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我們有很多的朝代因為各種原因經常被放到一起相提並論,而唐宋和明清就都是這樣,不過唐宋是因為很多相同點,而明清卻是因為很多不同,明明相差得不是很久但卻天差地別,其中有一項就是明清之間的財富差距。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明清兩個朝代的差距大到什麼程度呢?
崇禎期間的時候明朝已經窮到連自己的護衛隊都開不出工資,拖欠了八個月的餉銀,那時候打仗已經是完全靠著士兵自己準備吃的才不至於餓死了,李自成打進來的時候國庫卻連一點點銀子都拿不出來,崇禎皇帝被問到軍餉都忍不住哭起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窮哭了”。
最後也因為拿不出錢打不起仗,崇禎自覺愧對列祖列宗就在煤山上了吊。
李自成那時候打進城之後還隻以為皇帝藏著銀子在內庫不願意拿出來而已,結果沒想到這朝廷是真的窮,歷年來皇帝攢的都被拿出來跟他打仗了,軍餉一減再減銀子能省則省還不是連身邊人的工資都發不起?
又哪裡來的錢給李自成搜刮呢,於是李自成這才放棄了轉而去折騰那些達官貴人要錢。
但跟這窮的叮當響的明朝比起來清朝卻是富得流油,宣統年間的時候國庫財政能有三億兩的收入,你說厲不厲害?
簡直是令人驚奇!
而在鴉片戰爭那一段時間清朝的財政才堪堪穩定在四千萬左右,這期間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可不說不快,清末明明在諸多傳聞和歷史中都是那樣的窮途末路,結果卻如此有錢,他們究竟是用的什麼法子賺錢呢?
清朝的有錢跟當時的人口暴增又是否有直接的關系?
其實關系不大,因為那個時候賦稅已經規定了不會因為人多了就賦稅變多了,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讓我們來看一下。
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清朝財政也是很亂的,並不樂觀,畢竟清朝要打仗的地方也不少,特別是末期的時候又是各種動亂又是各種賠款,沒想到好的解決方法之前就隻能不停的加稅,但也隻是治標不治本,無異於抱薪救火,隻會讓情況更糟糕。
這時候清朝政府靈機一動,沒錢那我們就造錢不就好了!那時候也暫時不用考慮通貨膨脹什麼的,錢做出來直接拿去用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大錢短時間是不可能大量做出來的,清朝就專做那種小銅元,迅速推行全國,這個本身造價不高只要3文,但是值10文,百姓手裡的錢一下子就比朝廷的少了,相當於錢有所貶值,相當於錢通過這種方法迅速回籠了朝廷。
六年時間內清朝朝廷造出來130億,國庫腰包登時就鼓了起來。
那時候朝廷一直在練兵,但是要用到的軍餉卻隻不到財政收入的一半那麼多,應對起來是綽綽有餘。
不過這個方法其實不能多用,也不是清朝第一個開始用,從三國的時候就有劉備用過這個法子,通過發直百錢讓自己的存款迅速多起來。
剛剛說到的因為沒錢發餉銀拖工資的崇禎其實也有過這個想法,並且打算用這個方法來救急,不過李自成打進來得太快,還不等新造的錢推廣出去來贏得喘息的機會就直接被打得亡國了。
而這個方法在現代則很有造成通貨膨脹等得危險,我們國家是沒有在用的。
但是美國那邊常借債務,國際上基本流通的都是美元,通過這個方法可以很好很快的緩解債務危機,反正這些造出來的錢不會大肆流通在國內造成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