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沒有做錯,而是算錯。
朱允炆是最合適的人選
洪武二十五年,朱標去世,人死了是不用考慮什麼的,但是活下來的人卻需要考慮。
一個嚴峻的問題直接砸在朱元璋的頭上,因為隨著朱標的去世,太子一位空了出來。
而這太子一位原本就是為朱標量身打造,因為在朱元璋看來,未來能夠繼承皇位的隻有朱標。
要不然他也不會耗費三十八年的心血在朱標的身上。
可現如今朱標去世,太子該由誰來做呢?
放在朱元璋面前的總共有四個人選,分別是二子秦王、三子晉王、四子燕王以及朱標的嫡長子朱允炆。
原本朱元璋是不想立朱允炆的,因為首先,朱允炆這個人的形象有問題,從他一生出來頭蓋骨就是歪的,哪裡有人會喜歡一個醜八怪。
其次,朱允炆當時年僅十六歲,又是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明朝開國至今不到三十年,朱允炆是否能夠擔當的起重任?
要說優點的話,朱允炆的優點隻有兩點,第一點、孝,第二點、仁。
當年他的父親朱標身上長了一個大肉瘤,是他日夜不停的守在朱標的身邊伺候。
後來朱標去世,是他將三位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同居。
朱元璋晚年喪子喪妻,雖然是帝王,但這種打擊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那都是無法承受的。
因此,朱元璋變得特別暴躁,大臣稍微有一點不對,就要懲罰大臣。
是朱允炆守在他的身邊替大臣周旋。
既然朱允炆的缺點如此明顯,那為什麼朱元璋還是將他冊封為太子呢?
因為大局。
如果說從皇子中挑選的話,首先挑選的應當是秦王,但是秦王這個人就是個人渣,殺人如同家常便飯。
如果立這麼一個人為太子,那麼明朝該何去何從?
所以肯定是不能立他的,那麼就隻剩下了晉王或者燕王。
如果說不立秦王,那麼也不能立晉王、燕王。
因為如果立晉王、燕王中的其中一位,將置秦王於何地?
秦王雖然不適合繼承皇位,但朱元璋要是跳過他,立晉王或者燕王為太子,那麼到時候國家將會亂成一團。
因為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哪有皇帝將長子繞過去,立排在長子後面的兒子為太子。
要是這樣的話,長子不甘願不說,其他的兒子也不會甘願,畢竟要是這麼做的話,誰都有繼承皇位的資格,這個人憑什麼是你?
就不能是我嗎?
為了大局考慮,朱元璋隻能立朱允炆為太子,但考慮到朱允炆的能力,朱元璋替他掃平了一切不安定因素,這個不安定因素指的就是功臣集團。
經過『胡惟庸一案』,功臣已經屠殺的差不多,朱元璋又興『藍玉案』,將功臣集團徹底屠殺幹凈。
『諸功臣宿將始盡』——《廿二史札記》
後來事實證明朱元璋的眼光並沒有錯,朱允炆的確是一位適合當二代的皇帝。
建文新政
古今往來,國家的前幾任皇帝一般都不錯,就比如漢朝或者唐朝、宋朝,而明朝的朱允炆也是一樣。
朱允炆將他的年號定為『建文』,這象征著他即將開創一個與前朝不同的時代。
前朝的年號是『洪武』,說明那個年代是重武,他的年號是建文,說明他的這個年代是重文。
而文治皇帝恰好與他的孝仁性格相仿。
洪武時期,六部作為文官的最高機構,但是作為六部最高領導的尚書,官職卻隻有正二品。
而最高的軍事機構大都督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有著要多明顯就多明顯的重武輕文跡象。
隨著朱允炆的上臺,他將六部的尚書也提成正一品,進一步向世人證明,那個年代已經過去。
朱允炆為什麼要證明呢?
由於在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時間裡,屢次興辦大案,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洪武四大案,郭恒案、空印案、藍玉案、胡惟庸案。
這四大案殺的人至少有三萬以上,而其中有一部分都是無辜的官員。
就比如空印案案發的時候,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清正廉潔,從不貪污受賄,但是到頭來卻落得個斬首示眾的下場,為什麼呢?
