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圓圓曲》,知道的人並不多。
但是其中的這一句,卻是家喻戶曉的。
在傳說中,明朝大將吳三桂和愛妾陳圓圓情投意合。
後來因為陳圓圓被李自成的將官所霸占,所以吳三桂在一怒之下,不顧民族大義,引清兵入關,將大好江山讓與異族。
那麼,這個陳圓圓一生,到底和幾個人有過感情糾葛呢?
吳三桂又真的是為了她才引清兵入關的嗎?
陳圓圓本來不姓陳,而是姓邢。
她家境貧寒,而且自幼父母雙亡,無人撫養。
後來她的姨媽看她可憐,就把她收養了。
這位姨媽的丈夫姓陳,所以陳圓圓也就隨了姨父的姓。
但其實,姨媽家也不寬裕,根本撫養不了陳圓圓。
她十歲那年,家裡的經濟情況更差,姨父一狠心,將她賣到了梨園行。
再後來幾經輾轉,陳圓圓便淪落風塵了。
不過,她一直恪守底線,賣藝不賣身。
憑借天生的相貌和在梨園行學到的歌舞技能,她很快就走紅了。
明朝末年,在南京、揚州一帶,曾有過八個非常著名的風塵女子,合稱秦淮八艷,陳圓圓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其他的幾個女子,通常都以很高的文采、以及壯烈的民族情懷出名,而隻有陳圓圓是以美色出名。
可以想象,她的相貌,應該是屬於國色天香了。
明朝中後期,不少的公子哥願意在風塵女子中尋找『紅粉知己』,那麼自然,美貌異常、歌舞超凡脫俗的陳圓圓,就會吸引不少人。
很快,一位叫貢若甫的才子看上了她,豪擲千金替陳圓圓贖了身,打算納她為妾。
但是,貢若甫的正妻卻不許丈夫納妾,責令丈夫從陳圓圓身上追繳贖金。
後來,還是貢若甫的父親心善,將陳圓圓放走了,同時不許兒子再說贖金的事。
此後,陳圓圓又碰到了一個情投意合的人,就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
二人在杭州相識,很快就訂下了終身之約。
這次,陳圓圓怕對方的家庭反對,特意去拜見了冒襄的父母,而且獲得了相應的名分。
正當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時候,陳圓圓卻被一個叫田弘遇的人給劫走了。
田弘遇是明朝外戚,滿腦子都是溜須拍馬、升官發財那一套。
他見到陳圓圓後,驚為天人,立刻就想到要將他獻給崇禎皇帝,博一個功名前途。
就這樣,他不由分說,就將陳圓圓給劫持了。
陳圓圓和冒襄的好姻緣,也就這樣被打斷了。
但是進京之後,田弘遇卻發現自己失算了。
崇禎皇帝,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勤政皇帝,每天忙工作忙到隻睡四個小時,哪裡有精力去理會什麼美女?
再者說,此時已經是崇禎15年,明朝即將崩潰,崇禎帝又有什麼心情去享受美女?
就這樣,田弘遇沒有拍上馬屁,隻能悻悻而歸。
但到了此時,他仍然沒想過將陳圓圓占為己有。
在他的眼裡,美女就是一件厚禮,只要送對了人,就能給自己帶來利益。
他將陳圓圓留在自家的樂班中暫時養起來,隻等合適的人選出現。
接下來進入田弘遇視野的,就是吳三桂。
吳三桂是明朝末年碩果僅存的名將,手裡掌握著明朝最精銳的士兵關寧鐵騎。
當初大將曹文詔,僅帶領數百關寧鐵騎就能擊退十萬農民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而吳三桂全權掌握著這支軍隊,其恩寵也可見一斑。
田弘遇覺得此人日後可能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於是就把陳圓圓獻了出去。
此時,歷史上出現了兩種記載:
一種是說,吳三桂一見到陳圓圓,立刻心馳神往,不能自已。
田弘遇也把陳圓圓好好打扮一番,置辦了大量的嫁妝,將她送入吳府。
吳三桂本想立刻和陳圓圓成就好事,但是邊關戰報催得急,他沒有時間結婚,便將陳圓圓留在了家中,自己去山海關了。
還有一個說法,是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替兒子收下了陳圓圓。
之後,他寫信將此事告知了吳三桂。
吳三桂早就聽說了陳圓圓的名聲,非常高興。
但是邊關戰事緊張,自己抽不開身,所以一直沒能回家完婚。
他和陳圓圓,既沒有見面,也沒有圓房。
兩種說法,到底哪個是歷史的事實呢?
隻能說各自都有道理。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吳三桂對陳圓圓,是非常上心的。
這也就為後來發生的事埋下了伏筆。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
作為關寧鐵騎的總指揮,吳三桂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到底是投降李自成,還是與清軍合作?
