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為何湯和能善終?劉伯溫:他這3點比我聰明。《網路歷史》

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為何湯和能善終?

劉伯溫:他這3點比我聰明

眾所周知,宮廷秘史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爭相討論的焦點所在,尤其是關於封建帝王的點點滴滴更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

在中國流傳有一句古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卸磨殺驢,過河拆橋』。

最早將這句古話演繹的淋漓盡致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越王勾踐在爭奪中原霸主的過程中不幸被吳王夫差所敗,就在他將要亡國滅家的時候,卻得到了忠臣范蠡、聞仲的舍命相隨,最終在范蠡和聞仲的忠心輔佐之下,臥薪嘗膽數十年之後的范蠡一鼓作氣滅掉了吳國,洗刷了自己的恥辱。

作為幫助勾踐成功復國的范蠡和聞仲,原本應該受到越王勾踐列土封疆的待遇,可是最終等來的卻是勾踐暗殺和迫害。

其實,在中國高歷史上除了勾踐之外,還有一位比較具有爭議性的人物,那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稱帝之後性情大變,對手下的文臣武將大肆屠戮,因為在他看來這些人在戰爭時期固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是,到了和平年代他們就會成為霍亂的起源,也就是讓很多帝王十分忌憚的『驕兵悍將』,為此朱元璋選擇了先下手為強,所以我們可以從歷史上得知,像李善長、藍玉,胡惟庸等一大批開國功臣都被誅殺了。

那麼,作為在軍隊中具有頗高威望的的軍事統帥湯和為什麼能夠獨得善終呢?

按照朱元璋剛愎雄猜的秉性,怎麼可能會放過這麼一位功高震主的湯和呢?

然而,通過史料我們了解到朱元璋還真的沒有對湯和痛殺殺手,湯和於公元1395年病逝於鳳陽。

其實,湯和之所以能夠得到善終,按照劉伯溫的話說就是他做到了3點,而且這3點讓有著『小諸葛』之稱的劉伯溫都自愧不如。

第一點,識人之術

據史書記載,湯和雖然是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天才,可是卻是一位謹小慎微、沉敏多智之人,1352年湯和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從此走上了反抗暴元的起義道路。

後來,湯和又寫信給兒時的玩伴朱元璋,請求他跟隨自己一起參加義軍,也就是說湯和參軍比朱元璋要早,當朱元璋在起義軍的隊伍中還是一個無名小卒的時候,湯和已經是一個堂堂的千戶了。

然而,令很多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在軍營之中,總是能夠看到一副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只要是湯和和朱元璋在一起,身為千戶的湯和總是會主動走在朱元璋的後面,為朱元璋唯唯諾諾、馬首是瞻。

或許,在那個時候的湯和就已經具備了超越常人的戰略眼光和識人之術,似乎他已經確定了朱元璋『金鱗本非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

第二點:不貪功,不爭寵

我們知道身為佈衣天子的朱元璋最討厭的便是『驕兵悍將』,所以,湯和在朱元璋面前從來都是不邀功、不爭寵。

據說,當年朱元璋稱帝之後大肆封賞群臣之時,原本應該被封為『國公』爵位的湯和居然僅僅封為了一個小小的『中山侯』。

可是,面對朱元璋有意或者是無意的舉動,湯和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和怨言,依舊是坦然自若,坦然接受,而且對待朱元璋愈發尊敬,這讓反而讓朱元璋有點自慚形穢。

不久之後,朱元璋就找了一個由頭正式敕封湯和為『信國公』,位居文武百官之首。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湯和的確是一位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

​第三點:功成身退

公元1388年,年事已高的朱元璋逐漸變得性格暴躁,對身邊親信大臣充滿了猜忌,聰明的湯和很快便察覺到了這一點。

於是,湯和向朱元璋主動提出:『臣年事已高,不能在統率軍隊為陛下馳騁疆場了,希望能夠返回故土,為將來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地』。

面對湯和的言真意切,朱元璋大為感動,在解除湯和兵權的同時,朱元璋下令給湯和在鳳陽建造一座豪宅,讓他安度晚年,並 賞賜湯和黃金300兩,白金2000兩,紙紗3000錠,彩幣40多套,滿朝文武無人能比。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作為大明開國功臣的湯和,之所以能夠在剛愎雄猜的朱元璋身邊獨得善終,正是因為他深刻的明白以上3點原因的重要性。

隻是可惜其他人都沒有湯和這般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