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任何封建王朝都有政治鬥爭、都有黨爭。
在天啟年間,閹黨和東林黨視同水火。
但是歷史是後來者書寫的,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人迅速崛起,把閹黨說的罪大惡極。
那東林黨人都是忠君愛國的棟梁之才嗎?
看東林黨是如何玩死崇禎、如何葬送大明王朝的,有三點神助攻。
一、 明朝末年,抗遼是第一要務,但是崇禎沒錢,隻能向大臣化緣。
一說到要錢,各位大臣哭窮哭的一個比一個狠。
實在沒有辦法了,崇禎他老婆把嫁妝變賣了5000兩銀子送給了她爹,希望國丈做出表率,結果她爹私自扣下了3000兩,隻上交了2000兩。
一連開了幾天會,好話說盡,隻籌到了幾萬輛銀子,戰事吃緊,這點銀子無異於杯水車薪。
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後,大肆搜刮錢財,到手的錢足足有7000萬兩之巨。
明朝中後期的士大夫階層,早就把仁義道德拋之腦後,在他們看來,國家是皇帝的,錢財是自己的,大不了換個主子重新做高官。
然而李自成沒有給他們機會。
二、面對皇太極和李自成的咄咄攻勢,崇禎想南遷,畢竟在南京還有一套政府辦公機構。
借助南方富庶之地,完全可以與八旗軍抗衡一段時間,就像歷史上的南宋。
當時崇禎把這件事拿出來討論。
結果,又是東林黨人出來反對,義正言辭的說是愧對先祖,有辱國體。
崇禎一聽忠臣反對隻得作罷,最後,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北京城淪陷,自己無路可退。
三、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上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南方富庶之地的礦產稅、商業稅。
說什麼國家不能與民爭利。
試想,一個國家如果連稅收都沒有了,那還有啥?
崇禎問:『沒有了稅收,諸位臣工的俸祿從哪裡來?
』『向北方農民征稅,農民人口龐大』結果,稅收向北方農民鋪開。
明朝末年,北方大旱,飯都吃不上了還要繳稅,結果會是什麼?
魏忠賢是一個能臣,做了宰相應該做的事;他是一個忠臣,隻忠於皇帝而沒有根基;但他不是一個良臣,為了權利他殘酷迫害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