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在位僅4年,憑借什麼贏得了天下民心?使其爭相赴死?《網路歷史》

然而過於依賴文臣,也給建文帝朱允炆的成長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在改革的過程中,理想主義色彩過於濃厚。

他甚至接受方孝孺的建議,要恢復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而這種復古的政策還不僅僅土地這一項,嚴重的與當時的社會情形所不符。

由此看來,年輕的建文帝太稚嫩了,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不僅沒有成為他的優點,反而成為他致命的缺點。

他的靦腆、善良、忠孝與他那些見過大世面,雄才大略的叔叔們相比,簡直就是不值一提,這樣的人怎麼做得了皇帝。

他把自己的理想主義狀態,灌輸到國家的改革中,他在政治言論和行事上努力作出文質彬彬的改變,卻不知道『書生誤國』更加可怕。

以至於靖難之役後,流落他鄉,再也沒有了半點蹤跡,空給後人留下一個千古之謎。

另外,如果用皇帝的評判標準來說,建文帝算不得一個好皇帝,但他在位四年時間,還是最大程度上贏得了民心。

中國歷朝歷代的政治變更,大多是因為失去了民心,而建文帝雖然失去了皇位,但是民心所向。

在靖難之役後,一些文臣為了捍衛正統,誓死不屈,甚至連普通的士兵、百姓都認為靖難之役實為叛亂,從內心深處向著建文帝。

明成祖即位後,曾屢詔劉基之子為朝廷效力,其子不從,後來被強行綁到朝堂之上,隻說了一句『殿下百世之後,逃不得一’篡’字』由此可見,建文帝執政四年是深得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