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靖難之役的禍根,是朱元璋埋下的『大明風雲07』。《網路歷史》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立十五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即接班人。

朱元璋在長子去世的情況下立了長孫,想為朱明王朝的繼承規則立一個標桿,以防後世皇權之爭。

他沒想到,四年後,他最看重的長孫和兒子燕王,上演了一場全國性的家庭血戰。

1

起於草莽的朱元璋坐上龍椅後,就鐵腕整理朝綱,對功勛大臣展開大屠殺。

朱標生性儒雅溫和,英年早逝,大概是因為看到朱元璋殺了很多功臣,把他嚇壞了。

之後朱元璋毅然選擇朱允炆為接班人,不乏有對朱標情感上的補償。

朱允炆通曉儒家經典,是個理想主義者,心腸柔軟。

洪武二十九年,他向太祖請示,參照《禮經》和歷代刑法,修改《大明律》中的嚴苛條款,深得民心。

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顧命大臣: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等,都是一流的學者,但用儒家的理論教育小皇帝,不能客觀估計全國局勢,野蠻削藩,最終釀成悲劇。

朱允炆登基時,朝廷中的諸多開國功臣、文臣武將或是被朱元璋斬首滅族,或是被圈禁流放,使得朱允炆一朝缺乏驍勇善戰的統兵大將。

而朱元璋在位時,又大搞分封,使諸王割據在外,手握重兵,無形中埋下了隱患。

在建文帝登基的頭幾個月,根基還未立穩,就聽信進言,考慮加強皇權,削弱藩王的勢力。

2

朱元璋大肆分封諸子,旨在守護老朱家的天下。

朱允炆上臺之初,不是收繳叔父的封地,就是以堂兄弟為人質,脅迫叔父誹謗、指責其他叔叔所謂的不法行為,並派官逮捕、殺害許多直系親屬。

他首先對周王朱橚《su》下手,周王朱橚和燕王朱棣是同胞兄弟,一母所生。

朱允炆讓五叔朱橚先倒下,這顯然給四叔朱棣敲響了警鐘。

朱允炆繼位時,他的父親、二叔、三叔都死於洪武晚期,先將朱橚扳倒,說明他知道朱棣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但這個朱棣卻是不好惹的。

《明史·成祖傳》記載,朱棣『相貌奇特,胡須秀美。

智勇有謀,能誠以待人』。

他不僅是個帥哥,還是個文武雙全、格局大志向遠的優秀統帥。

朱棣深受太祖的喜愛。

3

朱元璋為了抵禦外敵,曾兩次分封兒子們為諸王,每個都擁有重兵,鎮守一地,其中秦、晉、燕、寧四王實力最強大。

洪武十三年,二十歲的燕王朱棣鎮守北平。

後來多次跟隨大元帥兼嶽父的徐達,在北方行軍打仗。

朱元璋晚年,功臣大將被誅殺幹凈,北方的軍事以諸王為主,而朱棣的實力最為強大。

與晉王朱棡《gang》相比,朱棣更為勇猛。

《明史》記載:『二十三年,與晉王討乃兒不花,晉王怯不敢進,燕王率軍獨往』

朱棣與乃兒不花首戰勝利後,朱元璋多次請他統帥將領,控制邊陲,聲望大增。

在26個兒子中,老朱最看重老四朱棣。

可以說,他最喜歡的接班人應該是朱棣。

如果不是被嫡長子制的思想束縛了,他說不定早就廢掉了溫文爾雅的朱標,也不會讓朱允炆成為繼承人。

據非官方傳聞,朱元璋定都南京後,築起高墻,問誰能飛越。

劉基說,燕子可以飛過去,朱元璋笑而不語。

燕子,燕王也。

4

燕王朱棣鎮守北方邊陲,防禦蒙古殘部和韃靼瓦拉,手握重兵。

一旦起兵,勢必勢如破竹。

建文帝知道朱棣強大,先發制人,讓張昺《bing》為北平佈政使,以謝貴和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

以謝貴控制北平,另以徐凱、宋忠屯部隊在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加強重兵,防范燕王。

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張庸囚禁審訊,得知朱棣將起兵反叛,乃派兵逮捕燕王府的官員,並暗下令張信逮捕朱棣。

張信是朱棣的舊部,此時已向朱棣投降。

朱棣裝瘋賣傻,擒殺了張昺和謝貴,命護衛使張玉、朱能連夜帶兵攻下北平九門,然後控制北平。

後來,他以尊祖訓、為國『靖難』為名,誓要斬殺奸佞黃子澄、齊泰,揮軍南下。

朱元璋生前幾十年佈局謀劃,最終卻上演了一場奪權之爭,導致他最看重的兒子趕跑了自己最喜愛的孫子。

朱元璋明知道自己優柔寡斷的孫子無法壓住實力強大的燕王,還依然將朱允炆推上皇位。

這場血戰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禍首,自然是落在朱元璋的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