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是明初朱棣麾下的一位驍勇悍將,出生在祥符,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
早些年的他曾經在元朝時期當過樞密知院。
後來元朝滅亡後,又跟著皇室一路逃到了漠北去,直到洪武十八年才跑回來歸降明王朝。
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時候 張玉跟著大將藍玉一起北征大漠,成功在捕魚兒海一帶立下戰功,被晉封為濟南衛副千戶,不久後又遷任為安慶衛指揮僉事。
之後,又繼續跟著藍玉將軍一起征討遠順、散毛諸洞,多次擊敗前來騷擾邊境的殘元軍隊。
過後,張玉被調任為燕山左護衛,跟著燕王朱棣出塞,其間所展現出來的驍果善謀劃,使得其獲得了朱棣深深的信任和器重。
在當時燕王府的諸多將領中,張玉善謀,朱能善戰,他們一起被朱棣視為左右手。
在建文元年七月份的時候,燕王朱棣正式起兵發動靖難之役,張玉奉命帶領兵馬迅速占領了北平九門,之後又在三天之內成功控制北平全城。
朝廷駐守在薊州一帶的都指揮使馬宣聞訊後,立馬帶領一支人馬前來進攻北平,但成功被擊退。
此時朱棣剛剛打敗另一支朝廷軍宋忠,成功控制了居庸關和懷來等戰略要地。
朱棣見此情景,準備急匆匆地南征,此時張玉站了出來,果斷地表示不可,因為薊州外接大寧,這裡很多擅長騎馬的士兵,如果不把這個地方給攻取,將來會成為禍患的。
對此,朱棣趕緊派遣善戰的朱能過去襲擊薊州,經過幾番交戰,成功將馬宣擊殺,控制了薊州成,解決了北平城的後顧之憂。
而張玉也在這個時候,帶領一支人馬,拿下了永平、密雲等地,成功升任為都指揮僉事。
到了八月份的時候,朝廷便以老將耿炳文為主將,讓其帶著數十萬大軍北上,同燕軍作戰。
同時讓都督徐凱駐紮在河間;潘忠、楊松駐紮在鄚州;耿炳文則帶著主力部隊駐紮在真定。
張玉見此情況,當即向朱棣表示,潘忠和楊松這兩人都是有勇而無謀的庸才,我們可以嘗試著去襲擊一番,必定能夠將其成功擒獲。
於是乎,朱棣便以張玉為前鋒,趁著中秋佳節,朝廷正在盡力舉辦宴會都大好時機,直接徑直過去偷襲,成功將其攻破。
同時又帶著一隊輕騎兵去觀察一下,耿炳文軍的軍紀情況。
回來後,張玉對朱棣表示,耿炳文的軍隊紀律渙散,可以考慮急擊之。
由此,朱棣方才帶領大軍西向,直趨真定,並在這個地方,成功擊敗了耿炳文軍,一共斬首三萬。
不久後,又再度大敗安陸侯吳傑軍,全軍將士的士氣都來到了頂點。
到了九月份時,朝廷將李景隆提拔為南軍主帥,又帶著數十萬部隊氣勢洶洶而來,目標直指北平。
此時江陰侯吳高也帶著一支軍隊圍攻了永平,讓朱棣頗感腹背受敵。
朱棣和張玉一通商量,決定集中兵力援救永平,解決後顧之憂後,再回師救援北平。
當時的吳高一聽說朱棣親自率軍過來救援永平,當即二話不說,立馬開溜。
張玉帶領一支輕騎兵緊追過來,成功殺傷了眾多敵軍。
過後,又在張玉的建議下,朱棣率軍北上襲取大寧,也就是今天內蒙古的寧城,成功在短短兩個時辰之內就拿下了這座城池。
都指揮朱鑒被斬,都指揮房寬被擒殺。
還意外地收編了寧王朱權所部兵馬,實力大為增加。
在朱棣完全這一系列驚人操作之後,李景隆軍還圍困北平,便立馬回軍救援,雙方在鄭村壩和白溝河一帶兩度展開決戰,李景隆軍都被擊潰,一路逃到了濟南,在將濟南城圍了三個月之後,發現沒能將其拿下,便幹脆撤圍而走。
不久後又卷土重來,不過這一次的目標不是濟南城,而襲擊了滄州,成功擒拿其守將徐凱。
緊接著便與南軍新主將盛庸軍在東昌一帶相遇,朱棣不幸被中計,被敵軍給團團包圍起來。
幸得張玉、朱能此時分兵兩路,前來救援,成功讓朱棣脫圍而出,而張玉則身在戰陣之中,直接殞命疆場,享年五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