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登基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始削藩。
削藩這件事雖然勢在必行,但是建文帝和他的書呆子智囊團卻不明白,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吃太多是要出人命的。
果不其然,一直盤踞在北平的朱棣,看到自己的兄弟相繼被皇帝侄兒收拾,他深知這些兄弟都是自己的前車之鑒。
終於決定起兵造反。
起兵之前擺在朱棣前面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不造反,也許皇帝侄兒會對自己網開一面,優待自己。
也許皇帝侄兒因為忌憚,而殺了自己。
二是造反,賭一把大的,贏了就是千秋萬代的功業。
敗了就是身首異處,遺臭萬年。
不管如何選擇,風險都很大。
唯一的區別就是如果選擇造反,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造反之人則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裡。
朱棣是一個久經沙場的人,怎能仰仗他人鼻息生存,於是最後決定造反。
雖然前面有父親朱元璋造反的成功典范,但是朱棣從本質上跟朱元璋並不一樣。
朱元璋的出身很低,經常食不果腹,父母去世後,連一個埋葬的地方都沒有。
不管走哪條路,好像都不會比此時更慘了。
不但如此,元朝已經走到盡頭,天下英雄紛紛揭竿而起,元朝政權已經岌岌可危。
朱元璋隻是眾多起義軍中的一支,大家都一樣,沒有誰是正統誰是異端,都是英雄好漢。
朱棣的情況截然不同,他造反造的是自己家的反,於公於私都說不過去。
而且朱棣並不像曾經的朱元璋,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朱棣不但是穿鞋的,而且還是藩王,不造反也許一樣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一旦起兵,就是射出去的箭,開弓沒有回頭的路。
成了可以成為九五之尊,敗了就是遺臭萬年的亂臣賊子。
而且人總有僥幸心理,縱使皇帝削到自己的頭上,也可能保全性命和榮華富貴。
所以這個決心並不好下。
正當朱棣舉棋不定的時候,有一人比朱棣還著急,就是後來永樂朝的黑袍宰相姚廣孝。
姚廣孝一直幫助朱棣下決心造反,終於讓朱棣心中沒有任何顧慮。
姚廣孝還給這次造反活動,起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名字『靖難之役』。
還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口號『清君側,靖國難』。
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朱棣從來不想造老朱家的反,而是自己做為藩王,不忍看到朝廷、皇帝被小人蒙蔽,自己是來幫助皇帝除奸臣的。
雖然誰都知道朱棣的真實目的,但是畢竟也算是師出有名。
靖難之役開始了,這條路並不好走。
朱棣不但是一個冒險家,更是一個身經百戰的王爺,對於戰爭他並不陌生。
朱元璋去世前,為了自己孫子朱允炆能夠駕馭群臣,把不聽話的全殺光了。
其實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規律,但凡是個有能力的人,基本上都不是一個聽話的人。
剩下的武將,可以說都不是朱棣的對手。
朱允炆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隻看到了朝廷傭兵雄厚,朱棣傭兵數量簡直不值一提。
沒有看到朝廷中已經沒有卓越的將領,打仗從來都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而朱棣本人就是最好的統帥,朝廷中無人能出其右。
單純的建文帝下了一道聖旨『千萬不讓朕背上殺害王叔之名』,這簡直是給朱棣一道不限次數的免死金牌。
後來的大戰中,朱棣從來都是身先士卒,因為從對面來的每一支箭,都可以非常完美地繞開朱棣走開。
後來朱棣攻入北京城後建文帝下落不明,也許建文帝正躲在某一個角落,為自己曾經這句天真無邪之語,悔得腸子都青了。
歷盡萬般苦難,朱棣的一場豪賭終於贏了。
對於朱允炆來說,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而對於朱棣來說,一切還剛剛開始。
不管靖難之役有怎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造反就是造反,就算你成為天子,也沒有能力堵天下悠悠眾口。
朱棣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認真搞事業,告訴天下人我朱棣的能力絕對碾壓朱允炆。
外交上不但多次出征北元,還派鄭和多次下西洋,向海外諸國顯示大明天朝上國的雄厚實力。
在內編修『永樂大典』,為後世留下寶貴的寶典。
朱棣最後贏得了一代英主的稱號,這一場『靖難之役』才算真正成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