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力挽狂瀾拯救大明朝,於謙冤死後,他的子孫後代結局如何?《網路歷史》

公元1457年正月十二日,明景帝朱祁鈺病重不能臨朝。

群臣一時群龍無首,大家慌慌張張、七嘴八舌,大明朝的天將要變了。

正月十六晚,左副都禦史徐有貞與左都禦史楊善、老將王驥、石亨叔侄、曹吉祥叔侄、張軏一夥千餘人,一起向著皇城進發。

他們的目標是曾經的皇帝朱祁鎮。

正月十七日清晨,群臣上朝時發現,『太上皇』朱祁鎮堂而皇之地坐在龍椅上。

大家面面相覷之時,徐有貞站出來高聲說道:『太上皇復辟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宮廷政變——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發生時,手握重兵的於謙絕對有能力讓朱祁鎮『知難而退』。

但無論奪門之變發生時還是發生後,於謙都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他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奪門之變後的第二天,於謙被捕下獄,罪名是莫須有的『意欲迎立外藩』。

正月十九日,朱祁鎮命三司九卿從速審理此案,兩日後,於謙被殺。

近幾年,種種關於明朝古裝劇的輪番上映,大家都基本上了解了於謙是如何力挽狂瀾拯救大明的。

然而,當朱祁鎮迫不及待地要結果於謙性命之後,他的家人又淪落何處了呢?

於謙,生於1398年5月,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權縣於莊村》。

他自幼飽讀史書,文天祥是他的榜樣。

早年參加科舉考試時,得中三甲第九十二名。

24歲時,於謙被授職為監察禦史,被外放為官,主政過的地方有口皆碑。

後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朱瞻基的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

明英宗朱祁鎮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後釋放,起為兵部侍郎。

這一年為景明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第二年,明朝發生了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土木堡之變。

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率50萬大軍北征瓦剌,結果差點斷送他高祖父朱元璋打下的江山。

也先親率大軍一路長驅直入,逼近北京。

明朝舉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之時,於謙與孫太後采取一連串的政治與軍事手段,最終組織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力挺朱祁鈺登上帝位。

時勢造就英雄,於謙被推向歷史制高點,升任兵部尚書,加封少保。

八年後,朱祁鎮二度登基,曾拯救大明於危難之際的於少保卻身首異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同為明朝重臣的王直,曾為於謙的父親於仁撰寫的墓表中稱:公子二,長即謙,今為大理寺少卿,次泰,女一,嫁錢塘朱濟。

孫男一即冕,孫女一。

於謙隻有一個子嗣,名為於冕。

於謙死後,於冕發配山西龍門,於冕妻張氏發配山海關。

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於冕赦免回朝,他上疏申訴冤枉,得以恢復於謙的官職。

於冕撰寫的《先肅愍公行狀》《於謙神道碑文》記載:『生子一《於冕》,自副千戶改受兵部員外郎,進禮部郎中、南京太仆少卿、應天府尹,文學政事無忝家法。

《明史》記載與之相當:『於冕,字景瞻,蔭授副千戶,坐戍龍門。

謙冤既雪,並復冕官。

自陳不願武職,改兵部員外郎。

居官有幹局,累遷至應天府尹,致仕卒。

於冕有六個女兒,但沒有兒子,後來寫了一篇《為於允忠繼嗣疏》上奏朝廷,想從宗族之內擇一人後續香火。

全文摘抄如下:『緣臣父止生臣一子,先年蒙念臣父微勞,今年七十四歲,既無同胞兄弟,又乏嫡庶子,息恂恂老獨,四顧無依……思有宗弟於明,任直隸新安衛千戶致仕,生有五子,已嘗遵例告官行文該衛擇取其次子允忠為嗣祠堂墳墓日後皆托於允忠。

可以肯定一點的是,於允忠與於冕的關系出了五服,朝廷命允忠為於謙嗣孫,封為世系杭州衛副千戶,春秋奉祀於謙墓祠,世居杭州錢塘。

於允忠生子一,名一芳,襲授杭州衛副千戶。

一芳生二子,長子於嶽襲為武生。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寇犯境,於嶽死於陣前,於一芳擢升指揮同知,後升任廣東指揮僉事。

一芳次子於嵩襲杭州衛指揮同知,後升任總兵。

如今,美麗的杭州西湖烏龜潭畔,坐落著於謙之墓。

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明孝宗朱祐樘賜於謙『肅愍』謚,在其墓旁建旌功祠,供後人祭拜。

值得一提的是,扶大廈將傾的於謙與發妻董氏關系極好。

董氏的父親董鏞乃永樂二年進士,參與編撰過《永樂大典》,先是做翰林院庶吉士,後擔任縣令。

董氏與於謙結識於微時,二人相濡以沫,夫唱婦隨。

公元1445年秋季的某日,妻子董氏給丈夫寫信,稱自己近期經常氣悶,現在越來越嚴重了。

47歲的於謙正忙於治理地方,他覺得妻子就是老毛病,或許自己很長時間沒有回家了,妻子用生病當作借口,催自己回家團聚。

但沒想到,公元1446年年初,於謙就收到了噩耗。

自1430年,於謙受命為河南、山西兩省巡撫之後,公事在身的於謙就很少回家,家中的重擔都落在了妻子董氏的身上。

再加上於謙兩袖清風,妻子董氏生活困頓,此番未能見最後一面,於謙懷著無比歉疚心理,一連創作了11首『悼妻詩』。

人死不能復生,有人勸於謙另娶一房,聊以慰藉,但都被他婉言拒絕。

於謙留存下來的六百多首詩詞中,不僅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石灰吟》,也有感念妻子的『我實負子,子亦含悲』。

自古忠孝難兩全,於謙上對得起社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卻唯獨對不起自己的妻子。

為官三十餘載,於謙輾轉各地,疏於對家庭的照顧。

當國家有難時,於謙挺身而出;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後,一代眾臣卻慘遭清算。

『西湖三傑』皆是德才兼備的大英雄!有明一代,諸如方孝孺、於謙、海瑞、楊漣,都是君子人物,王陽明先生更是一代聖人!

借用當年明月的一句話:他《於謙》的偉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證明,因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詩一樣,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參考文獻:

[1]《明史》,張廷玉等人編修

[2]於謙後裔考釋,作者錢國蓮,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