他也是猶豫不決。
但是總體來看,吳三桂似乎更傾向於李自成。
而李自成,也將吳三桂當作了自己的招降對象。
他雖然將吳三桂的父親和家人看管起來,但是一開始還是好吃好喝地伺候著的。
這在古代,是一種常用的政治手段,只要這些人質在手,不由得吳三桂不投降。
而另一方面,李自成也親自給吳三桂寫了信,表達了賞識吳三桂的意思。
吳三桂自然也明白,於是也表達過投降的意願,甚至準備帶兵入京,去拜見李自成。
但就在這個時候,吳三桂得到消息:陳圓圓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給霸占了!
於是,吳三桂大吼一聲:『男子漢大丈夫,連一個女子都保護不了,還有什麼面目見人!』於是,他帶兵返回山海關,做好了對抗李自成的準備。
李自成得到消息後,集結大軍去討伐吳三桂。
吳三桂不敵,隨即投降清朝多爾袞,引清兵入關。
最後李自成戰敗,撤出北京,在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所殺。
而清軍沖入中原地區,開創了一個將近三百年的王朝。
陳圓圓的故事還沒完。
據說在吳三桂回來之後,又找到了她,兩人算是正式在一起了。
後來,吳三桂成了清朝的平西王,陳圓圓也就以妾室的身份,住進了平西王府。
但是,吳三桂的正妻始終看陳圓圓不順眼,而隨著年齡的增大,陳圓圓容顏衰老,吳三桂也不再寵愛她。
陳圓圓為了討個清靜,選擇了帶發修行,伴著青燈古佛過活。
後來,康熙皇帝削藩,引起了吳三桂的反叛。
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吳三桂去世,他的大周政權也行將崩塌。
而陳圓圓則在吳三桂部將的保護下,與吳三桂的三兒子吳應麒一起逃入了貴州的深山之中。
後來,陳圓圓病逝,而吳應麒則與部將隱姓埋名,在當地生活了下去,繁衍生息直到現在。
陳圓圓的故事,很精彩也很傳奇。
但是她的歷史作用是否被誇大了呢?
如果按照『沖天一怒為紅顏』的說法,吳三桂是因為她才引清軍入關的,那麼難道清朝將近三百年的基業,是因為她才開創的嗎?
這恐怕真的值得商榷。
吳三桂能做到山海關總兵的職位,絕不是一個喜怒無常的賭徒。
為一個愛妾就引清兵入關,這真不是一個有韜略的人該幹的事。
事實上,陳圓圓在這件事上,可能僅僅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從崇禎初年,崇禎帝怒殺袁崇煥開始,明朝的武將就已經不再對皇帝有什麼忠心了。
松錦大戰之後,大量的士兵開始用於鎮壓農民起義,東北的局勢幾乎由吳三桂一人支撐。
從那時候開始,吳三桂便已經和清軍有接觸了。
如果沒有這種接觸作基礎,日後吳三桂就是想投降都找不到門路。
那時候的吳三桂,對明朝皇帝陽奉陰違。
崇禎帝曾多次命令關寧鐵騎入關平叛,而吳三桂每次都以軍餉不濟為理由推托。
到了崇禎自縊前後,又曾經命令吳三桂勤王,而吳三桂則是走一步停兩步,故意拖延行程,坐視明朝滅亡。
按照大多數明朝官員的想法,朝廷不行了,改換門庭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必須要換一個能實現自己最大利益的門庭才行,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富貴。
而當時他們的首選,無疑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雖然不是什麼高貴出身,但好歹是一個漢人。
在當時,僅有明朝、農民軍和清朝三個選項的情況下,李自成的優勢是很明顯的。
吳三桂也正是看中這一點,才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的。
但是,李自成的政治能力低下,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好局。
如果他下令,讓明朝的官員各司其職,並且出面維護他們的利益,那麼就可以收攬住人心,進而穩定住朝局。
等到江山坐穩再收拾這些人,這才能高枕無憂。
而李自成的做法,卻正好相反。
他對明朝官員和地主富戶的政策,是『拷掠』,也就是用打人的方式,逼他們上繳個人財產。
這一點,當然和李自成自身的成分有關,從宣傳上來說不能說錯;但是在政治運行上來說,卻是大錯特錯。
因為他的這個做法,把本來已經開始向他投靠過來的明朝官員,全部又推出去了。
而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是被『拷掠』的對象之一。
劉宗敏在霸占陳圓圓的同時,也將吳襄打得死去活來。
後來,吳襄將自己挨打的事寫進了信裡,告訴了吳三桂。
吳三桂看到信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沉默。
可能在這個沉默中,他內心的天平已經偏向了清軍。
李自成在自己還未投降的時候就敢動他的家人和財產,自己真的投降之後會是個什麼下場呢?
榮華富貴還能保得住嗎?
而就在這時,陳圓圓受辱的信又來了。
於是,吳三桂借題發揮,公開起兵反對李自成,進而引清兵入關。
也就是說,所謂的『沖冠一怒為紅顏』不過是機緣巧合。
即使陳圓圓不受辱,吳三桂也已經打定了反對李自成的念頭。
引清兵入關的罪名,不應該加在陳圓圓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