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26子,為何無一人向朱標爭奪太子之位,甚至朱棣也選擇隱忍。《網路歷史》

朱標若在,那麼朱元璋的二十幾個兒子包括朱棣在內,別說奪嫡行動,恐怕連想法都不會有,因為這無異於以卵擊石,與朱標相比較,他們可以說沒有任何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以下就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討論!

首先,法統地位上面,朱標於龍鳳元年九月五日出生,母孝慈高皇後馬氏。

朱標出生時,父親朱元璋正在率軍攻打集慶,長子的出世,給酣戰中的朱元璋帶來了莫大的欣喜。

興奮之餘,也對兒子抱以極大的希望。

龍鳳六年,便讓宋濂等名儒為師授其經學,接受正規儒家教育。

從這一刻起朱元璋便把朱標當成儲君來培養。

龍鳳十年,朱元璋在應天即位吳王,便冊立朱標為世子;洪武元年,朱元璋稱帝,朱標即被冊立為東宮太子。

從這一刻起到知道去世,朱標的太子地位就沒有受到任何威脅,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文武大臣,以及諸多兄弟,都理所應當的認為朱標是未來的皇帝。

第二,朱元璋的信任,歷朝歷代但凡是有奪嫡之爭,那無一例外是利用了皇帝對太子的猜疑和警惕,然而朱元璋冊封太子後,便命詹同考歷代東宮官制,並選拔功勛道德老成者兼領東宮,輔導太子,給東宮配備了豪華的文武陣容:

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吳禎、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禦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禦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禦史文原吉、范顯祖兼太子賓客,不再與東宮外另設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方便各將軍丞相輔佐。

這如同二元制帝國一樣,皇帝在聽皇帝的,皇帝外出,則聽命於太子;這就是說皇帝不在京城,則舉國軍政大權皆歸於太子,這一點是中國歷朝歷代不曾有過的,也沒有皇帝敢這麼做。

即便是漢武帝,在外出甘泉宮時,也是太子監國丞相治國,要不然也不會有衛太子劉據起兵與丞相大戰,最後兵敗自殺的結局

第三,朱標仁慈,無論在兄弟間還是文武大臣都享有極高的威望,朱元璋對於一些不法勛貴采取嚴厲的做法,朱標表示反對,勸說朱元璋殺人太多,恐怕會傷了和氣。

宋濂就是在馬皇後和朱標的勸諫下留下性命的,對兄弟亦是如此,《明史》記載:太子為人友愛。

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

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

帝初撫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為子,高後視如己出。

帝或以事督過之,太子輒告高後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綜上,如果朱標不死,則包括藍玉在內的淮南勛貴也不會被殺,如果朱棣謀反,轉瞬就會被北方諸王圍困,藍宇大軍一到,朱棣那十萬軍隊就如同螻蟻般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