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朱元璋雖是底層出身,但是卻憑借自己的努力創建了大明王朝,由此可見其實力不一般。
他在位期間,明朝也算是繁榮昌盛,但當時沿海地區卻一直不太平,倭寇常常來襲,導致沿海居民生活無法安寧。
倭寇指的就是日本海盜,當時的日本非常落後,所以一直騷擾中國沿海地區。
面對日方的挑釁,朱元璋是非常想將他們徹底鏟除的,畢竟明朝建立初期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但是他身邊的大臣劉伯溫卻勸他不要這麼做,這究竟是何原因?
一、倭寇不斷侵擾
朱元璋建國之後就開始和周圍國家進行密切交流,由於明王朝實力強大,所以周邊國家都必須俯首稱臣,每年繳納貢稅。
當時日本和我們在地理位置上臨近,所以朱元璋也派去使者和他們交談,要求其定期納貢。
但是沒想到日本卻一口回絕了,而且還把朱元璋派去的使者殺掉了。
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朱元璋,於是他下令攻打日本。
但是卻被攔了下來,劉伯溫當時向他進言,稱日本不宜現在攻打。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明朝現在剛剛成立不久,看似兵強馬壯,實則國庫空虛。
士兵剛剛經歷一場惡戰,現在再讓他們上戰場,戰鬥力必定大不如前。
百姓的安定日子剛過沒多久,就再次舉兵,恐怕會有人生出謀逆之心。
之前的元朝就是因為窮兵黷武,導致各地戰爭四起,所以他們一定不能重蹈覆轍,否則剛剛建立的大明朝隨時都有被顛覆的風險。
雖然元朝被滅,但是他們還有殘餘的勢力在北方駐紮。
如果這個時候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對付日本上,那麼如果元兵趁機反攻,大明必定沒有還手之力。
到時候明軍就是腹背受敵,很有可能會慘敗。
所以就目前情況而言,大明朝是沒有精力去對付日本的。
二、從大局出發放棄攻打
除了兵力原因外,日本本身與我們有一定距離,而且四周環海,是一個島國,攻打起來較為困難。
就算是能夠拿下,日後管理起來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從長遠考慮來看,沒有必要為了逞一時之勇就貿然攻打他們。
劉伯溫還進言稱,當時日本民眾還沒有被教化,所以就算是征服了他們,日後要想讓他們融入我們國家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此耗費時間實在是不值得。
當時的日本對於明朝整體來說根本構不成威脅,他們不僅國土面積狹小,而且國內資源短缺,能做的也就是在沿海地區制造一些小的事端,並不會動搖大明朝的根基。
劉伯溫表示,我們可以暫時蟄伏,等到水師的實力足夠強大時,再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分析之後,也打消了一開始的念頭。
隨後他還告誡自己的子孫,日後不要在這個國家身上消耗太多的兵力,但又不得不注意他們,一定不可以讓他們威脅到大明朝的統治。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放過日本,是因為當時的日本和中國相比實力懸殊,根本不會對大明造成威脅,所以沒必要勞民傷財地去征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