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立波
毛文龍在明末的歷史舞臺上如同一顆流星劃過,曾在遼東軍務扮演重要角色,深得大明朝的倚重。
然而在袁崇煥負責遼東事務後,卻將他擅自誅殺,並引發一系列負面效應,最終導致了皮島將領互相殘殺,最終投靠滿清。
袁崇煥
毛文龍,浙江杭州人,青年時窮困潦倒,不得已學了麻衣相術,靠擺攤測字,替人看相謀生,而他終究未能看到自己的命運結局。
後來在他的舅舅幫助運作下,向遼東巡撫王化貞推薦,稱贊他『奇才也,慷慨多大略,且究心時事久矣,試與之一旅,必能為國效力,成功名』《明末紀事本末》
王化貞看在老朋友面子上,特授予毛文龍都司職位,』毛文龍激動地哭著磕頭,以至折斷了身上的革帶,發誓說:『所不矢死以報國者,有如此帶』《明史稿》
兩年後,毛文龍在皮島駐紮軍隊人馬已經兩萬多,使得後金陷入大明前後的包圍圈。
此後毛文龍襲取金州,讓後金『沿海四百裡之地,彼盡去而不據』此後毛文龍靠著軍功開始步步升遷,任命毛文龍為副總兵,加授平遼總兵官,賜尚方劍,加封左都督,成了插在努爾哈赤後方的一把利刃。
毛文龍
然而,在崇禎元年,袁崇煥都師遼東,出任兵部尚書,做了第一件事就是擅自誅殺了毛文龍。
按照當時流言,說毛文龍屬於閹黨,『與魏忠賢相結』,而且在皮島『所上事多浮誇,索餉又過多,歲百二十萬,兵二十萬』,因此朝廷官員對他『多疑而厭之』。
還給他造謠說他越來越狂妄,甚至要做海外天子,而且還說他的部下們也都『肆害尤甚』。
因此崇禎繼位後,毛文龍對這些流言蜚語還專門上疏進行了辯白,毛文龍在折子中大吐苦水說:『臣勢處孤立,動遭掣肘,功未見其尺寸,怨已深於尋丈,而皇上知之否?
』顯然毛文龍是對朝廷大臣對其打壓和限制進行了強烈抗訴。
崇禎對毛文龍的上疏深表同情,勉勵他說:『毛文龍本以義勇簡任東江,數年苦心,朕所洞鑒,人言何足置辯』你的不易我都知道,你好好幹,看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不久袁崇煥進京,第二次督師薊遼,就已經決定要除掉毛文龍,甚至認為這是所有工作中的最重要一步,為了獲得崇禎支持,許諾五年可以平遼,崇禎一高興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於是毛文龍的悲劇就要開始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毛文龍顯然感覺到自己的境地愈加兇險,不得已毛文龍再度上疏皇帝,把自己的目前最大的危害向崇禎訴說:『自從受到幾十份奏疏誹謗以來,早已心腹事會,隻因聖恩未報,才力疾以做未完之事,這是臣的愚忠,並非戀位。
誰知袁督師封鎖登州沿岸,不許一船出海,以至客船畏法不敢前來,故而部下士兵說:是攔喉切我一刀』
由於崇禎已經授予袁崇煥尚方寶劍全權處置薊遼及登萊天津一切事宜,當然包括東江在內,因此沒有對毛文龍上書進行表態。
因此袁崇煥的誅殺毛文龍計劃按部就班得以順利進行。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一般對於明史了解的讀者也知道個大概了,就是袁崇煥登上皮島後,不久毛文龍就被袁崇煥用了『十二大罪』誅殺,並且還用了毛文龍兒子毛承祚當副總兵,意思是你爹問題跟你無關,然後對相關將領進行調整,袁崇煥以為這樣做就是最完美高明的手法,誰料想,毛文龍手下的幾位大將後來都成了清朝的開國之王,比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等。
毛文龍被殺三個月,可把皇太極高興壞了,親率大兵進關,突襲北京,而皮島『島弁失主帥,心漸攜,益不可以,其後致有叛去者』
毛文龍被處死,整個皮島人心散了,這隊伍誰能帶呢?
最後結局可想而知。
這時候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叫劉興治的,他此前被努爾哈赤抓了俘虜,還做了後金的駙馬爺,但是他還是不想投降,於是找了個機會跑回皮島,被大明繼續委任為副總兵。
崇禎三年,他的哥哥劉興祚在一次與後金的交戰中被箭射死,而劉興治逃跑時,他的母親和弟弟還在後金當人質,因此,皇太極向用這個關系勸導劉興治兄弟來歸。
劉興治武功很好,但是此人也一直活在矛盾之中,從皇太極手裡跑回來後又覺得大明對他哥哥不地道,加上自己與皮島的一把手陳繼盛不和,因此他決定把他除掉,然後再投靠皇太極,但是這次策劃失敗,最終他也被明朝殺死。
皇太極對這事又惱又怒,於是殺了劉興治的全家,也就在這時,皇太極手下建議他說:『興治被殺,島中未定,若於此時以一支兵襲島,則可全利也』
於是,皇太極發動了對皮島的第一次主動出擊。
皇太極先是找高麗借船,結果遭到拒絕,那麼他就『砍木造船』皮島當時做了準備,許多火炮對後金殺傷很大,雙方幹了十多條,後金兵打得十分勇猛『猶潰而復合,合而復潰,如是者再四』,但是由於死傷過多,最終放棄進攻,所謂『畏縮奔於八十裡之外,不敢復近海岸』
然而讓皇太極意外的是,崇禎七年,他收到了尚可喜歸降的信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毛文龍死後,他的上級沈世魁一直跟他過不去,一直也想把他給弄死,因為他是毛文龍的『餘黨』。
這些事情完全出乎皇太極的預料,大明的最終滅亡可能源於內部的真正消耗。
因此,尚可喜的歸順讓皇太極認為,這是『承天眷佑,彼自來附』。
此後孔有德、耿精忠也紛紛前來,最終皮島在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後遺症步步爆發後,皮島徹底失守,了卻了皇太極心中的最大後患,因此,所有種種都是一種蝴蝶效應,如果袁崇煥不殺毛文龍,就沒有皮島的內訌,也就沒有那些人反叛,如果崇禎負責對毛文龍支持也不會導致袁崇煥肆意妄為,種種的機緣巧合最終導致了整個大明步步向深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