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帝制時代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對於今人來說談論很多,以至於出現『明粉』和『明黑』一說,本人也寫過幾篇關於明朝的文章,隻是單純的喜歡歷史。
醞釀了很久,怎麼能說明朝,那就用一些人物來代表吧。
記得幾年前有個脫口秀節目叫《曉說》,主持人大家可能知道,他說明朝是『三無』朝,無文臣、無名將、無文化,好像說的就是這『三無』,現在看來,言過其實了。
本篇從八個方面,選取十人作為代表,來聊一聊明朝的代表人。
一、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濠州人《今安徽鳳陽》,年號洪武,明朝開國皇帝。
被網友稱為『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實現了從乞丐到皇帝的壯舉。
25歲開始創業,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
36歲稱吳王。
39歲時派遣徐達、常遇春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
40歲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
同年秋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其後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朱元璋第四子,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號『永樂』。
建文帝即位後厲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
在位期間,政治、軍事、文化、外交、民生等方面頗有建,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
二、首輔
張居正:《1525年-1582年》湖廣荊州衛人《今湖北省荊州市》 。
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輔佐明萬歷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歷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隆慶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隆慶六年《1572》代高拱為內閣首輔,掌握軍政大權。
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政體為之肅然。
三、名將
徐達《1332年-1385年》,濠州人《今安徽鳳陽》,元末明初名將,開國元勛。
元末,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
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
旋即出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至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統治。
此後收取山西、甘陜,大破擴廓帖木兒等。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享年五十四歲。
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賜謚號『武寧』。
四、思想家
王守仁《1472年-1529年》,號陽明,浙江餘姚人。
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廬陵知縣、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接連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宸濠之亂,因功獲封新建伯。
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書、左都禦史。
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歲。
王守仁之學以『心』為宗,他以『心』為宇宙本體。
倡言『知行合一』說,後專註『致良知』說,認為『良知』即『天理』,強調從內心去體察天理。
王守仁的陽明心學後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
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
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
有《王文成公全書》傳世。
五、錚臣
海瑞《1514—1587年》,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
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禦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六、才子
解縉《1369年—1415年》,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初文學家、內閣首輔。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進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官,歸鄉進學。
永樂初年與黃淮、楊士奇、胡廣、等並直文淵閣。
奉命總裁《太祖實錄》、纂修《永樂大典》。
永樂九年《1411年》以『無人臣禮』的罪名被捕入獄。
永樂十三年正月《1415年2月》,解縉被紀綱用酒灌醉,埋在雪中致死,終年四十七歲。
徐渭《1521年-1593年》,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明代中期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徐渭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
胡宗憲被下獄後,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
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
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
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
七、宦官
鄭和《1371年- 1433年》,明成祖朱棣賜姓鄭,雲南昆陽州人《今雲南省昆明》。
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
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
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
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裡國。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
八、醫學
李時珍《1518年-1593年》,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醫藥學家。
李時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南直隸、河南、北直隸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此外,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被後世尊為『藥聖』。