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張居正,給皇帝編一本《帝鑒圖說》,這本書中藏著一個秘密。《網路歷史》

萬歷時期的重臣張居正,曾經專門為小皇帝編寫過一本書,書的名字就是《帝鑒圖說》。

可是您也許並不知道,其實在這一本書中,藏著一個小小的秘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萬歷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君,他的一生渾渾噩噩,對於明朝廷的發展也起到了極其不好的作用。

著名歷史學家曾經說過,稱明朝亡於崇禎,實則是亡於萬歷。

萬歷皇帝終其一朝都未能將朝廷弊政矯治,更是因為自己的無限享樂,給朝廷和百姓帶來災禍。

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的是,萬歷朝前期的時候,還曾出現過短暫的中興氣象,而作為皇權的統治者,萬歷皇帝也曾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野心家。

可惜的是,到了後來,萬歷皇帝沉迷於酒色財氣,最終成為了歷史的笑柄。

萬歷中興的出現,其實還要感謝明朝重臣張居正,而張居正本人的歷史功績,是完全不能夠被抹殺的。

作為明朝的托孤重臣,張居正為萬歷皇帝獻出了許多,卻最終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

萬歷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隻有十歲,可是為了能夠培養好這位繼承人,張居正不惜花費大力氣,為其編著了一本書,而書的名字就是《帝鑒圖說》。

張居正之所以會這樣做,其實原因並不簡單,就是因為在他看來,歷代輔助帝王的教材,都存在極大的漏洞,並且它們晦澀難懂,對於一些皓首窮經的腐儒們尚且無法啟迪,更何況是一個十歲的孩童呢?

於是,張居正聯合呂調陽和馬自強等人,專門為小皇帝著書,取名為《帝鑒圖說》。

《帝鑒圖說》是一本專門針對皇帝的教育類書籍,書籍中存在許多帝王馭人之術,同樣也分為『可法者』與『為戒者』。

張居正與編者們按照歷史故事的先後順序,記錄了歷代帝王的行徑,收集故事近117則,並將其逐條講給小皇帝聽,使得其從中受益,明白做皇帝的道理。

當然,書中最重要的部分,當屬《狂愚覆轍》篇,該篇中囊括了『惡為可戒』的諸多范例,目的就是讓小皇帝不要輕易敗壞自己的德行,否則必然會與諸多亡國之君一樣,成為後世唾罵的對象。

《帝鑒圖說》與所有的議論文書籍一樣,既然都是由人類編纂的書籍,自然也就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居正在不少文章中將自己的想法灌輸進去,企圖讓小皇帝接受。

比如,在《生哲芳規》中,一共收錄了十八篇故事,目的就是告訴萬歷皇帝一定要親賢臣遠小人,不可妄自菲薄,剛愎自用,否則的話,可能會蒙蔽聖聽,成為一個脫離百姓,脫離朝廷之人。

更有趣的是,在諸多歷史故事的講述中,張居正還會將所有的故事情節套在現代體系中,從而為皇帝展現一個現實的歷史場景,考驗其處理政事的能力。

不得不說,張居正為了教育萬歷皇帝,簡直是煞費苦心,令人無比敬佩。

不過我們還是小看了張居正,張居正雖然一生都在為明朝的發展而奉獻,可是卻也懷揣自己的小心思,甚至他想通過教育洗腦的方式,為萬歷皇帝重視自己打下基礎。

在《帝鑒圖說》之中,張居正明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稱朝廷之內最重要的是文臣集團而非武將集團,凡是歷史上重視武將的王朝,幾乎都快速傾覆,而重視文官集團的朝廷,往往能夠延續國祚。

從此處來看,張居正就是在刻意引導萬歷皇帝日後要註重文官集團,為自己日後的發展尋找靠山,因為他本人就是文官集團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張居正對於萬歷皇帝的教育,可謂是傾註了所有的心血,然而我們也能看到,其實如此揠苗助長式的灌輸,隻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

果不其然,就在張居正死後,萬歷皇帝便將張家查抄,究其原因,依然是張居正給童年的萬歷留下了陰影,其教育的失敗是有目共睹的。

看來要因材施教,這句話是一千年都不變的真理。

參考資料:《古老的歌》 李偉同著 湖南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