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的武裝力量可以分為正規軍和非正規軍兩種,前者包括衛所軍隊和後來的京營兵與鎮戍軍隊,後者主要指各種各樣的民兵。
正規部隊從分佈上可以分為三種:『曰京營,曰外衛,曰邊兵』。
其中『京營』指京軍,『邊兵』指的是九邊的軍隊,外衛則指的是京、邊以外的衛所軍隊。
明朝建立以後,采取了強京弱邊的措施來進行軍事佈防,也就是集中主要優勢兵力於京師。
明朝軍隊分為京軍《亦稱京營》和地方軍兩大部分,朝廷把重點放在了京軍。
明朝中後期的邊患橫行,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明王朝過於註重京師駐軍而邊防空虛造成的。
京軍為全國衛軍的精銳,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
洪武初年,京軍有48衛。
成祖遷都北京,京師接近前線,京軍多達72衛,並正式成立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
平時,五軍營習營陣,三千營主巡哨,神機營掌火器,戰時扈駕隨征。
五軍營即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改隸都督府。
五軍營的建立有幾個優勢和特點:一是『一軍有變,四軍足制』;二是『彼此相形,爭先策鼓』;三是『分數化一,行伍不亂』。
這都是朱元璋長期身處行伍之中,習於兵事而建立的行之有效的規制。
三千營是成祖創設,起初是以邊外降丁三千人立營,故名三千人,但實際人數遠遠超過三千。
神機營亦成祖所設,當時征交趾,得火器法,力營練習。
營官設置與五軍營相同,掌操練神銃、神炮等火器。
永樂時期,京營的總人數達到70多萬,而當時全國的部隊總數才120萬。
永樂、宣德時,成祖、宣宗分別六次北征蒙古,以及永樂時征安南、正統征麓川等,都是以京營兵為主力。
此外,尚有拱衛皇帝的侍衛親軍,如錦衣衛和金吾、羽林、虎賁、府軍等12衛軍,以及隸屬禦馬監的武驤左右、騰驤左右等4衛營。
這一看就妥妥的精稅。
地方軍包括衛軍、邊兵和民兵。
衛軍配置於內地各軍事重鎮和東南海防要地。
邊兵是防禦北方蒙古騎兵的戍守部隊, 配置於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9個軍鎮,史稱『九邊』。
民兵是軍籍之外、由官府僉點、用以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內地稱民壯、義勇或弓兵、機兵、快手,西北邊地稱土兵,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還有不同行業和階層組建的礦兵、鹽兵、僧兵《少林兵、五臺兵》等,遇有戰爭,常被召出征,戰爭結束仍回原址。
總體來說,裝備和戰鬥力都比京軍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