因為他是掌印的官員,僅此而已。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兩袖清風的官員是能夠保住性命的,但是在洪武時期,這一套不管用。
因為你能保證你沒有問題,但是你保證不了你的同僚沒有問題,你的同僚要是有問題,那麼就會將你拉下去一起死。
也別以為你是百姓就沒事,要是家裡有人當官,一樣有事。
可想而知,洪武時期的大臣一定是人人自危,政治氣氛十分凝重,朱允炆所做的就是要改變人們的固有印象。
朱元璋屢興大案還對國家的監獄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全國各地都有一大堆莫名其妙被抓進去的百姓、官員。
因此,朱允炆下令,凡是有一點疑點的案情都要重新審理。
於是,一大堆的百姓、官員重新恢復了自由。
朱允炆的統治時間雖然年僅四年,但是在這四年的時間裡,監獄裡的囚犯相比於洪武時期減少了三分之二,可見朱允炆也並非是昏庸之主。
要說到建文一朝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那一定是朱允炆修改江浙的稅收政策。
由於朱元璋打天下期間,江浙的百姓都支持張士誠,拼盡全力的給張士誠輸送各種物資,導致統一全國後,朱元璋為了報復江浙的百姓,對江浙收取的稅收是其他地方的兩倍之多。
同時,還禁制江浙的官員在戶部任職。
收稅方面區別對待可以理解,但是在官職方面區別對待,這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戶部是明朝的財政部,而江浙的官員要是在戶部當官,那麼一定會偏袒江浙。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江浙的百姓是痛恨到了極點。
朱允炆並沒有延續朱元璋的區別對待政策,反而取消。
不過,這一政策到永樂時期又被恢復,等於僅僅推行了四年的時間。
其實,從朱允炆繼位的第一天起,不但朝廷的官員知道夢想中的時代即將來臨,就連百姓也知道夢想中的時代即將來臨。
因為朱允炆一繼位就宣佈全國的田稅減半,還釋放洪武時期所有的充軍人員。
單從這一點來看,就知道他將來一定是百姓、官員一致翹首以盼的仁君。
替代朱允炆的朱棣雖然威風八面,又是征蒙古,又是吞安南,又是下西洋,但你得知道這一項項壯舉,背後是多少百姓的汗水。
別的不說,就隻說征蒙古,征一次蒙古征用的百姓就高達數十萬之多,甚至上百萬。
下西洋更是如此,所謂的萬國來朝,說簡單點就是一大堆國家跑到明朝,對朱棣俯首稱臣,然後朱棣大手一揮,就送出去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物品。
他是爽快,但是百姓呢?
也怪不得明仁宗一繼位就停止了下西洋活動。
百姓也好,官員也好,都希望上位的皇帝是仁君,而朱棣雖說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絕對算不上仁君。
這也是為什麼朱允炆統治時期是百姓、官員的夢想時期。
因為在那個時期,官員不用懷著緊張的心情上朝,百姓不用一年忙到頭卻一個錢也攢不了,還有莫名其妙就被抓的風險。
朱允炆雖然敗給朱棣,但是他的口碑卻一直很好。
『天下莫不頌德焉』——《明史·恭閔帝本紀》
『四載寬政解嚴霜』——《建文書法擬》
『家給人足,外戶不闔,有得遺鈔於地置屋簷而去者』——《客坐贅語》
也怪不得朱允炆倒臺,文臣一個又一個擺出不要命的姿勢與朱棣對著幹,以至於被殺的百姓《牽連》、官員數不勝數。
其中最慘的方孝孺直接被誅連十族,與明朝末年形成鮮明的對比,要知道當時自殺殉國的大臣僅僅隻有不到三十位。
顧起元評價:『蓋自古不幸失國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
如果沒有朱棣,稱『明仁宗』的人一定是朱允炆,而不是朱高熾,可惜了偏偏有朱棣。
意想不到的局面
朱元璋對於其他人那都是要多不信任就有多不信任,從他屢興大案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對於自己的兒子,那可以說是相當的信任。
他那二十四個兒子個個在外擁兵數萬,甚至有個別的擁兵十幾萬。
為什麼這個別的能夠不同於其他呢?
