大,洪武五年就突破千人。

至洪武三十年,擴張成擁有十二監、八局、四司《俗稱二十四衙門》總人數達數千人的龐大組織。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太祖他需要這麼多宦官。

為了維護皇帝的威權和他高高在上的地位,皇帝日常的衣、食、住、行都要按照整個皇朝最高標準去執行。

這除了要耗費大量金錢和資源外,還需要大量人力《如侍從、儀仗、護衛等》。

其中很多工作宮女由於生理原因,沒有能力去完成。

註:電影《末代皇帝》裡溥儀帶第一次入宮的弟弟溥傑巡遊故宮那段戲,很好地說明了皇帝日常生活對人力的大量需求。

而後宮對正常男性的嚴格排斥,導致宮廷裡的很多工作隻能交由宦官去處理。

所以兩百人對於宮廷和皇帝來說,自然是遠遠不夠了。

《出警入蹕圖》局部 描繪明神宗出行的圖卷

皇帝在享受至高的權力的同時,多多少少都會放縱自己在物欲上的需求,畢竟享受生活也是他們追逐權力的原因之一。

在這方面太祖也不例外,隻是相對於別的皇帝他克制得好一些罷了,太祖的嬪妃數量就可以旁證這一點。

而宦官的主要工作就是服侍皇帝,所以太祖想要生活變得更舒適、氣派,就得先擴充宦官隊伍。

通過二十四衙門的名字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例如為了滿足皇帝及其嬪妃們衣物方面的要求,設有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分類制作,而衣帽配飾的管理使用則另由尚衣監負責。

明朝的宦官隊伍就是為滿足太祖的私欲而急劇膨脹的。

不要為太祖開脫,他很清楚這一點。

因為他的外甥曹國公李文忠就勸諫過他『及言宦者過盛,非天子不近刑人之義』,太祖隻是不聽而已。

人員一多自然魚目混雜,而太祖的時間寶貴又不可能親自去監管、安排他們的日常工作。

加上宦官身處後宮的特殊位置,也意味著這類工作不能交由外朝人員去完成。

那就隻能從宦官中提拔人選《太監》並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由他們負責宦官隊伍的日常運營。

這其實已經背離了太祖的初衷,太祖雖然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他無法解決問題。

因為他不可能去壓縮『皇帝』的欲望,從而對宦官縮編並親自管理。

這個時候太祖隻能拿出了他慣用的手段,重典威懾:

內使等有心懷惡逆,出不道之言者,凌遲處死;有知情而蔽之者同罪;知其事而不首者斬,首者賞銀三百兩。

《明太祖實錄》

洪武十三年,太祖的一個舉動,讓他以及後世皇帝們對於宦官的需求又進一步加劇。

這一年太祖為他自己和他的兒孫們挖了個大坑,發起了『胡惟庸案』,取消丞相制度並關閉中書省。

沒有了丞相和中書省,太祖是將皇朝大權集於一身了,但是他同時也將皇朝的麻煩集於一身,皇朝上下所有事務都需要太祖一人親自決策。

雖然太祖有勞模的精神和毅力,但是個人能力、精力有限的事實,讓他無法獨自完成所有的工作。

對於皇朝而言,處理政務就是權力。

皇帝無法完成,要麼放棄撂荒不幹,要麼就委托他人。

而委托外朝官員,不就是把剛收回的權力又還回去了麼?

因此太祖自然而然地將目光轉向了他身邊的奴才 –宦官,開始利用他們完成一些朝政。

在太祖準備『胡惟庸案』時他就開始使用宦官幫助自己處理政務了。

例如安排宦官金麗淵代表明朝出使朝鮮並護送朝鮮流民返國。

洪武十一年,太祖開始讓宦官們接觸皇朝的核心權力 – 軍權。

當年太祖先後派遣內侍昊誠、尚履、呂玉等前往各地軍營視察軍情並檢閱軍容。

此後太祖派出宦官代表自己至各地傳送軍令、監察和檢閱軍隊成為了常態,這實際開創了明朝宦官監軍的先河《洪熙朝仁宗以祖制為由讓宦官監軍成為了制度》。

註:太祖讓宦官視軍的一個原因是,這個工作非常耗費時間,他自己不可能親自去完成。

另外,涉軍事務非常敏感,謹慎的太祖也不相信外朝官員們《後世皇帝們基本是一樣的原因》。

太祖自己的解釋是,他隻是讓奴才跑腿傳話 — 『漢、唐宦官之禍,朕深鑒之。

故此輩左右服役外,其重者使傳命四方而已』。

但是所有的人都清楚,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如果隻是簡單傳令,皇帝為什麼不通過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這種正規渠道呢?

皇帝派內官傳令,是想要傳達不希望外朝知道或者不希望外朝幹預的信息或軍令。

被派出的宦官代表他朱元璋,他們說出的話,發出的指示不管是不是太祖交代的,軍隊將領都會認為這是太祖的意思。

這可不是跑腿傳話這麼簡單,這是實打實的權力。

太祖非常明白這一點,而且他也需要軍隊有這個認識。

因為太祖這麼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對朝堂官員、將領不信任,而且他要加強對明軍的控制並清洗明軍。

『藍玉案』就是這種操作的典型代表。

太祖先以操練為名將明軍主力集中到山西晉王轄區,然後將馮勝、傅友德、常升等高級將領急召回京。

隨後他在京師對高級將領下手,他的兒子晉王則在山西清洗明軍的中下級將領。

因為此時太祖根本不信任朝堂,所以負責將山西的明軍按派系打散、調開,並且在太原和南京之間協調、傳令、通氣、溝通的不是錦衣衛就是太祖身邊的宦官。

此後隨著太祖對朝堂功臣勛貴清洗的加劇,宦官們也開始肩負越來越多的職責。

例如傳旨、出使、核查稅額、主持馬市茶市等。

雖然制度上沒有賦予權力,但是在皇權的縱容下,宦官這個群體已經全方位地滲入了朝堂政務中,開始實際掌控朝堂權力。

太祖也意識自己為皇朝制造出了問題,因此他在宮廷中立下鐵牌『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犯者斬』。

太祖的真實意圖是他允許宦官有權並參與政務,因為很多政務他需要宦官去處理,但是他不允許宦官們決策。

簡單說就是不要有想法,按主子意思幹活就行了。

但是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太祖可能沒明白漢唐的宦官為什麼能獲取『不該有的權力』。

其實對於宦官而言權力沒什麼該有和不該有之分,他們的權力都是皇帝意志的延伸,都是來源於皇帝。

漢唐皇帝們的問題是,不能有效回收權力。

因此太祖立的鐵牌是沒有意義的,皇帝自己的意志最終決定了宦官們是不是『幹政』。

所以成祖登基後,給予宦官大量權力,因為他要依靠他們去控制自己篡下的皇朝;宣宗開設內書堂系統性地培養宦官處理朝政,因為他一個人精力有限無法監控處理所有政務,為了不被朝堂官員忽悠就隻能找幫手。

最後太祖的孫媳婦太皇太後張氏,為了自己的孫子能大權不旁落。

將朝政處理改為『票擬披紅』,正式將宦官升級為皇帝的政治幫手。

從此明朝也就進入了『皇帝、朝臣、宦官』三角政治的時代。

誰也不能否認,這個坑是太祖自己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