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真用紅衣大炮打死了努爾哈赤嗎?《網路歷史》

全文共2935字 | 閱讀需6分鐘

努爾哈赤真的被紅衣大炮打死了嗎?

明朝末年東北女真崛起,明清之戰最終以清代明告終。

雖然明軍整體戰力拉跨,但是從薩爾滸之戰到松錦之戰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

特別是上了教科書的寧遠之戰,袁崇煥用紅衣大炮打死或重傷努爾哈赤的故事非常吸引人;以至於很多人都把袁崇煥看成了唯一能夠拯救明朝的那個男人。

然而事實上袁崇煥炮轟努爾哈赤根本就是子虛烏有,連袁崇煥自己都沒說過這話。

這是源於當時信息不暢,以及故意吹噓戰功造成的以訛傳訛;也因為現代人對明清時期的戰爭缺乏了解,以至於到現在這一謬誤仍然在網絡上大行其道。

寧遠之戰後7個月努爾哈赤才去世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正式起兵對抗明朝。

1619年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從而取得了明清戰場的主動權。

明朝萬歷皇帝和泰昌皇帝先後去世,朝政不穩,以至於遼東重鎮鐵嶺,沈陽,遼陽先後失守。

到了天啟年間經過反復較量,明軍艱難地防守從山海關到錦州這一片的遼西之地。

再有毛文龍以皮島為中心建立的敵後根據地,維持著戰場的均勢。

雖然整體實力占優,然而明朝黨爭不斷,軍隊腐敗透頂。

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親率8萬《一說13萬》軍隊進攻遼西,經略遼東的兵部尚書高第命明軍倉促撤退,隻有寧遠還在堅持。

寧遠是『寧前兵備道』《相當於寧前軍分區司令員》袁崇煥在孫承宗支持下修築的,可以說就是想用堅城對抗野戰能力更強的八旗軍。

寧遠之戰形勢圖

正月二十三日,八旗軍開始向寧遠發動進攻,袁崇煥率1.7萬官兵沉著應戰。

由於八旗軍遠道而來且天氣嚴寒,並沒有攜帶足夠的攻城武器。

袁崇煥指揮得當,士兵個個奮勇殺敵。

特別是在城墻上安裝的11門紅衣大炮,的確給八旗兵一定的殺傷。

到了二十五日見攻城不利,八旗兵主動撤圍轉向覺華島,這就有了史書記載的寧遠大捷。

在當時明朝人看來,八旗兵之所以撤離寧遠,是因為紅衣大炮的一顆炮彈命中了努爾哈赤。

但是無論是袁崇煥還是高第,在奏折裡都沒說過這顆炮彈擊中的是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在撤兵之後又發動了對蒙古之戰,一直到八月十一才離世。

清代官方記載說,他是死於毒瘡發作。

就算是有所隱瞞,也不可能是被一發炮彈擊中後七個月才去世。

努爾哈赤

紅衣大炮沒那麼神奇

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中國在宋朝時開始用火藥武器;但到了明末已經落後於西方。

不過明朝後期同西方殖民者打交道,也獲得了弗朗機和鳥槍等新式火器。

所謂的紅衣大炮,泛指當時從荷蘭人那裡購買的歐洲新式長身管火炮。

當時明朝人蔑稱荷蘭人為紅夷,所以原稱紅夷大炮。

1626年時明朝隻有29門,除18門在京師,其它都在寧遠。

然而現在的影視劇中,過分誇大了紅衣大炮的威力,經常一顆炮彈落地升起一朵蘑菇雲。

事實上紅衣大炮隻能發射直徑10厘米左右的實心彈,也就是湯碗那麼大的石質或鐵質彈丸;采用黑火藥發射,射程最多兩公裡左右。

這樣一顆炮彈隻能在敵方密集隊形滾出一條線,絕對不可能像某些影視劇中一炸一大片。

現在的寧遠古城仍然有紅衣大炮,某些旅遊景點也有原版或復制品。

如果隻看其幾百千克甚至更大的塊頭,的確給人以視覺沖擊。

但只要到了前面一比量炮口,再看到炮彈實物,就不會相信其能『一炮糜爛數十裡』。

古城上的紅衣大炮

事實上火藥武器領先於中國的歐洲,到了拿破侖戰爭時期,也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開花彈。