因為他們的藩地在邊境,相比於內地的藩王更加重要,朱棣就是其中之一。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朱元璋不能夠吸取歷史的教訓,畢竟以血緣關系構建起來的防線雖然能夠防止外敵入侵,但是卻不能夠防止內敵入侵,漢朝的七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那都是一例又一例血淋淋的例子。
難道以朱元璋的英明,他沒有想到嗎?
他想到了。
朱元璋對於藩王有一套約束制度,軍隊雖說在藩王的藩地上,但是卻歸朝廷管,隻有朝廷發佈命令,藩王才有資格調動軍隊。
而藩王藩地的稅收、官員也歸朝廷管。
在理論上,藩王一沒有兵,二沒有錢,三沒有人,造反那是不可能的,但這僅僅隻限於理論。
軍隊雖然領的是朝廷的工資,但是直接指揮他們的人卻是藩王,因此他們隻認藩王,不認朝廷,這也是為什麼將軍造反,軍隊都會跟著將軍一起造反。
而藩王一旦占領了藩地,不但能夠統率大軍,稅收也從朝廷的口袋進入了藩王的口袋,官員的升遷自然也歸藩王管。
這也就成了要兵有兵,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朱元璋想到了藩王有造反的可能,但是卻沒有想到朱允炆隻能做個盛世之君,不能做個亂世之君。
其實就算藩王造反,成功的幾率那也是微乎其微。
別的不說,就說軍隊數量,朝廷的兵力,一聲令下那就是六十萬,而藩王則僅有十幾萬。
再說資源,朝廷背後靠的是整個國家,而藩王靠的僅僅隻有自己的那個藩地。
有的人可能會想,藩王要是聯合起來一起造反呢?
這種可能不存在。
從靖難之役就可以看得出來,整個靖難之役的過程隻有一位寧王加入朱棣的造反團夥,而且還是被朱棣用刀架在脖子上逼著加入的,其他的都選擇了坐山觀虎鬥。
可以說,朱棣沒有任何的勝算,但是朱允炆在武功方面太過於無能,昏招百出,將什麼叫作稚嫩展現的淋漓盡致。
朱棣明明造反想要他的命,他卻下了一道不能殺朱棣的命令,以至於士兵都不敢對朱棣發動致命攻擊。
李景隆明明是個草包,但是他卻對李景隆給予重任,將六十軍交由李景隆統率,結果一敗再敗。
其實朱允炆要是有先見之明,靖難之役根本沒有發生的可能。
因為早在他還沒有繼位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削藩的想法,而到了他繼位,按照規定藩王要入朝拜見,朱棣也不例外。
如果說他在這個時候將朱棣拿下,那麼也就沒有後面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可惜他偏偏優柔寡斷,將朱棣放走。
後來朱棣僅有的那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到南京代替朱棣祭拜朱元璋,但還是被他放走。
隻能說朱允炆在朱棣活著的時候坐上皇位就是個錯誤。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朱允炆的失敗對於明朝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雖然在他之後的永樂一朝一直處於一種勞民傷財的狀態,但對於明朝的持續,朱棣是有大貢獻的。
畢竟朱允炆仰仗文官集團,而文官集團是不可能讓朝廷遷都的,因為他們的一切都在南方,隻有像朱棣這樣的鐵腕帝王才有可能完成遷都的重任。
而如果不遷都的話,說不定會加快明朝的滅亡。
要知道邊境與朝廷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而朝廷又要提防著邊境將領造反,肯定不能將兵權交到邊境將領的手中。
而邊境將領手裡沒有兵權,蒙古要是舉重兵打過來,都不知道打到哪裡,朝廷才有反應,隻有將都城遷到北方,那才是最可靠的。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定都南京一事一直是處於不滿意的狀態,將朱標派到關中巡查,又將朱標派到洛陽巡查。
但由於朱標的去世以及他滿頭白發,導致他喪失了遷都的信心,要不然遷都一事早在洪武一朝就能夠得到解決。
正是因為朱棣的遷都,明朝才有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