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光開國功臣 卻在他死後大封他的子孫。《網路歷史》

關於朱元璋的第一武將徐達死亡原因的問題,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

說是朱元璋準備殺功臣,造了一座慶功樓,把功臣請到慶功樓上赴宴,準備一把火燒掉。

這事被徐達預先知道了,當朱元璋中途離開慶功樓的時候,徐達也緊緊跟隨。

朱元璋讓徐達回去,徐達留著淚說:『真的一個都不留嗎?

』朱元璋發現徐達察覺了,沒讓徐達返回去。

但是,徐達從此擔驚受怕,後來就生了背疽。

《古代很多大人物,只要驚恐,都會生背疽,不知道怎麼回事》。

朱元璋知道後,送了一盤蒸鵝肉給他吃。

鵝肉性熱,生瘡之人尤其不能吃。

徐達知道朱元璋起了殺心,更加驚恐,於是吃了鵝肉,背疽崩裂,毒發身亡。

《徐達》

這件事在正史上沒有記載,野史中則記載了不少。

明朝徐禎卿所著的筆記小說《翦勝野聞》、清朝趙翼的歷史雜記《廿二史札記》、以及著名的民間評書《大明英烈傳》都有記載。

因為有這些記載,因此才有上面這個問題。

就是覺得,徐達是給朱元璋害死的,按照朱元璋斬草除根的德性,自然也不會放過徐達的後人。

但是很明顯,這是一種對朱元璋所謂『殺功臣』的誇大和誤解。

眾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確實采取過許多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包括利用『洪武四大案』處理了許多開國功臣。

不過朱元璋之所以要處理這些功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覺得這些功臣的一些言行,影響了整個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及正向發展;二是他覺得這些功臣的言行,對皇權構成了威脅。

那麼,徐達有沒有言行對國家的穩定和皇權的鞏固構成了威脅的呢?

《朱元璋》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咱們先來看看,朱元璋是怎麼評價徐達的。

朱元璋的原話是這樣的:『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這段話中,有兩個詞非常重要:一是『不矜不伐』,二是『中正無疵』。

『不矜不伐』就是不居功自傲,不自以為了不起。

為什麼大臣應該不居功自傲呢?

因為所有的功勛都是皇帝賞賜的,是皇帝給予的。

如果皇帝不給,那你其實什麼都沒有。

總之一句話,你得記住皇帝的好。

『中正無疵』就是中直純正。

也就是心地純正,不搞歪門邪道。

什麼是歪門邪道?

就是欲望太大。

對於一個功臣來說,最大的欲望,莫過於奪權當皇帝。

朱元璋這麼說,就是表揚徐達恪守臣子的本分。

朱元璋說得沒錯,徐達從投奔朱元璋那天起,就一直恪守臣子的本分。

1355年2月,徐達跟隨朱元璋攻取和州時,敵軍抓走了朱元璋,徐達便提出,用自己的性命來換朱元璋。

那時候,朱元璋還沒有什麼地位,徐達就已經對他如此忠誠。

《忠心不二的徐達》

明史還記載,有一次徐達和朱元璋飲酒,徐達大醉,醒來才發現自己蓋著朱元璋的被子,『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由此可見,他是非常安分守己的。

野史中又有一條記載,說徐達棋藝比朱元璋高,但每次和朱元璋下棋,都恰到好處地輸給朱元璋。

後來朱元璋發覺後,不準他輸,他自然就贏了。

不過,他把贏的棋擺成了一個『萬歲』的圖案,取悅朱元璋。

以上這些記載,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說明徐達是忠心不二的。

既然是這樣一個人,朱元璋為何還要殺他?

就算『冷酷無情』,難道不需要將軍嗎?

《明史·徐達傳》上說:『洪武諸功臣,惟達子孫有二公,分居兩京』由此可見,朱元璋不但對徐達很好,死後追封他為中山王,而且還讓他的子孫承襲爵位,作為旌表。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