拿破侖雖然是運用炮兵的王者,大炮打的也隻是實彈或者是霰彈。

後世分析滑鐵盧之戰的失敗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一天下過雨地面泥濘;導致法軍大炮發射的彈丸落地之後,反彈能力不足。

既然紅衣大炮沒有這麼大的殺傷力,那麼要一炮轟死努爾哈赤,就隻能希望其命中率奇高。

但是只要對這種滑膛炮的性能有所了解,就會明白哪怕明軍的炮手能夠把炮口正好對準努爾哈赤;發射出的炮彈也未必能落到努爾哈赤身旁三米的范圍之內。

真實情況應該是明軍炮彈碰巧擊斃或重傷八旗軍中的一個軍官,而努爾哈赤又在同年去世。

於是一些野史,或者是對歷史研究不認真的人,就想當然的認為努爾哈赤是在寧遠城下一炮轟死,或者是先受重傷後死亡。

紅衣大炮

掩蓋真正問題

原始資料中袁崇煥沒說過一炮打死努爾哈赤,為何這種說法會流傳甚廣?

其實這和所謂的寧遠大捷大有關系。

從明清公開材料來看,寧遠之戰隻進行了三天,八旗軍損失了五六百人。

雖然其傷亡要大於之前的任何一場攻城戰,但也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重要的是以當時後金戰略態勢,其進攻遼西主要目的在於掠奪而不在於攻城。

對於當時的努爾哈赤來說,能夠攻下寧遠掠奪城中的糧草兵器當然最好,攻不下來也沒有多大損失。

明朝朝野之所以大力宣傳寧遠大捷,甚至自欺欺人一炮轟死努爾哈赤,其實是為了掩蓋所謂大捷背後,明軍在其它方向的慘重損失。

雖然寧遠之戰明軍沒有戰敗,但卻承受了巨大的糧食損失。

其中寧前右屯30萬石糧食全部被八旗軍掠走,簡直就是個超級大禮包。

雖然一般認為是由於撤退組織不當,但更合理的說法是這些糧草是夏天用船運過去的;到了冬季無法行船,又沒有足夠的士兵搬運以至於白白損失。

寧前右屯隻是糧草損失,而覺華島就是一場慘劇。

由於當時是冬天,島上的七八千明軍和同等數量的平民無法乘船離開,於是就掘開冰面作為塹壕。

不想由於天氣寒冷,一些塹壕又被重新凍住。

覺華島失守,島上的軍民幾乎全部戰死,同時糧草8萬餘石,船隻2000餘艘都被焚燒。

這樣慘重的損失,卻被所謂的寧遠大捷所掩蓋。

熱兵器救不了晚明

到今天許多歷史迷或軍迷仍然相信袁崇煥能夠一炮打死努爾哈赤,實際上是基於兩個假設。

明清之際正是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時期,所以有人就會想如果明朝多一些大炮火槍,是不是就能徹底打敗以騎射見長的八旗軍,明朝是不是就不會亡?

還有人過分迷信袁崇煥的能力或同情其最後被殺,於是認為如果袁崇煥能夠一直堅守遼土,能夠改變戰局。

但事實上,明末無論是明軍、清軍還是農民軍,都處在冷熱兵器共存的狀態。

熱兵器雖然已經展示了自己的價值,但還不足以完全挑大梁。

更重要的是即使明軍有更多的大炮,其裝備優勢也隻是停留在紙面上。

因為再好的兵器也架不住貪官克扣經費導致的粗制濫造,也解決不了士兵因懼怕炸膛而缺乏的訓練。

袁崇煥最後因『反間計』被崇禎所殺,雖然一直存在爭議,但崇禎元年袁崇煥向皇帝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根本無法實現,以崇禎的性格殺他是早晚的事情。

即使有了更多紅衣大炮的加成,明軍在松錦大戰中依然一敗塗地,而當清軍也裝備了紅衣大炮後,則發揮了其威力,明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

明朝實際上不是亡於外敵而亡於其自身腐朽。

別忘了李自成曾經是明朝一個驛卒,努爾哈赤也曾經是明朝一個軍官。

如果不是當時明朝已經腐朽透頂,積重難返,他倆絕對不可能撼動大明基業。

或者說即使當時袁崇煥真的能一炮轟死努爾哈赤,也隻不過是讓皇太極早上位幾個月而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