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時冊封馬氏為皇後、長子朱標為太子;和康熙一朝諸多皇子參與奪嫡之爭不同,朱標從被立為太子之日起到1392年因病去世的二十多年時間裡,他的太子之位一直非常穩固,就連皇四子朱棣也無非分之想,那麼朱元璋有二十多位皇子,為何卻無人覬覦朱標太子之位?
原因有三,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自古以來皇位的傳承基本上是遵循『立嫡、立長、立賢』三大原則,了不起再加一個立愛,我們來看看朱標符合幾個標準?
首先朱標是馬皇後所生符合立嫡標準,其次朱標還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的長子,符合立長標準,再者朱標很早就跟隨大儒宋濂學習經傳,性格仁慈寬厚,溫文儒雅,對兄弟十分友愛,《明史》評價朱標:『太子為人友愛。
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
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朱標在諸王中威信極高,很符合立賢標準。
最後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極為愛護,也符合立愛的標準,所以『立嫡、立長、立賢』加上立愛朱標全部符合,朱元璋諸多皇子中沒有一人有朱標這樣的優勢。
第二,和康熙太子胤礽早期表現出色,後期失德兩次被廢不同,朱標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儲君,他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不僅朝野上下對他贊譽有加,朱元璋本人也對朱標極為滿意,朱標死後朱元璋痛哭不已,為此他出乎意料的放棄了其他皇子,而是選中了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作為繼承人。
朱元璋和馬皇後的感情很深,在1382年馬皇後去世後,朱元璋更是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太子朱標身上,這樣一位能力出眾、朝臣擁戴又深受父皇器重的太子地位是無人可以撼動的。
第三,朱元璋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強硬而鐵血的帝王,這一點康熙都不如他,開國功臣除了寥寥數人之外其餘幾乎都死於明初四大案;這樣一位鐵血帝王不僅臣子懼怕,恐怕諸多皇子也是心中畏懼居多,試想一下如果有皇子站出來覬覦朱標太子之位,這相當於是觸動了朱元璋的逆鱗,結局可想而知,所以就連朱棣最多也是心裡想想而已。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無奈,如果朱標不是早死,以他在朝野的聲望以及和軍中大將的良好關系,朱棣即便有野心也隻能深埋於心,因為起兵毫無勝算可言。
馬皇後的過早去世和朱標的英年早逝,導致了朱元璋大開殺戒,朱標死後的藍玉案使得一大批將領被殺,從此軍中再無可以和朱棣抗衡的宿將,這才給了朱棣起兵的機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