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百戰佐朱棣,靖難第二功,爵位傳了12代,卻與明朝有始無終。《網路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在奪取天下之後,論功行賞,封了一大批功臣,這其中除了像徐達和常遇春這樣的大功臣之外,還有就是自己的子侄們。

可是,還有一些人,雖然也姓朱,但和朱元璋沒有什麼關系。

這批人也跟隨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其中有一個人,輔佐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被賜予爵位,但所傳爵位卻和明朝有始無終,這是為什麼呢?

一、父立大功,子承父蔭

這位跟隨明成祖朱棣的將領叫朱能,而他和朱棣的淵源早從他們的父輩就開始了。

元朝末年時,各地的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反對元朝的暴政,而朱元璋本人也是起義軍的力量之一。

但這些起義軍雖然名為一體,但實際上各懷鬼胎,不得不防,並且此時元朝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大,這時朱元璋的謀士朱亮便根據這一情況,提出了一條著名的方略。

這條方略便是『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這條方略其實極其有見地,當時,元朝軍事力量雖然還是很強大,但是面對各地幾十路起義軍,也難免焦頭爛額。

於是,元朝便選擇先行攻打已經稱王的起義軍部隊,這些起義軍雖然名為軍人,但實際上都是農民,怎麼可能打得過元朝的職業軍人呢?

所以這些稱王的起義軍無一例外都被消滅。

於是,這條方略便被提出,而朱元璋也正是根據這個,韜光養晦,最終一舉奪取天下。

之後,朱元璋論功行賞,而朱亮便被封為燕山護衛副千戶,而且為了表彰朱亮,這個職位還是能世襲的,也就是說,等朱亮死了,他的孩子可以承襲這個官職。

明朝建立之後,朱亮便長居北平,不久之後,當時還是個燕王的朱棣便被朱元璋派往北平就藩,而朱能和朱棣的命運軌跡也就從此開始交集。

朱亮去世之後,朱能作為他的兒子,便承襲了這個官職,而朱能的故事也正式開始。

二、鎮守燕山,靖難元功

從年齡看,朱能小朱棣整整十歲,但他依舊是朱棣陣營中一員不可或缺的武將。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歲,朱能二十歲時,朱棣率軍招降乃兒不花,而朱能便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當時,他和朱棣手下的另一位勇將張玉並稱為朱棣的左右手。

能在強手如雲的燕王府有如此美名,朱能的能力有目共睹,況且,朱能還是諸位將領中年齡最小的,這更能體現朱能的能力。

但朱能卻並不是一位完完全全的武將,他的智謀也是數一數二的。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便開始大肆削藩,一下子就將內陸的好幾個藩王弄得或是奪爵、或是自殺,一時間所有的藩王都成了驚弓之鳥。

此時,朱棣未雨綢繆,在燕王府地下建造兵器庫,制作兵器,鎧甲,為以後做準備,可是,這件事情竟然被朱允炆放到北平的耳目察覺到了。

朱棣知道這件事後,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麼做,這時,朱能和姚廣孝一起勸朱棣放手一搏,於是朱棣這才決定起兵。

所以,史書上才會記載朱能是『靖難元功』,這個『元功』並不是指他在之後的作戰十分勇猛,從而獲得功勞,而是說他說服朱棣起兵的功勞。

但這並不代表朱能隻有說服起兵的功勞,事實上,在朱棣起兵的各個時期,朱能都曾發揮過重大作用。

在東昌之戰中,朱棣身陷重圍,是朱能在萬軍之中找到筋疲力盡的朱棣,將自己的戰馬讓給朱棣,拼死殺出一條血路,護送朱棣逃走,等回到軍營中才發現,朱能身上受了十幾處傷。

可以說,沒有朱能,朱棣別說成功靖難,當上皇帝,就連是否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都是兩說,最終,靖難成功,朱棣當上了皇帝。

三、十世美名,毀於一旦

朱棣當上皇帝之後,開始論功行賞,史書上是這樣說的:

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祿二千二百石,與世券。

也就是說,朱能被封為成國公,而且可以世襲,這說明,朱棣認為朱能是靖難之役的大功臣。

到了永樂四年,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發生叛亂,朱棣派朱能率軍征討叛軍。

結果朱能出征僅僅半個月後,他的副將張玉便發來急報,說朱能不適應南方煙瘴之氣,已經病逝。

得到消息後,朱棣傷心欲絕,追封朱能為東平王,停朝五天,之後,還給他上了『武烈』的美謚,到了明仁宗時期,朱能還進入了太廟,享受世代供奉。

此後,朱能的後人便世襲成國公的爵位,成了明朝最鼎盛的幾大家族之一。

但在明朝末年,朱能的後人做了這樣一件事情,最終讓成國公十代以來積累的美名盡毀。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將第十一代成國公朱純臣召來,給他一封密詔,命他輔佐太子,可是朱純臣卻反手將北京城門打開,讓李自成不費吹灰之力便進入了北京。

朱純臣原本以為自己的榮華富貴會隨著他的這個行為而保存,但李自成在發現朱純臣手上的密詔之後,不齒朱純臣的行為,於是將朱純臣處死。

可以說,朱純臣這種行為不僅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還將自己祖輩積累的名聲一一毀掉。

於是,之後的南明小朝廷對明朝的勛貴們都多有追封,但這其中卻唯獨少了成國公一脈,這其實就是因為朱純臣的這一番不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