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就是一直不上朝,明帝國依舊能夠運行下去。
因為經過100多年的統治,明朝已經進化出一套能夠獨立運行的體制。
自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內閣制度就登堂入室,逐步進化成中央最高的決策機構。
內閣設內閣大學士或內閣首輔,我們暫且稱之為內閣大臣。
對於國家大事,內閣大臣先提出建議,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後面,這就是所謂的『票擬』。
『票擬』的套流程走完了,就送呈皇上那批紅。
明朝統治的是廣袤的帝國,政事浩繁,奏章何其多,皇帝不可能事無巨細。
於是,皇帝隻對個別『票擬』批紅,大部分的就有司禮監太監代筆。
以上是大明帝國的權力運行機制,大臣的『奏章』,內閣的『票擬』,皇帝的『批紅』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這個核心機制下,明朝還有一套內外的制衡機制。
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外有三法司,內有東廠、錦衣衛;外有地方總督和巡撫,內有內廷派往地方的鎮守太監或守備太監等等。
在一系列制衡下,權力越來越向上集中,而最終的決策權保留在皇帝手裡。
在西苑封齋建醮的嘉靖皇帝,動動手指,就可以四兩撥千斤,調動強大的國家機器,維持一個帝國的運轉。
一切看似雲淡風輕,實則殺機重重,非狠人不能為,否則很容易失控。
然而,嘉靖皇帝就是個狠人。
嘉靖即位之初,朝廷曾經發生了大禮儀之爭。
明武宗駕崩時,膝下沒有子嗣,便根據《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正式宣佈自己的堂弟朱厚熜為皇帝繼承人。
嘉靖遠在湖北安陸,他接詔後赴北京即位,但在以誰為皇考,也就是誰是自己宗法意義上的父親這個問題上發生了與朝臣發生了爭議。
禮部尚書毛澄等人非要把武宗和世宗《嘉靖》的堂兄弟關系變成親兄弟關系,這樣一來就可尊武宗的父親孝宗為皇考,而嘉靖則認為自己『繼統不繼嗣』,尊崇生父為興獻帝。
大禮儀之爭長達20年之久,最終以嘉靖獲勝告終。
面對老臣的一致反對,嘉靖皇帝就是不妥協、不退讓,最後還牢牢掌握了皇權,你說狠不狠。
歷來皇帝懶政、怠政很容易被權臣架空。
嘉靖皇帝不理朝政後,嚴嵩很快就做大了,任內閣首輔,專擅國政近15年之久。
就是這樣專權的嚴嵩,在其兒子嚴世蕃案發後,也是很快倒臺,最終死於貧病交加之中。
事實上,嘉靖皇帝從來就沒有失去對皇權的控制。
史書說『《嘉靖》雖深居淵穆而威柄不移』,嚴嵩的倒臺也說明了這一點。
歷來皇帝處理朝政,要麼是上朝議政,要麼批閱奏章。
嘉靖上位之初也是一位比較勤政的皇帝,獨重上朝議政,『宮婢之變』後,他才移居西苑,專心修玄,對朝堂之事似乎不怎麼過問起來。
但這僅是似乎,並不是實情。
前期,嘉靖理政和勤政,尤其是通過大禮儀事件為自己鞏固皇權提供了基礎。
後期嘉靖雖然身居西苑,但通過批閱奏章,尤其是密疏政治,仍然牢固地掌控著朝政。
在明朝那一套成熟的機制下,嘉靖皇帝不上朝,並不等於不過問國家大事。
相反,他在這套成熟體制機制裡,身居中樞,左右牽制,相互制衡,玩弄著帝王的遊戲,才能保證這個強大帝國不至於快速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