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時,為何很多文臣武將幫朱棣?《網路歷史》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朝代,時由太祖朱元璋建立起來的大明王朝,是中國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當時諸侯並起,為了能夠恢復漢人衣冠,朱元璋和張士誠,陳友諒,爭奪霸主地位,最後由於朱元璋手下能人異士比較多最終獲得了天下,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天下開始恢復生產,國力逐漸強盛,就連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也在朱元璋軍隊的打擊之下變得不堪一擊。

但是一個王朝最關鍵的就是統治者問題,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原本是選擇朱標為太子,但由於英年早逝,導致太子之位懸而未決,成為了很多藩王覬覦的對象,其實最有能力繼承皇位的應該是4皇子朱棣,他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是朱元璋最得意的兒子,但是朱元璋當愛屋及烏,卻將皇位傳給了皇太孫朱允炆,這對於朱棣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在朱元璋死之後,朱允炆繼位,為了能夠維護國家的穩定,朱朱允炆決定削藩,並且能齊泰,黃子澄等人,但沒想到朱棣起兵謀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想要自立為帝,最後軍隊一路南下,從北京一直攻到了南京城,由於朱棣是一個武將,曾經率領軍隊縱橫沙場,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而當時朝廷中有很多老將都被朱元璋給剪除了,所以朱允炆並沒有能夠統兵的大將。

但當時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朝中的很多文武大臣緘口不言,還有不少人做了朱棣的內應,就比如李景隆雖然率領60萬大軍去對抗燕王朱棣最後全軍覆沒,朱允炆卻沒有殺他,在攻破南京城的時候他卻背叛了朱允炆,幫助朱棣打開城門,在兩軍交戰的時候,還有不少文臣武將偷偷的為朱棣通風報信,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要知道在明朝是非常看重繼承人問題的,當時建文帝朱允炆是正統,燕王朱棣是反賊,為何很多人願意去幫助反賊呢?

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朱棣麾下有很多舊部都在朝廷中任職,燕王的實力不可小覷,而朱允炆在削藩的時候,並沒有解除燕王的黨羽,如果朱允炆循序漸進,先將朝中的那些大臣全部除去,然後再進行削藩,那麼肯定會事半功倍,但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朱棣攻破了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卻在南京的一場大火中消失無蹤,成為明朝最大的懸案,而他的下落也成為千古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